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瑪吉
幼兒時期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不僅涉及學術知識的習得,還包括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培養。戶外建構游戲作為一種融合游戲和合作的活動,在幼兒教育中逐漸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1 研究背景
3~6歲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大班幼兒中呈現出一系列顯著特征。教師發現,大班幼兒通常表現出更強烈的合作愿望,其互助、協商和協作能力相對于中、小班幼兒而言明顯更高。這一發現強調了幼兒在這一年齡段的社交發展和合作潛力。
觀察和分析大班幼兒的行為,發現一些幼兒已經能夠在合作活動中制定計劃、分工協助,并完成任務。他們展示了出色的合作技能,包括有效的溝通、相互理解和互相支持,這些幼兒在協作中表現出自主性和領導潛力,為小團隊的成功作出了積極貢獻。然而,在帶班過程中,部分幼兒的合作能力仍有待提高,有些幼兒可能缺乏合作經驗,表現出對團隊工作的不適應或抵觸情感。這提示教師,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是極為必要的,以確保他們在未來的學校生活和社交互動中具備必要的技能。
2 相關概念及特點
幼兒合作交往能力是指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具備主動協作、分工合作和協調關系的能力,以確保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這一能力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關系到他們的社交技能,還涉及未來學習和職業生涯的成功。建構游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活動,具有明顯的特點。這些游戲要求幼兒根據一定的計劃或目標,組織和操作建構物體或材料,以創造出特定的形狀或結構。建構游戲具有以下特點,使它成為培養合作能力的重要載體。
2.1 操作性強
在建構戶外游戲中,需要幼兒積極地參與和親自動手操作,來完成自己團隊的任務,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能力,提高幼兒實踐能力。此外,幼兒還需要明確游戲的規則,通過按照一定步驟來完成任務,由此培養他們協調和規劃能力,這種親自動手的經驗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任務的細節和復雜性,并鼓勵他們與其他幼兒協作,以共同實現項目的目標。這不僅是實際技能的培養,還加強了幼兒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在團隊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合作和協作能力。
2.2 合作性突出
許多建構游戲都強調團隊合作,要求幼兒共同規劃、分工合作,協調各自的工作,以實現共同目標。這樣的體驗對幼兒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互助意識。通過共同合作完成任務,幼兒學會了相互依賴和信任,他們需要了解并尊重彼此的角色和貢獻。這有助于形成積極的合作模式,同時也增強了社交技能,如有效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經驗將在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關鍵作用,為他們的綜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創造性高
建構戶外游戲具備自由性和開放性,使建構游戲成為一個理想的環境,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為幼兒提供了探索和實驗、施展創造力的獨特機會,鼓勵幼兒構思獨特的設計和解決方案,不僅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還激發了幼兒尋找新穎方法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自由地表達想法和愿望,探索各種材料和工具,以創建獨特的作品。這種創造性的經驗不僅鼓勵他們思考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還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使幼兒更愿意嘗試和接受挑戰,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
3 在戶外建構游戲中提高大班幼兒合作能力的原則
3.1 針對性原則
由于,幼兒園大班的幼兒正處于生命早期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和發展特點。因此,構建戶外游戲教學、培養合作能力需要教師以高度的個體化和關懷為基礎,幫助幼兒針對性地完善游戲內容,尊重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差異,密切觀察每個幼兒,了解他們的興趣、優點和需求,促進增強游戲的可行性,才能為幼兒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促進幼兒之間的互動和協作,鼓勵分享、傾聽和解決沖突的技能,學會與他人良好合作,從而保障合作能力提高在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有效實現。
