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嫻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數字媒體的興起,當代大學生面對信息爆炸和文獻快速增量,閱讀注意力逐漸從傳統的長文本與書籍轉向快速消費的“淺閱讀”“泛閱讀”“碎片化閱讀”,圖書閱讀的數量和質量均呈下降趨勢,閱讀氛圍走向弱化和低迷。
有鑒于此,由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副主任徐雁領銜,指導門下博士、碩士研究生張思瑤、蔣小峰、周燕妮等編著的《書香危言:當代大學生閱讀危機干預方略》(安徽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版,以下簡稱《書香危言》)一書,聚焦當代大學生閱讀氛圍低迷的問題,致力于宣導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務實理念,為高校開展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提出具有創新意義的方略。全書從創新大學生閱讀推廣的理念、方法、路徑等方面著手,探求了高校圖書館提振大學生勤奮求知、主動讀書風氣的可行措施。
《書香危言》是在徐雁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等院校校園閱讀氛圍危機干預研究”結項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增補性編著,寫作者多為在一線工作的高校圖書館館員,以及攻讀“全民閱讀與知識傳播”方向的博士、碩士研究生。
全書近30萬字,《導論》部分,作者高屋建瓴地揭示了當代大學生很少讀書且不善讀書的現狀,分析了造成此種情狀的社會現實根源,以使讀者充分感知當代大學生閱讀氛圍弱化問題,同時從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可深入探究的目標。
第二章《作為高等教育重要議題的大學生閱讀推廣》,對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重要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從“閱讀推廣拓展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校園讀書節活動的創意策劃”“學生讀書社團的組織和運行”“圖書館導讀館刊的編印和傳播”“新媒體平臺與大學生閱讀推廣”五個方面,具體闡述和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如何與時俱進,做好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
第三章《“分校”及“分眾”理念與大學生閱讀推廣》和第四章《“分類”及“分地”讀物理念與大學生閱讀推廣》,寫作者們依據“分校”“分眾”“分類”“分地”閱讀推廣理念和方法,結合各高校閱讀推廣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分析諸要素在高校閱讀推廣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而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參考。
具有“結論和展望”性質的第五章《提振高校大學生閱讀氛圍的對策和建議》,從“‘新教育理念及‘新閱讀方略”“閱讀推廣系統工程”“推薦和導讀書目”“名著導讀及閱讀學課程”“閱讀推廣年度規劃”“圖書館閱讀新空間”“大學生閱讀推廣隊伍”“共建書香校園”8個方面,闡述了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的新方略。
附錄一《讀書求知·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中,徐雁教授從圖書館、名家講座、學友社團、書店和課外閱讀五個方面分析了閱讀文化的構建,強調全民閱讀的重要性。附錄二《從“開卷觀書”到“啟屏索知”》則介紹了“最是書香能致遠”和“一本書主義”的閱讀理念,詳述了讀者如何綜合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素養。
該書所傳遞的重要信息是,高校應從校風、學風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當代大學生閱讀危機,結合高校本身定位,整合有關力量,依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閱讀指導和讀物推廣工作。作者呼吁并建議,高校圖書館應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群體,抓住“新生入學季”“校慶活動季”“學業發展季”“職業規劃季”等關鍵節點,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形成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的良性循環。《書香危言》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著述特點。
一是結構合理,框架得當,知識性、可讀性較強。該書既在總體上闡釋了大學生閱讀推廣工作的整體背景和框架,又細致入微地探討了依據不同理念,切入不同角度,借助不同方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工作和細節。如第五章第五節《做好閱讀推廣年度規劃,提升讀者服務工作效能》,就從內容分析、特點總結和創新建議三個層面,具體講解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做好“年度性活動計劃”的基本要點,包括提高戰略規劃意識、明確目標定位、規劃專業閱讀推廣人建設、做好年度性總結與測評等。該書內容包含了文學、史學、教育學、出版學、閱讀學、心理學等各學科的知識要素。如在第四章《“分類”及“分地”讀物理念與大學生閱讀推廣》中,就“分類”閱讀推廣理念,編著者對包括文學佳作,學術經典名著,傳記、游記與日記,藝術、美術與考古圖書,以及“療愈系”圖書在內的多類型讀物進行了概述,使讀者在充分了解讀物文體特點及知識內涵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特定讀物的閱讀推廣價值和閱讀方法。
二是理念與案例相結合,便于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該書不僅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探討,還融入了相當數量的案例介紹與分析,這種綜合性的呈現方式可以拓展讀者的視角,有助于理論聯系實際。“分級”“分校”“分眾”“分時”“分類”“分地”的“六分理念”是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具體方法論,因其精準化、個性化、科學性、系統性等特點受到學界與業界的普遍關注。該書將“分校”“分眾”“分類”“分地”理念作為指導框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高校圖書館如何結合本校特點與讀者閱讀需求,尋求契合自身的閱讀推廣方略,提出的建議專業性強。例如,第三章第二節《利用“分校”理念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中,作者建議高校要“推出適合優勢學科的書目”,隨后介紹了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主辦的“百人讀書接力”活動,教職工與學生接力閱讀呼應該校學科、專業特色的環境保護經典著作《沙鄉年鑒》(出版信息),傳遞環保理念,為其他類型高校踐行“分校”閱讀推廣理念提供了優秀范例。
三是閱讀推廣的創新思路明晰,與時俱進,可操作性強。數字時代帶來了信息獲取和傳播方式的巨大變革。面對不斷變化的時代特色,該書密切關注高校閱讀推廣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高校圖書館創新讀者服務方式和閱讀推廣活動提出可行的方略。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正迅速地從單純的書刊資料查閱場所,向滿足讀者多元需求的閱讀新空間轉變,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構建也受到了國內大學的高度關注。該書在第五章第六節中,圍繞圖書館閱讀新空間建設這一熱題,對高校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情緒療愈閱讀空間”“園藝療法與圖書館空間建設”等,做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理念和具體建議,思路新穎,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新空間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有益指導。在世俗功利性觀念文化和大學“內卷”環境的沖擊下,大學生也面臨著日益加劇的精神危機,焦慮、頹喪,甚至抑郁心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本該充滿朝氣的大學生群體中。“閱讀療法”作為一種以書籍為媒介、輔助特定對象恢復身心健康的方法,已經在國內圖書館界扎根,并以圖書館界為研究和實踐的主陣地。該書多處融入了“閱讀療愈”理念,以專業視野為高校圖書館進行“療愈系”讀物推薦、建設“大學生閱讀療愈空間”提供了指導性建議,從閱讀推廣的角度,幫助緩解大學生心理壓力,重拾理想與激情。
綜上所述,《書香危言》較為深廣地分析了當代大學生閱讀的現狀和問題,以其專業性和實用性為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可供借鑒的閱讀推廣方略。作為一部知識面廣、可讀性較強的閱讀推廣指導書,該書不僅適用于高校圖書館工作者,還對普通高教工作者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筆者相信,該書通過“為創新高校圖書館閱讀指導和讀物推廣,改善在校大學生的閱讀氛圍弱化和低迷狀態,提振大學生勤奮學習、主動閱讀的校園風氣,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引導”,將有效地幫助高校圖書館更好地應對時代變化和挑戰,從作為“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重要人力資源的在校大學生出發,共同創造富有書香氛圍的知識社會。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