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20
[摘 要]商業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資金流的支持,但當前我國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管控中依然存在不能有效管理企業內部資金、資金鏈視角下管控缺失、信貸融資視野不夠開闊等問題。為有效降低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文章分析了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相關影響因素,并提出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建設的方法,希望能夠對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的管控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推動商業企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在商業企業的發展中,資金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漸完善,企業相應的融資途徑也漸漸增多,企業資金流的來源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證資金流的安全,避免資金在流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逐漸成為商業企業發展中積極探索的熱點課題。
1 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管控現狀
1.1 不能有效管理企業內部資金
商業企業不論其如何發展,其經營的本質依然是差額銷售并從中獲取利益。因此,在前期的采購活動中,企業需要大量墊資。在資金營運方面,商業企業若未能進行整體規劃,便會造成資金管理工作不夠全面[1]。企業的運維也處于不斷變化中,因此在資金整體的安全管理過程中,對于應收、存貨、短期借款等相關的維度不能分開思考,而應從整體的角度進行考慮。然而當前商業在企業資金統籌活動中,整體思維相對欠缺,往往只對單項因素進行思考,這樣容易造成單項營運資金管理上的矛盾。特別是部分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未能充分重視企業整體的發展,盲目操作,且未能重視存續在企業之間或上下游內相關的全局因素,導致資金安全的管理及風險控制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1.2 資金鏈視角下管控缺失
在資金鏈視角下,商業企業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均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合理運用賒銷有利于保證下游銷售通道的穩定,從而保持行業競爭力,然而賒銷政策應結合具體情況而定。對于一個企業而言,若其應收基數較大,但無法帶來與之相匹配的現金流量,企業便可能會出現資金緊缺的情況,因此企業應對應收賬款的增加予以充分重視。若應收賬款數額較大,會占用企業自有資金,流通過程中也會由于較長的回款周期導致壞賬損失情況的發生。對此,企業在進行賒銷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應做好相關的市場調研,分類進行政策的制定。然而在具體實施中,部分企業由于事前調查工作的開展不夠充分,針對一些信用較低的企業依然予以賒賬權限,無法有效控制源頭所帶來的壞賬風險[2]。此外,相關業務負責人員針對回款工作執行力度相對較差,未能執行有效的催收手段,沒有配置專人進行負責,導致企業增加一些額外的經營成本。
對存貨的管理也是商業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企業進行商品購買并支付相應的貨款,促使貨幣轉化為商品資金,然后利用銷售完成盈余,確保資金的保值與增值。然而當前市場所呈現的商品種類逐漸增多,銷售規模也相應有所擴大,雖然多數商業企業已運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然而依然存在資金占用管控不足的問題,導致進貨量無法滿足市場銷售需求。在商業企業經營發展中,過多的庫存表示喪失了商品銷售的最佳時機,相應的時間和儲存成本也會有所增加。因此,商業企業對存貨監管不足、庫存賬實不相符、盤點困難等均為庫存管理不當的相關影響因素。可見,對存貨的有效控制對于商業企業資金安全風險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3 信貸融資視野不夠開闊
部分企業高層與股東盡管知曉資金在商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對資金的管控意識相對不足,特別是對于日常資金的運作、投融資等的理解不夠充分[3]。
部分企業經營者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擴大企業經營的規模,到處尋找項目、融資,但信貸融資視野不夠開闊,不考慮融資的成本以及自身企業的能力,盲目地進行規?;①徎蜃非笸顿Y。這樣盡管一定時期內企業經營的規模有所擴大,但融資的問題一直存在,一旦某個環節產生問題,便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企業陷入資金危機。
另外,部分企業經營狀況良好,資金流較為穩定,然而企業未做好充分的戰略規劃,精細化管理意識相對不足,存在較為嚴重的資金冗余情況,從而導致資金管理效率的低下,出現資金浪費的情況。
2 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2.1 經濟基本面
在通常情況下,宏觀經濟的調控會給企業的資金流造成一定的影響,若整體經濟發展情況較好,企業便可通過各種金融機構和銀行進行融資[4]。若宏觀經濟狀況較差,在經濟緊縮的背景下,企業資金流必然會受到影響,流動性不夠寬松,導致企業的發展受阻。在此種情況下,部分企業為了生存鋌而走險,采用一些較為極端的方式獲取資金,若未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2.2 通貨膨脹
在各種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影響因素中,通貨膨脹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在發生資金鏈斷裂時,即使手握“真金白銀”的企業亦會承受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通貨膨脹促使生產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企業需要支出大量的資金,給企業資金的供應帶來一定的影響,導致企業產生資金流緊張。若未能及時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企業可能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2.3 行業發展周期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不論其規模的大小,均具有相應的企業生命周期。企業的生命周期通常由發展、成長、成熟、衰退幾個時期組成,是企業發展及成長的動態軌跡[5]。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受到企業自身生命周期的影響,還會受到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的影響。若行業整體發展情況不夠良好,企業通常亦難以為繼;而行業整體發展情況良好,企業也會從中獲取紅利,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如此也利于資金流的良性運營。
2.4 經營管理水平
企業資金流的穩定性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有較為密切的關聯。在經營運作中,企業若未能給予經營管理充分的重視,會造成各項工作與結構的混亂,資金流無法得到有效疏通,給資金流的穩定帶來不利的影響。企業要想持續穩定發展,就要加強經營管理,制定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企業經營運作的質量,以及各項工作開展的效率。在合理經營管理制度的約束下,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會呈現井然有序的景象,保證企業的良好運營,亦可保證企業資金流的穩定。因此,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是確保資金配置的最優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保障。