3.2 直觀性原則
雖然幼兒已步入大班,但是幼兒的理解力還是十分有限,對于很多事情難以理解,因此在建構游戲和提高合作能力時,教師必須遵循直觀性原則。這意味著教學內容和活動應該簡單、直觀,容易理解,不宜過于復雜,以滿足幼兒的認知水平,以便讓幼兒積極參與并享受學習過程。教師的任務是在創造有趣的學習環境的同時,確保教學內容易于理解和吸收。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促進合作,使幼兒逐漸發展更高級別的理解能力和合作技能,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3.3 趣味性原則
天性使然,幼兒對趣味性的渴望很高,因此教學是越有趣越吸引,特別是在游戲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多地將趣味元素融入游戲中,增加幼兒教育的趣味價值。趣味性原則強調構建有趣的游戲,吸引幼兒注意力和學習力,讓幼兒深度參與。在提高合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富有創意和娛樂性的游戲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體會合作的樂趣。有趣的游戲可以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興趣,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態度,并加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技能,為幼兒的綜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大班幼兒在戶外建構游戲中的合作現狀
4.1 偏于同性合作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常常觀察到,幼兒在一起玩耍時,經常是三五個小女孩在一起,三五個小男孩在一起。因為,同性幼兒之間的興趣和愛好更加相似,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天性,因為幼兒可能更容易與性別相同的伙伴建立情感聯系,感到更加舒適和親近。這也導致了幼兒在建構游戲中更傾向于與同性伙伴玩耍和合作。舉例來說,在游戲內容方面,女生可能更偏愛構建與日常生活和自然環境相關的主題,如過家家、花園和游樂場,這與她們通常更關注情感互動、美化環境等特點相關。與此相對,男生可能更傾向于構建機械類和交通類的內容,這反映了他們對機械結構、運動和探索的興趣。
盡管存在這種性別間的興趣差異,教育者應鼓勵和支持幼兒跨性別的合作與互動,以促進他們的社交發展和綜合素養。同時,提供多樣化的建構游戲和活動,以滿足不同興趣和需求的幼兒,有助于豐富幼兒的體驗,培養更廣泛的技能和興趣。這樣,幼兒可以在一個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4.2 合作行為具有不穩定性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水平也在逐漸提升,這對大班幼兒來說尤為明顯。大班幼兒通常已經具備了與他人主動合作的意識,他們在建構游戲中能夠自主地與其他幼兒協作,分享資源和共同完成任務。這種能力的發展表明幼兒的社交技能和團隊協作能力正在不斷增強。然而,對于較小的幼兒來說,他們可能更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這是年齡特征的一部分。因此,在合作游戲中,這些幼兒有時會主導合作,將自己的需求和意愿置于前列。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合作行為無法向更高層次發展,或者在一些情況下,合作可能被迫中斷。
教育者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可以通過教育和引導,幫助幼兒逐漸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分享和互助的意識,以及尊重他人的權益。通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合作活動、分享資源和傾聽他人的意見,他們可以逐漸發展更高水平的合作技能,包括共同決策、協商和解決沖突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合作水平,也為他們未來的社交互動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5 在戶外建構游戲中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的建議
5.1 巧妙引導分工,促進幼兒合作
男生和女生在思維發展和性格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具有互補性。在建構游戲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異性之間進行合作,從而促使男生更多地體驗和培養細膩的思維,同時激發女生的勇敢和冒險精神。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教師可以培養幼兒與異性合作的意識,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性別差異,同時學會共同協作、互相支持,為未來的社交互動和團隊合作奠定堅實基礎。這種性別間的互補合作有助于拓寬幼兒的視野,培養更全面的性別意識,為幼兒的個人成長和社交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開展一個“城市建設項目”,提供多種不同的建設用料,包括各種形狀和顏色的積木、小車輛、戶外植物,以及小人物角色。