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鳳
角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參與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不同角色的區別以及相互的聯系,從而循序漸進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時,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產生豐富的情緒,豐富感情世界,發展想象能力。最關鍵的是,在與教師和同伴進行互動的同時,幼兒的社會經驗和人際交往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師幼之間地位不平等。幼兒教育中的互動游戲很多,但往往都是教師領導游戲的進行,幼兒一直都處在較為被動的地位,這就使得師幼互動中師幼之間的地位不平等。由于在互動游戲中,教師掌握著主導權,這就使得幼兒無法主動與教師展開互動,尤其是一些性格內向、膽小敏感的幼兒。在游戲時,有的教師過于關注自己的威嚴,不愿意接受每一個幼兒的邀請,被拒絕的幼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主動與教師互動。
情感交流通道不暢通。角色游戲中的師幼互動大多流于形式,教師與幼兒的情感融合不佳,情感交流不暢通。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師對角色游戲以及師幼互動的認知不足。教師的互動大多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豐富教學形式,對互動游戲的價值認識有待提升。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特別關注游戲規則,這不利于幼兒的情感發展。尤其是在教師表現出較明顯的嚴肅態度或者排斥表情時,對幼兒的情感表現也會產生較大影響。
教師指導策略不科學。由于幼兒還處在發育的初期,無論是個人的理論知識儲備還是生活實踐經驗都較為有限,沒有足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使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顯得更加重要。然而,部分教師在進行指導時習慣摻雜個人情感,影響了指導的效果和質量。另外,部分教師過度干預幼兒的行為,甚至會直接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對幼兒直接發號施令。
師幼互動方式不豐富。教師最習慣的互動形式就是語言互動,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選擇要求、命令乃至批評等手段來要求幼兒,很少采用引導、鼓勵、表揚等互動方式。這不僅是師幼互動的基本特征,也是問題所在。單一、機械的互動形式無法吸引幼兒的興趣,不能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角色游戲中,無法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的有效策略
革新教學理念,尊重幼兒地位。在角色游戲中展開師幼互動,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幼兒的個性特點,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角色游戲,讓幼兒在積極的互動中投入到角色游戲中。這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進一步突出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娃娃家”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在參與這一游戲時,教師應當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到位,讓幼兒真正成為角色游戲的主人。在游戲開始前,教師應當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游戲角色,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同時,教師也應當在活動區為幼兒提前準備好道具及其他材料,并以生動的語言為幼兒講解游戲的內容。在這一游戲中實施高水平的師幼互動,就要推動師幼關系的科學化與和諧化,讓游戲的主動權真正回歸到幼兒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進行有效交流和溝通,保證游戲順利進行,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發散思維,強化他們投入角色游戲的興趣,推動幼兒的智力發展。
加強情感交流,關注情感變化。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算得上是幼兒最親近的人之一,幼兒對教師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渴望與教師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教師在與幼兒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幼兒的情感變化,找準機會開展情感教育,與幼兒進行更好的互動。在幼兒犯錯時,應當以和善、耐心的態度為他們講解,幫助幼兒建立對教師的信任感和親近感。通過這一方式,師幼之間的感情會更加融洽。在互動時,教師應當盡量主動,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讓幼兒真正感受到教育的溫度。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習慣于采用一些友好的動作,如摸摸頭、擁抱等,促進師幼之間的感情升溫,培養幼兒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幼兒與教師相處時能夠感受到溫暖、輕松,幼兒便會主動與教師展開更多的情感交流。
優化指導策略,提升互動效果。在角色游戲中進行師幼互動,教師承擔著一定的教育職能,必然需要對幼兒的行為進行適當指導和干預。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是否需要指導幼兒、如何指導幼兒、在何時指導幼兒,是影響游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指導幼兒的行為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當保持一定的耐心,在沒有弄清楚幼兒的意圖和想法的前提下,要避免盲目干預幼兒,更不能橫加指責。只有在對幼兒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后,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指導。其次,針對幼兒主動提出的要求,教師應當盡量積極地回應并滿足。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應當真正落實教育職能,啟發幼兒的思維,讓他們真正投入到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喜歡上角色游戲。最后,在幼兒對角色游戲已經失去興趣且喪失主動性時,或者游戲已經難以繼續進行下去時,或者幼兒之間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時,教師都應當及時介入其中,采取合適的辦法推動游戲的進行。
掌握互動時間,積極引導評價。在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過于干預幼兒的行為,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幼兒自行活動。具體來說,教師應當認真、細致地觀察幼兒的言行,掌握好游戲的進度,做好指導評價工作。只有抓住合適的時機對幼兒進行指導和點撥,并引導幼兒全面的反思和客觀的評價,才能夠收獲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提升,實現師幼互動的有效性。
例如,“醫院”是角色游戲最常見的場所之一,教師在指導游戲的過程中,應當明確自己組織者和協調者的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認真了解游戲的規則、任務等,全面詳細地向幼兒介紹他們需要扮演的“醫生”“護士”等角色,還可以在其中加入“警察”“司機”“患者”等,準確掌握幼兒角色扮演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指導角色游戲。應當注意的是,教師需要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個人能力,引導幼兒在互動中積極地思考交流,充分挖掘幼兒的潛力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教學評價的形式,將幼兒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融入角色游戲中,引導幼兒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互相分享、彼此交流,促進幼兒整體素養的提升。
在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強化師幼互動具有重要意義。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應當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明確認識到自己在互動中的定位,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到游戲中。針對游戲中暴露的問題,教師應當采取正確的對策處理問題,強化與幼兒的情感交流與互動。同時,教師還要加強自身學習,進一步優化游戲指導策略,掌握好互動時間,積極配合幼兒的邀請,拉近師生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的幼兒教育。
專家點評
本文深入探討了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的有效途徑,強調了教師在游戲中的重要角色,以及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良好互動對于幼兒游戲體驗和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對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不斷學習、探索,創新互動方式,為幼兒創造一個溫馨、愉悅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收獲快樂,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