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山大學圖書館 張麗舸
“著作權”是大陸法系的概念,“版權”是英美法系的概念,清末我國從日本引進“著作權”的概念,自此以后在正式立法中一直使用“著作權”的說法,我國現行立法的名稱亦是《著作權法》。但是,隨著兩大法系的主要國家加入《伯爾尼公約》以及兩大法系之間的相互借鑒和融合,尤其是我國《著作權法》第57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既版權”,這使得“著作權”和“版權”在我國立法中成為同義詞[1]。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是我國國務院主管全國著作權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門,下設地方著作權管理機構稱為某省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是國家設立的綜合性著作權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機構。由此可見,版權是更通用、更常用的說法。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題稱為版權信息服務。
(一)版權意識淡薄,版權問題突出。版權意識淡薄使得高校存在諸多版權問題。例如:有學生自發使用盜版教材的行為;大量訪問盜版學術論文網站,由于學術出版集團對行業實現壟斷,大量學術期刊需要付費訂閱,加之部分高校經費有限,只能訂閱部分學術期刊數據庫,使得盜版學術論文網站在科研人員之中大受歡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著作權法》規定的“在課堂教學中少量復制”的限制;等等。
(二)版權全生命周期缺乏監督,學術不端頻發。由于高校版權全生命周期缺乏全方位監督,導致版權侵權和被侵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學術不端現象:部分高校師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存在剽竊、抄襲他人學術成果,偽造注釋,買賣論文的行為;另外,還出現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侵占、篡改他人學術成果,等等。
(三)版權資產缺乏管理,轉化率低。在全面提高版權創作、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的社會大環境下,作為大量創作和運用文字、音樂、戲劇、美術、建筑、攝影、工程設計圖、計算機軟件等作品的高校,版權資產并不像專利等受到重視,管理不成體系。高校版權資產管理意識不強,版權成果的價值得不到開發,使得大量歷史積累的版權資產無法運營和轉化。
高校開展版權信息服務勢在必行,通過版權教育,增加高校師生版權知識,增強高校師生高校版權意識;制定版權全生命周期監督制度,減少高校侵權事件的發生;探究有效的版權管理方式,促進版權資產增值和 轉化。
本文以文獻調研的方式,選取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源,構建檢索式:SU=圖書館and(版權信息服務or著作權信息服務);然后對檢索結果進行人工判讀、篩選以及總結。
(一)對國外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研究。通過對文獻進行梳理可知,目前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外大學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實踐調研。孫涵涵等[2]對版權信息服務文件進行了調研,研究主體為排名前100名的美國高校圖書館;張海潮[3]對版權服務平臺、服務內容和服務框架進行調研,研究主體為美國密歇根大學圖書館;王婷等[4]對版權的管理政策進行調研,研究主體為美國喬治敦大學圖書館;欒瑞英[5]詳細調研并分析了版權信息服務,研究主體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隆茜[6]調研并分析了包括版權基礎、獲取版權許可、合理使用視頻及開放存取等在內的版權信息服務,研究主體為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圖書館。另外,張立彬等[7]調查并對比分析了4個國家的4所大學圖書館的版權信息服務,4所高校分別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徐婷等[8]詳細調研了20所澳大利亞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鄂麗君[9]分析了大學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制度環境、服務機構、人員設置及服務內容,研究主體為8所加拿大大學圖書館。通過以上文獻調研可知,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美國等高校圖書館的版權信息服務有類似之處,發達國家高校版權信息服務普遍已經有成熟的體系,且各有特色。
(二)對國內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研究。目前,針對國內大學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權公告/版權警告服務、版權政策等方面。李錦蘭等[10]調查了115所“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網站上的版權公告;付立宏等[11]調查分析了14所“985高校”圖書館網站版權政策。在版權公告方面,我國高校圖書館存在版權公告類目名稱不規范、版權公告內容多寡不一、版權公告類目可見度不高等問題。
(三)對國內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的調研。我國的版權信息服務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各項業務實踐正在逐步開展。例如,在高校圖書館網頁中發現,北京大學圖書館、廣西大學圖書館、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等將版權相關服務歸結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或知識產權服務里,內容包括著作權或著作權法相關知識的培訓和咨詢;同濟大學圖書館的專利與版權欄目位于圖書館的科研支持欄目下。因此,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版權服務意識開始增強,但各項版權信息服務不成體系,缺乏規范。
