王黎
2024年春季學期,《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正式實施。通知明確課后服務應開設豐富多彩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閱讀、科學等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作為課程教學有益補充。“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在2024年將成為基礎教育的重點方向之一。
“多元育人”的理念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對當前社會和教育環境的深入洞察。在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導致許多學生在面對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時,顯得束手無策。“多元育人”旨在打破這種局限,培養出真正具備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的人才。
事實上,這場革新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教育方法的轉變,而是一場深入骨髓的教育觀念的升華。它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如同精雕細琢的藝術家,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個性,讓他們的才華得以充分展現。
而這場革新的關鍵人物是教師。在時代浪潮的更迭下,我們的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傳授知識,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學術、心理、道德和審美等多個領域。為了讓學生們茁壯成長,教師們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尋找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方法。
正因如此,在2024年,第五屆“尋找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也將在尋訪年度“好校長”“好老師”的基礎之上,開設五大分支活動——年度中國“好園長”、年度“思政好老師”、年度“科學好老師”、年度“美育好老師”、年度“心理好老師”,這些分支活動的開展將有助于發現與傳播在不同學科做出杰出貢獻的優秀教師的教育故事,進一步彰顯“多元育人”的教育理念,讓越來越多的教師有機會成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激勵著更多的教師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4年,我們繼續以“榜樣”為號,再次踏上尋找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動人的育人故事的旅程,去找尋學校創新融合發展,突破傳統教育局限的路徑,去探索學生全面發展,多元成長的可能。每一次對話,都是深刻的品讀;每一次書寫,都是走心的沉淀。一場場相遇,從故事的聆聽者,到故事的講述者,我們用一行行文字記述著教育的足音。
期待在2024年,更多教育人的榜樣力量涌現出來,讓“多元育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