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湖南省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黨支部副書記、校長,曾獲郴州市教育局“少年硅谷——全國人工智能成果展示大賽”優秀指導獎,中國共產黨宜章縣委員會2019年年度考核優秀等次記三等功。
都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作為扎根基層數十年的教育人,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校長李俊不但敢想敢為,而且身先士卒。雖然歷經多崗位,面對的學校難題也不一而足,但他都能抓住主要矛盾,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帶領一所所學校邁上更高的發展臺階。而今,作為湘南紅軍學校校長,面對6000多名學生,他既要大刀闊斧,更要從容不迫,將真正的好教育帶給宜章百姓。
強化內涵發展,建設高質量學校
2017年初,為了化解大班額,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宜章縣委、縣政府決定在人口較集中的南部新建宜章縣第十一中學,選址于北岸村的原一六鎮第二完全小學。負責籌建該校的李俊躊躇滿志地走進北岸村那所已經擱置多年的小學時卻傻了眼:雜草叢生、黃土飛揚、墻壁斑駁、蛛網密布……荒涼得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怎么辦?是不戰而退還是迎難而上?李俊下定決心:再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一定要讓創辦優質鄉村中學的藍圖在這里實現!他多方籌措奔走,每天風雨無阻奔波在縣城和鎮村之間,短短幾個月,就把原有的兩棟老房子分別改造成教學樓和宿舍樓,食堂、廁所、操場等基本設施也改建好,宜章十一中第一期工程如期完工。當年8月底,第一批師生陸續到校。面對教師隊伍的發展難題,他更是面對面、手把手地傳幫帶,使得宜章縣十一中的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短短三年時間里,宜章十一中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2020年,李俊調任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黨支部副書記、校長。針對學校辦學實際,他以“辦好縣內一流、市內知名學校的目標”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回答“辦什么樣的學校”“做什么樣的老師”“育什么樣的學生”三個根本問題,著力強化內涵建設發展,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篤定前行方向,全力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進程。
“辦什么樣的學校?”李俊心中早有謀劃。基于新時代教育發展要求,立足學校發展實際,他帶領教師團隊確立了學校的發展定位,即“用紅軍精神建設好紅軍學校,努力建設美麗、和諧、實力的紅軍學校”。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李俊牢固樹立“校長為師生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一切圍繞學生發展服務”的工作理念,積極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生成人成才搞好全方位服務,有效增強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凝聚力。
針對學校的辦學條件,李俊著眼于夯實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基礎,著力從“軟”“硬”兩個方面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硬件上完善初中部田徑運動場,改造小學部田徑運動場和道路白改黑,建設初中部、小學部食堂雨棚,心理健康教育室,檔案館。軟件上繼續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網絡、監控、廣播三線合一改造,網絡中心服務器升級;進一步建設紅色校園文化,突出紅色育人主題,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建設好智慧圖書館,讓圖書走出書庫、走近師生身邊,實現借閱智能化、便利化,建設書香校園。
“做什么樣的老師?”李俊除了全力以赴為老師們安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還組織實施了“青藍工程”,為每一名新入職教師配置專業發展導師,積極助力教師專業成長。依托省市縣名師工作室,著力強化科研示范帶動,建設名學科、打造名教師,積極助力老師們向優秀型、創新型、專家型教師轉變,全力支持教師專業成長。
“育什么樣的學生?”李俊聚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著力推進學校教育由“教書”向“全面育人”轉變。按照“以德為先,活動育人”的工作思路,他積極寓德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不斷提升德育工作整體水平。他高度重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積極推進教育教學創新,著力深化傳統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高度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度關注學生個性發展,按照“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針對不同學生學情,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高度關注學生終身發展,不僅關注學生初中三年的學習成長,更著眼于為學生長遠發展、終身發展負責任、打基礎。
依托“雙減”政策,培養高品質學子
2021年,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李俊對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他說:“教育是一門藝術,要讓教育事業綻放美麗絢爛的花朵,不光是‘教和‘學的事情,更是‘管和‘理的結果。”
于是,他以豐富的德育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優良品質、健全人格和遠大理想,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學生具有自尊自愛、誠實守信、積極進取、經受挫折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明辨是非、抵御不良誘惑的能力,成長為有社會公德、有健全人格、有良好情緒、有高尚追求的紅色少年。
同時,結合“五項”管理要求,他著力探索“1+N”模式,在校解決學生作業問題,解放時間、釋放空間,給學生足夠多的閱讀、運動、勞動等發展、成長機會,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他帶領教師團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段要求,結合辦學特色和實際情況,以“培植高尚情操,發展個性特長,拓展綜合能力,促進和諧發展”為目標,深度融合校園各類資源,科學設計課后服務內容。第一時段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輔導答疑;第二時段為特色課程,開設足球、合唱、鼓號隊、美術、書法、課桌舞、手指舞等多種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提升,促進全面發展。
在他的引領帶動下,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把體藝工作擺在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不僅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還注重用體育教育強健學生體魄,用藝術教育滋養學生心靈,全面培育英才。
該校構建體藝校本課程體系,建立九年一貫制特色培養方案。將體育、大課間相結合,構建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配合、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融通的體育、藝術校本課程體系。開展體育藝術興趣小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活動項目,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學生體育、藝術素養修煉,培養學生審美意識,陶冶學生藝術、體育情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建立體藝綜合素養評價機制,推動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打造學校體藝特色教育品牌。
學校每年舉辦校園體育藝術節,不僅增強了學生體質,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還弘揚了互助團結、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與此同時,該校始終堅持用心用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強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該校擁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業的心育團隊,其中國家二級專職心理咨詢師一名、兼職心理輔導老師4名。每學期舉行女生知識講座、貧困學生心理疏導講座、家庭教育知識宣講、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心理健康測評等活動,促進青少年心理的良性發展,奠基學生終身幸福。
更具亮點的是學校少隊工作為學校整體發展處處閃耀少年先鋒隊的光芒。每年的“雷鋒紀念日”“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節點,輔導員領隊前往鄧中廈廣場星火紅色廣場等紅色基地參觀學習,用紅色故事的精神力量激勵少年兒童求學上進的欲望。
“辦負責任的學校,做有情懷、有溫度、有擔當的教育,是湘南紅軍學校向全體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莊嚴承諾。”李俊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他帶領全體湘南紅軍學校師生,奮力向前,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