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堯苠
政府在鄉村物流建設中具有權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政策引導和規范作用以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然而,鄉村物流建設面臨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物流專業人才、資金短缺和融資難題以及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就政府促進鄉村物流建設路徑進行探討,以促進農村物流的建設。2023年,國務院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完善鄉村物流的配送體系,助力鄉村振興,作為政策的制定者與資源的協調者,政府在鄉村物流建設中擁有著多種優勢,這些優勢可以有效解決在鄉村物流建設中現存的困難與問題,進而疏通鄉村物流建設道路。基于此,本文在綜合分析政府優勢與鄉村物流建設現存問題的基礎上,就以政府為主導的鄉村物流建設路徑進行探討。
1.1優異的權力和資源整合能力。政府在鄉村物流建設中具備權力和資源整合的能力。作為行使公共權力的機構,政府可以調動各方資源,包括土地、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等[1],通過統籌規劃和協調,推動鄉村物流建設的順利進行。此外,政府的整合能力可以提高物流運作的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為鄉村物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1.2有效的政策引導和規范作用。政府在鄉村物流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引導和規范角色。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如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交通政策等,政府可以為鄉村物流的發展提供指導性和引導性作用[2]。政府的政策引導可以促進物流業態的合理布局,規范市場秩序,推動鄉村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
1.3良好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政府在鄉村物流建設中具備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優勢。政府可以提供安全保障、法律法規執行、行政審批等服務,為鄉村物流的順利運行和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可以維護市場秩序,保障物流環境的安全與穩定,促進鄉村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2.1基礎設施構建不完善。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道路狹窄、橋梁不足、倉儲設施不完備等問題限制了鄉村物流的發展[3]。運輸車輛難以進入鄉村,貨物流通受阻,物流效率低下,給鄉村產業鏈的發展帶來挑戰。
2.2缺乏物流專業人才。鄉村地區缺乏物流領域的專業人才,包括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運輸技術等方面的人才。人才缺乏限制了鄉村物流業的創新和提升,導致物流服務水平和質量難以得到提升。
2.3資金短缺和融資難題。鄉村物流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鄉村地區常常面臨資金短缺和融資難題。企業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限制了物流設施的建設和更新,制約了鄉村物流業的發展。
2.4信息化水平不高。鄉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缺乏物流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平臺等支持。物流信息流通不暢,導致物流信息的追蹤和管理困難,影響物流效率和可追溯性。缺乏信息化支持還阻礙了鄉村物流業務與其他行業的對接和整合。
3.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政府應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包括修建寬敞的道路、建設現代化的倉儲設施和物流中心,改善交通運輸條件,提高物流效率和質量。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如財政資金、銀行貸款、專項基金、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同時,政府可以引導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公私合作的方式融資,減輕政府財政壓力。
3.2推動人才培養和引進。政府應加強與高校、培訓機構的合作,培養和引進鄉村物流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開展培訓項目、設立獎勵機制,吸引人才投身鄉村物流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素質和能力。政府可以建立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通過評優評先、獎勵措施等方式,激勵鄉村物流領域的人才積極投身于鄉村物流建設和發展。
3.3提供財政支持和優惠政策。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財政支持、設立專項基金、給予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和支持鄉村物流企業的發展。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解決鄉村物流建設中的資金問題。政府可以對鄉村物流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和獎勵,補貼和獎勵可以涵蓋設備采購、場地租金、人員培訓、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支持。
3.4加強信息化建設。政府應推動鄉村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物流信息平臺,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渠道。通過政府引導和支持,推廣電子商務、物流信息系統等應用,提高物流信息的流通和管理水平。政府可以推動電子商務在鄉村物流中的應用,鼓勵物流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提供配送服務,此外,政府應推動鄉村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物流信息平臺,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流的渠道。
引用出處
[1]黃穎秋.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智慧農業導刊,2023,3(9):90-93.
[2]付永軍,徐貴宏.“電商興農”背景下農村物流賦能鄉村振興的動態效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3(10):112-115.
[3]林銳清.我國農產品物流鏈發展現狀與問題[J].甘肅農業,2023(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