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行將致遠
吳春曉
南京市古平崗小學校長,南京曉莊學院和江蘇省第二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長三角地區教科研優秀個人。
很幸運能成為朱秀玲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雖然遭遇疫情特殊情況,但在朱特的精心安排下,線上與線下多維度、多方式的學習緊密結合,一路走來,感覺收獲滿滿。
儒雅智慧的朱特的個人教學思想形成之路給了我們示范引領。“情趣語文”聚焦核心素養,以趣啟智,以情潤心,充分挖掘和調動師生、文本、教育資源中的情趣因素,激發兒童學習母語的熱情,從而形成樂于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高雅的審美情趣,并在充滿情趣的學習實踐活動中,提升兒童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
朱特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研修方式,既讓我們有壓力,更有動力。與一位位名師的對話,讓我們領悟到充滿情趣和思維主動生長的課堂才能讓學習真正發生。教師應該創設真實的有意義的情境,變革兒童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的內在過程及其內在活動機制,凸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性積極情感體驗,讓學生真正進入促進核心素養生成的學習形態,最終實現學生的自我主體建構與悅動成長。
這次難得的省名師工作室研修經歷,不僅讓我遇到了恩師、更多名家大咖,還結識了一批才華橫溢的研修伙伴們。他們個個實力超群,已經有了鮮明的教學主張、高超的教學藝術、碩果累累的教科研成果……他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與優秀者同行,讓我不僅找到需要提升的地方,更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找到了自己前進的動能,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
感謝省名師工作室的平臺!感謝朱特及朱特團隊不辭辛苦地付出!
學有所思,行之有向
曹軼聃
蘇州工業園區星澄學校小學語文老師、年級組長,2022年度園區先進工作者,多次在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中獲獎。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從走進朱秀玲名師工作室的那一刻開始,我就如同一條小魚,投身于浩瀚的知識海洋,感受到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氛圍,也體驗到了教育事業的崇高與神圣。
撥云見日,識教育真諦。教育,如同一個充滿探索和發現之樂的迷宮,在這個迷宮中,我仿佛是一個探索者,被名師的智慧所引領。在工作室的熏陶下,我深入研究了各種教育理論和實踐方法。這些理論和方法,如同一條條清澈的溪流,匯入了教育的海洋,豐富了我對教育的理解。
追求卓越,磨教學之劍。教學,如同手中的一把寶劍,需要經過不斷的磨礪和提升才能閃耀出璀璨的光芒。在工作室中,我接受了一系列系統化的教學培訓和實踐鍛煉,這些培訓和實踐使我在教學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如同握著一把鋒利的劍。我學會了如何巧妙地運用教學策略,如跨學科學習、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打開了學生心中的智慧之門。
匯聚火種,燃智慧之光。通過團隊學習、交流和合作,我們將個人的智慧融為一體,形成了強大的集體力量。在這個火種的燃燒中,我們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我們分享教學經驗、交流學術觀點,共同解決教育難題。每一次的討論和爭鳴都如同一次思想的碰撞,激發出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創新。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遠。每一次學習,都是一場美好的開始;每一次研修,都是一場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啟程,都將跨越新的成長之階。在朱秀玲名師工作室的引領下,我學有所思,行之有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力爭讓研學所得在教育實踐中發光發熱!
追尋語文教學魅力
嵇尚嫻
蘇州工業園區車坊實驗小學教師,蘇州工業園區語文學科帶頭人,五星教師,多次開設區級公開課,主持參與多個課題研究。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有幸參加了朱秀玲特級教師領銜的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坊。在這個工作坊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的魅力和教學理念,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啟示。
撥云見日,名師引領彰顯魅力。朱特于我們而言,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教育的探索者和創新者。工作坊內每次的培訓都有明確的主題,例如“小學語文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研修”“素養導向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討”等等。活動中朱特通過講解、示范、互動等方式,讓我們對于新課標的新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名師的引領讓我們得以撥云見日,不斷追尋教學的魅力,感受其深邃而真實的本質。
匯聚智慧,同伴交流追尋魅力。在名師工作坊中,我們匯聚智慧的火種,共同成長。我們在一起探討教學中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方法,互相學習和進步。這種協作和互助的精神,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與同事們的交流和合作機會。
參加朱秀玲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坊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名師的教育魅力和風采,與同伴一起匯聚集體的智慧,在一路歡歌中追尋教學魅力。我相信這些經驗和啟示將會對我未來的教學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同心同行,聚力發展
王晴晴
蘇州工業園區文景實驗學校語文教師,蘇州工業園區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區“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先進個人等。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進入朱秀玲名師工作坊已經近兩個年頭了。在這里,我結識了一群熱愛語文教學的同伴,收獲了滿滿當當的教學干貨,更是堅定了耕耘教壇、教好語文的信念!
為師者,于學生而言,是微微燭光,點亮成長的道路。但我們不能忽略,師者也有師,也需要有師。在教學改革大步前進的今天,我最初是十分迷茫的。幸運的是,我加入了朱秀玲名師工作坊。不夸張地說,這猶如航船遇到了燈塔。朱秀玲名師工作坊積極探索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注重與名師、學者的合作,注重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實用的經驗、方法。聚力發展,大膽創新,將“情趣語文”、因材施教的理念逐步落實。
一路走來,“向師者之師學習,跟隨智者前行”讓我迅速成長。每一次工作坊研修活動,都會邀請語文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做我們的導師。通過不間斷學習,我獲取了寶貴的知識、智慧和經驗。跟隨智者,我學到了智慧的觀點、行為和思考方式,并有意識地將這些積極的特質和行動,融入自己的教學中。在朱秀玲老師身上,我看到了智者的大智慧、師者的大情懷,他用文化匯聚力量,用嚴謹引領團隊,正是他的堅守,成就了工作坊老師的成長。
在一次次公平的教學實踐機會面前,工作坊團隊的骨干教師與青年才俊盡情展示,互相學習;在一份份嚴謹的研修匯編中,老師們的困惑、思考與收獲都能彼此了解。工作坊成為老師們深入探究、精進教研的幸福園地。
如今的工作坊,因朱秀玲老師的引領日益成熟,我也愿繼續循著這束光,向師者之師學習,跟隨智者前行,與同行者互助,成為有文化、有靈魂、有活力、有思想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