根據《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實施辦法》,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開展了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遴選工作。經申報、篩選、初評、答辯、公示等環節,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分別于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聯合確定23家首批、37家第二批、20家第三批、23家第四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建設旨在增強高校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的信息公共服務能力,而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之一,需要得到進一步的重視。依托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的建設,構建高校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體系,如圖1所示,通過搭建基礎支撐層實現有效開展版權信息業務。

圖1 版權信息服務體系
(一)搭建基礎支撐層。1.人員構成。通過設立版權信息服務專員,開展版權信息服務,版權信息服務專員包括:情報分析人員、版權知識專員和法律顧問。第一,現有圖書館館員中不乏情報分析人員,但是沒有版權知識專員和法律顧問人才儲備;第二,在知識產權信息中心建立過程中,一部分館員應積極考取專利代理師資格,通過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科目中的世界性版權公約、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接受專門的培訓和進一步學習版權登記、版權代理實務等,可以發展成為版權知識專員;第三,圖書館可以通過引進、聘用法律顧問來處理版權侵權等業務,任職方式為全職或者兼職,圖書館法律顧問在讀者需要援助時,通過線下會面或線上咨詢的方式進行交流。2.網站建設。版權信息服務作為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網站應設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網站之下。版權信息服務網站一方面要涵蓋圖書館開展的所有版權信息業務,另一方面要在網站上設置版權相關知識的模塊、鏈接和咨詢方式,方便讀者學習相關知識,查詢所需版權相關網站,瀏覽最新版權相關新聞、政策等,并且能夠通過電話、QQ、E-mail等方式聯系到版權信息服務專員進行咨詢。3.空間設置。在空間設置方面,首先進行機構設置,設置專門的版權辦公室,或將版權人員安排在知識產權辦公室。另外,版權知識培訓、版權會議等需要空間場地,有條件的圖書館可設置專門的版權會議室。專門的版權會議室布置有版權相關圖書、文獻和法律法規等,以便會議或培訓期間隨時翻閱。如果圖書館空間緊張,通過預約圖書館已經設置的研討會議室、公共培訓間等作為臨時版權會議室使用。
(二)開展版權信息服務業務。1.提升版權素養。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中常常忽視版權素養教育,版權專業知識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短板”[12]。為了在缺少專業人才的情況下開展版權素質教育,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聯盟組織相關專家,結合我國法律和高校版權事務,針對高校相關群體編撰了《高校版權事務指南》。圖書館根據《高校版權事務指南》、教育部出臺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方法》等規范針對不同的群體,對全校師生進行版權事務基本教育。首先,針對本科生、研究生開展版權素養課程,先通過選修課的方式進行試驗,在課程內容成熟后,發展成為必修課程;其次,在版權知識培訓方面,通過對讀者進行版權知識需求調查問卷,規劃幾期講座內容,每學期定期舉行常規講座;或由讀者提出要求定制培訓內容,如果提議有價值,可根據定制內容舉辦講座;再次,送知識進學院,深入學院進行培訓和交流。在社會服務方面,圖書館應積極與高校輻射區域內的企業進行合作,搭建學校版權專家服務與企業版權事務需求對接的橋梁,承擔企業員工的版權知識培訓工作。2.開拓版權情報分析。高校是版權高產地,但是高校現有的情報分析主要針對圖書、期刊、會議、技術報告、專利、標準等方面,并沒有針對全校版權作品的情報分析。首先,情報分析的基礎是情報資源,對高校版權作品信息進行統計,一方面,搜集工作量特別大,另一方面,已公布的作品能夠搜索到信息,而未公布的作品信息很難搜集。為此,在版權信息服務網站上構建版權作品資源平臺,以便于版權信息服務專員搜集提交已經公開版權的作品。另外,全校師生可以主動補充提交自己的版權作品。平臺通過聚合高校版權作品相關數據,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從而幫助高校摸清版權成果的總體現狀,為學校制定相關決策提供有力數據支撐。3.管控版權全生命周期。(1)提供版權生成過程的監督。提供版權創作過程中論文、著作、小說等文字作品的相似度檢測服務;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在音樂、戲劇等作品創作過程中主動篩選相關法條,推送給創作者,若創作者存在疑問,應與創作者共同檢測是否符合法條規定。(2)提供版權登記相關服務。高校圖書館與版權登記代理公司進行合作,為師生的版權登記及其他類業務(轉讓、變更、質權等)進行服務。而有版權登記代理人才儲備的圖書館,可有償為校內師生和校外有需求人員進行代理登記及其他類業務服務。另外,圖書館定期進行培訓或講座,詳細介紹線上和線下版權登記及其他類業務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并接受當事人的委托,解答包括版權授權、版權登記、版權合同及其他類業務問題的咨詢服務。(3)提供版權后續服務。對版權的運營和使用進行監測,若發現侵權或被侵權行為時及時解決,并接受糾紛解決委托。如果是發生在校內師生之間,圖書館版權信息服務專員——法律顧問應積極推動糾紛快速處理;如果是發生在校內師生與校外人員之間,法律顧問應為師生提供糾紛調解、案件代理等法律援助服務。4.推進版權成果轉化。效仿國家版權局指導或主辦的全國性版交會,開展高校版博會,推進版權成果轉化。高校版博會由高校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聯盟主辦,各高校圖書館承辦,全國高校積極參與,并邀請全國相關企業參加的模式,每年定期舉行高校版博會,展示高校優秀版權作品,打造版權展示交流、成果轉化運用和知識傳播普及的平臺。
高校學生和教師的版權意識逐漸增強,對版權信息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高校圖書館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作為重要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也在探索和創新服務模式,滿足高校各類群體的版權信息服務需求,助推高校知識產權的創新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