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科,河南 洛陽 471000)
高血壓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體循環動脈壓升高,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普通居民對于高血壓的重視率、控制率卻不甚理想。冠心病是高血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高血壓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的必然結果[1]。
心腦血管事件是導致我國人口死亡的主要事件之一,早期了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發病風險,有助于患者的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從而有助于節約醫療成本、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既往關于BNP、cTnT、CK-MB 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血管疾病的血清檢測、嚴重程度及預后,鮮見血清BNP、cTnT、CK-MB 水平對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預測效果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BNP、cTnT、CK-MB 水平與冠心病發生的關系,從而為準確預測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幫助臨床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參考。
回顧性選取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于我院就診的94 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高血壓的診斷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中的診斷標準[2],且首次就診;冠心病的診斷符合《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8 年版)》中的診斷標準[3];年齡18~80 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存在惡性腫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危象。兩組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的一般資料對比(±SD,n)
?
1.2.1 分組方法
根據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是否并發冠心病,將患者分為冠心病組和非冠心病組。
1.2.2 血清BNP、cTnT、CK-MB 水平檢測方法
入院次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5 mL,靜置30 min,3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70℃環境下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經Mindray20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公司)進行血清BNP、cTnT、CK-MB 水平檢測,試劑盒購自蘇州和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說進行。
采用SPSS20.0 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D 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
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ROC 曲線分析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BNP、cTnT、CK-MB 水平對冠心病的預測價值。記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的清晨空腹血血清 BNP、cTnT、CK-MB 指標水平發現,相對于非冠心病組,冠心病組患者的血清 BNP、cTnT、CK-MB 指標水平均顯著提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對比(±SD)

表2 兩組的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對比(±SD)
注:與冠心病組相比,*P<0.05。
?
兩組患者多因素Logistic 回歸結果顯示,血清BNP、cTnT、CK-MB 水平是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與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發生關系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由ROC 曲線分析可得,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預測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AUC 分別為0.718、0.734、0.760,靈敏度分別為77.8%、64.4%、71.1%,特異度分別為69.4%、69.4%、73.5%;三個指標聯合預測的AUC 為0.855,靈敏度為86.7%,特異度為77.6%。見表4,圖1。

圖1 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預測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ROC 曲線圖

表4 血清 BNP、cTnT、CK-MB 水平預測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冠心病的ROC 分析
心腦血管事件是導致我國人口死亡的主要事件之一,早期了解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和發病風險,有助于患者的早期預防、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BNP 是由心臟分泌用以調節血容量和血壓的平穩[5]。當心臟負荷增加時,心肌細胞分泌大量的BNP,發揮擴張血管、利鈉等作用。cTnT 是肌鈣蛋白復合體,當心肌細胞受損時,血清cTnT 水平迅速升高[6]。CK-MB 是細胞中的特異性同工酶,同cTnT 一樣存在于心肌細胞中,常用來檢測心肌損傷的嚴重程度[7]。
本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組的血清BNP、cTnT、CK-MB 水平均顯著高于非冠心病組,與郝蘭香、張永麗等的研究結果一致[8-9]。心肌細胞受損時,BNP、cTnT、CK-MB 大量入血,其濃度的上升與冠心病不良心血管結局關系密切。通過Logistic 回歸發現血清BNP、cTnT、CK-MB 水平是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可以作為冠心病發生風險的生化分子指標。為了進一步分析血清BNP、cTnT、CK-MB 水平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預測價值。本研究采用ROC 曲線進行預測分析,結果發現聯合檢測的效能較高。相較于傳統的影像檢查[10],聯合檢測能夠更早的預測,且操作簡便,主觀因素影響也較小。
綜上所述,血清BNP、cTnT、CK-MB 水平是原發性高血壓發生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可以作為冠心病發生風險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