然后,向幼兒宣布這一具體的任務:下面呢,我們大家要一起合作建設一個精致的小型城市,大家可以看看我們周邊的環境,有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采用呢?鼓勵男生和女生共同探索和發現環境中的資源,從而更好地合作。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進行戶外探索,尋找可以用于城市建設的自然和人造材料。這個過程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同時增加他們對環境的關注。在戶外環境中,幼兒可以發現使用的可能性,如使用小樹枝、石頭、葉子、沙子等來豐富他們的城市景觀。男生和女生可以共同討論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以打造一個獨特而有趣的小型城市。
在項目建設中,男生可以負責建設城市的道路系統,如使用小樹枝來模擬道路,將它們放在地上,以規劃道路的走向,用樹葉作為道路上的“草坪”或綠化帶,從而使道路變得更具吸引力。還可以將石頭用于標示道路的邊界,同時也可以模擬道路上的障礙物或停車場。使用沙子或土壤來填充道路,使其更加真實。他們可以設計不同的道路表面,如柏油路、礫石路或土路,以呈現不同的道路類型。女生則可以負責布置城市的美化和社區環境,如使用自然材料,如小石子、樹葉和植物,來創建城市內的小花園,她們可以設計花壇的形狀,并選擇不同顏色和類型的植物,以打造美麗的花園景點。用小樹枝、積木或其他戶外材料來模擬小長椅、滑梯、秋千和其他游樂設施,創造出一個兒童友好的公共場所。還可以使用小型植物模擬樹木,或者選擇多彩的植物來營造花園的美麗,培養她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設計能力。她們可以與男生合作,確保她們的美化和景觀設計與城市的道路系統和其他部分協調一致。這種協作過程有助于培養性別間的互補和協作,幼兒可以在實踐中體驗合作和互補的力量。
5.2 明確游戲規則,確定合作目標
教師在游戲開始前明確目標和規則,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重要一環。這種明確規則和目的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游戲的意義,明白他們需要一起共同努力實現什么目標。同時,規則的設定使他們明白在游戲中需要遵循什么行為準則,以確保游戲進行得有秩序且公平。這不僅加強了游戲的結構和明確性,也教育了幼兒尊重規則和他人的價值,這樣的經驗將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更好地合作、理解集體目標,并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例如,當教師在戶外組織“尋寶冒險”合作游戲時,要明確目標和規則:在規定的時間內,團隊需要找到盡可能多的隱藏寶藏。每個團隊由四名幼兒組成,他們將合作尋找隱藏的寶藏。教師在戶外環境中隱藏了一些小寶箱,每個寶箱中包含彩色寶石,每個寶箱都有一個密碼或線索,團隊需要合作解決這些線索,用30分鐘的時間來尋找寶藏,當時間用盡時,團隊需要回到起點,勝利的團隊將獲得獎勵。
這個游戲的目標是激發幼兒的合作精神,使他們明白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找到更多的寶藏。規則的明確性確保游戲的公平性,同時鼓勵幼兒互相協作,共同解決難題,并實現集體目標。這樣的戶外游戲有助于培養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和溝通技能,同時增強幼兒對合作的理解和重視。
5.3 鼓勵合作溝通,優化合作效率
在戶外構建游戲中,積極的溝通是促進幼兒合作的關鍵要素。教師應鼓勵幼兒自由表達他們的想法、分享建議和解決方案。通過開放性的對話,幼兒能夠更好地協調行動、理解對方的觀點,從而更有效地合作。幼兒應被鼓勵提出問題、尋求幫助,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尊重不同的觀點。這種積極的溝通不僅提高了任務的執行效率,還培養了他們的社交技能,如傾聽、表達和協商,這些技能將在未來的合作和團隊工作中發揮關鍵作用。
例如,團隊需要一起建設一個小屋,以防風雨。團隊成員坐在一起,共同討論小屋的設計,每個團隊成員提供至少一項建議,以確定小屋的材料、結構和布局。例如,一個小朋友建議使用樹枝和葉子來建造屋頂和墻壁,另一個小朋友建議將小屋放在一塊平坦的土地上。團隊成員需要協商并決定每個人的任務,就使用哪些材料、小屋的大小和形狀,以及放置的位置等問題進行討論和達成共識,以便高效地建設小屋。建設過程中,每個成員應隨時分享他們的想法、問題或需要幫助的地方。如一個小朋友說:“樹枝可能不夠堅固,房子很容易塌的,怎么辦呢?”一個小朋友說:“我們可以一起去尋找更堅固的樹枝。”“我們可以用繩子把樹枝綁起來。”然后,他們在周圍的樹叢中尋找合適的樹枝或繩子,鼓勵小朋友們主動參與,尋找合適的資源來加強小屋的結構。或者,有的小朋友說:“我們也可以不用樹枝的呀,我們換個材料好不好,就像三只小豬一樣,用石頭呀!”大家相視一笑,立刻行動起來。
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和團隊合作將激發幼兒更多地嘗試創新方法,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技能。在這個游戲中,溝通是團隊成功的關鍵。幼兒必須積極分享他們的設計想法和建議,然后共同決定如何建設小屋。他們需要協調行動,確保每個人的任務順利進行。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不僅培養了溝通技能,還學會了協商、理解他人的觀點,以及共同達成目標的能力。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游戲,同時也是合作和溝通技能的有益練習。