3 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的建設策略
3.1 制定安全風險預警機制
商業企業安全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是一項復雜且系統性的工作,其目標在于有效預防資金流安全風險,從而保障企業的持續穩健運營。為達成這一目標,預警機制的制定必須深入思考以下關鍵要素。
首先,全面審視潛在的風險因素,包括市場波動、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對其進行明確分類。在選擇適當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時,應確保這些指標能夠準確地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和風險水平,如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營收增長率等。
其次,機制的核心理念強調早期預防,在資金鏈風險出現斷裂跡象之前即采取果斷行動。為實現這一目標,自動化警報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迅速識別并響應潛在的風險觸發點,從而確保快速的干預措施。
第三,機制的成功還依賴數據分析和定期調整,只有對指標變化趨勢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機制才能保持其高效性和準確性。
最后,為協同推進預警機制的建立,不同部門之間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涵蓋了財務、風險管理、業務等領域,從而確保各類潛在風險得以全面管控。同時,持續的培訓和實際演練也是保障機制成功運作的關鍵,員工需要了解操作流程,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作出反應。
3.2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
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為能夠有效降低資金流安全風險,商業企業需要具備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實現對資金安全風險的有效防控。
首先,應對現存商業企業的基本架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做好相關監督工作,在保證效率的基礎上,完善相應框架。總公司應對下屬子公司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商業企業內部應設置資金審計部門,以定期核對資金具體的使用情況。采取以上措施,能夠對資金的使用流程加以規范,確保資金審計部門能夠獨立開展相關工作。與此同時,應配置專業的資金審計工作人員,并給予審計工作人員相應的權限。
其次,商業企業應加強對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技術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并在資金預算、資金的使用等方面靈活對各相關信息化技術加以應用,提高資金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對有限資金的充分利用。
最后,制定資金管理激勵獎懲制度,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員工在資金管理工作開展中的積極性,及時發現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降低資金安全風險,為商業企業活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3.3 資金的集中管理
首先,合理確定資金籌集需求量。在企業經營運作中,資金的籌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若資金籌集不充足,可能給企業相關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6]。若資金籌集過剩,會導致資金占用情況的發生,造成資金浪費。因此,企業應合理確定資金的需求量。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可采用定量、定性預測的方式,并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判斷。
其次,合理制定資金結構。資金結構通常指企業不同長期資金來源的比例與結構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負債經營的模式能夠給企業創造較大價值,然而若負債過多會導致企業出現一定的財務危機。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資金結構,確保負債處于可控范圍內,以避免因過度負債造成企業無法償還,影響企業的發展。
最后,嚴格監管大額資金。企業應遵照大額資金相關監督管理辦法,對大額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及時追蹤。在進行大額交易時,應對交易協議、合同、審批手續等相關材料進行認真檢查,保證資料齊全,并結合具體情況填寫使用資金跟蹤卡。從大額資金的審批過程到大額資金的支付,應進行全過程的追蹤,若發生沒有遵照合約進行相關賬款支付的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補救,減少壞賬呆賬的出現。
3.4 借助普惠政策融資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各種商業企業活動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資金的來源是其所關心的重點內容。為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求,國家推出普惠的融資政策,改變了商業企業傳統高額的接待方式,減輕了企業因疲于還款而產生的資金壓力。資金需求性企業可加強內源融資,加強對債務及股權融資的規劃管理,從而實現小成本融資,并達到風險可控的目的。在融資結構的輔助作用下,企業可結合自身的財務情況,采用多渠道、多層次的方式進行融資。另外,國家對于企業恢復生產予以大力支持,堅持特事特辦的方針政策,商業企業能夠繼續實施續貸,特別是部分國有銀行,針對大量貸款實施計息周期,或還款計劃的調整,這對于商業企業活動規模的逐漸擴大有諸多益處。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商業企業要想能夠維持持續穩定發展,應對資金流安全風險的管控給予充分重視。結合當前商業企業資金流安全風險管控現狀,制定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及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并借力普惠政策融資,以保證商業企業資金流的穩定,助力企業的經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莉. 商業企業資金流內部控制探析——基于資金鏈環節[J]. 現代商業,2023(11):181-184.
[2]鄭曉悅. 電網企業資金安全管理與風險防控措施探討[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22):165-166.
[3]姜金濤. 資金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J]. 中國外資,2021(20):104-105.
[4]劉倩倩. 淺談如何強化企業資金安全管控,提升資金風險防范和安全保障能力[J]. 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3):11-12.
[5]河承浩. 資金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J]. 今日財富,2019(2):126.
[6]吳劼. 電網企業資金安全管控財務風險及對策研究[J]. 通訊世界,2018,25(12):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