5.4 組織角色扮演,理解合作角度
教師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幼兒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培養他們理解和欣賞不同角度和立場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合作。通過扮演不同的職責,幼兒可以體驗不同的角色需求和責任,同時學會尊重和傾聽他人的意見。這促使他們更好地協調和合作,同時培養了團隊合作的技能,為未來的合作和社交互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在戶外有一只小狗被困了,需要大家合作拯救。教師分配不同的角色給每個幼兒,如救援隊長、導航員、醫護人員等。“救援隊”需要根據當下的地形和團隊成員的情況,選擇哪條路徑是最安全的,如何組織隊員前往小狗的位置,以及在救援過程中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做出明智的選擇。“導航員”的任務是與團隊成員合作,使用地圖、指南針或其他導航工具,確定正確的方向,并提供給救援隊長,找到小狗的具體位置。“醫護人員”負責檢查小狗的傷勢,提供急救措施,如包扎傷口或給予藥物,以確保小狗的健康和安全。“醫護人員”需要在緊急情況下冷靜應對,并提供必要的醫療援助。通過這些任務和責任,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共同努力,以確保小狗的成功拯救。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協調能力,還教導了他們如何在不同角色下互相支持和尊重彼此的貢獻。
幼兒必須在角色扮演中協調各自的任務,以成功拯救被困的小狗。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分享他們的角色需求和意見,以確保任務的成功完成。
通過這個角色扮演游戲,幼兒可以體驗不同職責和角色的要求,理解每個角色的獨特需求,同時欣賞其他角色的貢獻。他們必須相互合作,以確保任務的成功完成,這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理解不同角度的能力。這樣的經驗將對他們未來的合作和社交互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5.5 設立游戲挑戰,激發參與興趣
在合作任務中加入一些挑戰性元素,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促使他們更緊密地合作。挑戰可以包括時間限制、資源限制,或需要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情境。這樣的挑戰鼓勵幼兒共同思考,協同行動,以達到共同目標。通過面對挑戰,幼兒不僅學會了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毅力。這樣的經驗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了積極的學習態度,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社交互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每個幼兒團隊需要通過一個復雜的迷宮,同時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出口。迷宮中設置了一系列謎題和障礙,這些謎題需要幼兒團隊共同解決,而每個團隊只有有限的“能量”或“道具”可供使用,這些資源必須在團隊內分配以解決難題。在任務的不同部分,每個幼兒團隊必須根據迷宮中的挑戰,合作制訂計劃,分配資源,并決定如何克服特定難題。例如,可能有一個需要團隊一起移動重物來解鎖通道的障礙,或者一個需要團隊合力解決的謎題,如幼兒團隊在迷宮的某一部位發現了一個區域,看起來是一片水面,中間有一座小島,而團隊需要到達這座小島。其中的挑戰元素就是資源有限,團隊只有一些小紙片,可以用來建造小船,團隊需要在水面上移動,但水面上充滿了“鱷魚”(標志著任務失敗),并且沒有船的話無法通過。幼兒團隊必須合作,共同制訂計劃,將他們的紙片用來建造足夠的小船,以便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夠安全到達小島。他們必須溝通和協調,確保沒有人會遇到“鱷魚”,并且每個成員都能成功登上小島。這個謎題要求團隊密切協作,共同解決問題,確保所有成員都安全到達目的地,同時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
為了成功通過迷宮,幼兒必須密切協作,分享資源和想法,并在時間限制內完成任務。這樣的挑戰任務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加強了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通過共同努力,幼兒團隊可以克服時間壓力和資源限制,最終完成任務并回到出口。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加強構建戶外游戲,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探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所以,幼兒教師應因地制宜,利用戶外元素,為幼兒開展相應的合作游戲,讓幼兒釋放天性的同時,強化素質提升。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一般規劃課題(課題審批號:GS〔2023〕GHB 0321)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