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雪
花燈是中國古代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它的發展與元宵節觀燈、賞燈有著直接關系。
淄博花燈飲譽古今,有著近三千年的歷史底蘊,流傳于淄博地區。2014 年,元宵節(淄博花燈會)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形成了“南有自貢恐龍燈,北有哈市冰雪燈,東有淄博鬧花燈”的說法,淄博花燈成為全國“三大花燈”之一。
元宵節又叫“燈節”,始于漢代,盛于唐宋,傳于明清。漢代司馬遷建議漢武帝修改立法,在創建《太初歷》時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此后,各地都興“鬧元宵”“賞花燈”,伴隨著社火、歌舞以慶升平。到了宋代,花燈發展到了新的高峰,樣式變化萬千。明清兩代,花燈越造越奇,各種扎制行當極其興旺,“秋色賽會”盛行,燈彩遠銷海外。1949 年以后,花燈藝術得到更大的發展,“淄博花燈”“自貢花燈”“江淮花燈”交相爭艷,使華夏古老的花燈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淄博玉黛湖花燈會
淄博是中國傳統花燈的故鄉之一,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汲取了南北兩派之長,又有著自己的創新和特色。其憑借鮮明的藝術風格、精湛的藝術造型、廣泛的古今內容,以及濃郁的生活氣息,深受人們的喜愛。
博山八陡花燈會
淄博花燈興盛于清初,主要有博山花燈和周村花燈兩大系列,隨著博山陶瓷琉璃業和周村絲綢業的興起而大盛。
博山花燈的材料以琉璃為主,木制框架,琉璃鑲嵌。因為有陶瓷、琉璃的繪畫基礎,所以花燈添彩形式繁多,繪燈內容豐富,加以琉璃珠的裝飾使其造型華貴、高雅,乃全國一絕。
博山花燈十分注重宣傳“孝文化”,最具特色的為“孝婦河的傳說”大型故事燈組,由“顏文姜受虐”“太白金星賜鞭”“救助公婆成神”和“孝水歡歌”四組座燈組成,生動地展現了顏文姜的傳說。
周村古商城花燈展
周村花燈的材料以絲綢為主,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宮燈、轉燈以絲綢代替燈紙裱糊;各種形象的動物花燈多采用彩繪、剪紙、書法等藝術手段加以裝飾;展燈以當地民俗故事、成語故事為主,也佐以山水、花鳥等。周村花燈靈巧秀氣,繪畫細膩逼真,體現了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走馬燈”是周村花燈里的一大特色。它的外形多為宮燈狀,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并帶動其上粘貼的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像投射在燈屏上,圖像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案,當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在你追我趕一樣,故而得名。
周村走馬燈
周村的盒子燈是從華北地區流傳過來的,燈中套燈,最多可達十幾層,每層內容為中國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
放盒子燈時,選高處將燈高高掛起,然后點燃導火線,隨著導火線燃燒,一套套五顏六色的燈便依次墜下,牛郎織女、麻姑獻壽、嫦娥奔月、十八相送、吉祥如意、連年有余的彩繪,一邊燃燒,一邊往下降,非常有趣。盒子燈代表了民間花燈藝人的最高水平,故被稱為“花燈之王”。
一盞盞淄博花燈,講述的是故事,照亮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傳承。對于大多數淄博人來說,花燈不只是傳統文化,更承載著對家鄉的記憶和情感。保護和傳承這一項傳統技藝,也是為了守護這座城市的文化靈魂。
淄博花燈
淄博花燈以“聲、光、動、奇、秀、巧”著稱。“它汲取南北兩派之長并有著自己的創新,注重動感和故事性,題材涉獵古今又突出地域文化。”在淄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張雅娜看來,淄博花燈既要進行工藝和形式創新,更要堅守文化內涵。像博山花燈,材料以當地琉璃為主,添彩樣式豐富,同時又十分注重宣傳“孝文化”。周村花燈,以當地絲綢代替燈紙裱糊,采用彩繪、剪紙、書法等藝術手段加以裝飾,內容以當地民俗故事、成語故事為主,佐以山水、花鳥等,靈巧秀氣。其代表類型“走馬燈”更富創新性,燃燈后物換景移、人馬追逐的效果為花燈藝術增添不少神韻。
改革開放后,淄博花燈煥發別樣光彩。有著百年工業發展史的淄博,制造企業云集,產業工人集聚,花燈技藝和現代制造業在此時碰撞出璀璨的光亮,聲、光、電等多種現代要素逐步融入花燈技藝。張店區文化館館長鄒雪萍感慨道:“像花燈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不斷融入現代文明,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
2023 年的玉黛湖花燈藝術節風格主題和以往不同,增加了燈組的主題性設計——穿越千年 點亮盛世,設計從天、地、人出發,分別對應齊國盛世、聊齋志異、封神榜三部分,從這些被大家所熟知的齊文化和經典中提煉出值得演繹的內容進行再創作,形成了今年的主題燈組。人們用花燈塑造了一種立體的時空隧道,感受淄博千年文化的魅力,穿梭在它的璀璨文明中。
另外,今年燈會還增加了主題設計下的沉浸式演繹。在不同燈組的主題下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的演繹,并沉浸式地和燈組融為一體,讓游客漫步其中,滿目燈火旖旎,像是闖進了國漫場景。
1.《齊國盛世》燈組板塊
泱泱齊風,便是華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縮影,厚積薄發,才有了今天齊國故都淄博的崛起。用不同的燈組來體現齊國盛世和人間盛世的繁華,特別是從街區進入之后有店鋪的融入,如沉浸式服裝體驗館,讓游客一進園就可以感受到人間的繁華。
天燈自古便是人們對美好明天的祈愿之物,在璀璨燈火之中,與錦鯉魚燈共舞,讓大家感受了一把被好運包圍的感覺,喜慶又熱鬧。
2.《聊齋志異》燈組板塊
本場燈組打造的亮點以玉黛狐、最高燈組貓妖及蒲松齡《聊齋志異·蟄龍》為主,燈組有故事的帶入感,穿插了凸顯氛圍的演繹,映照出妖界的神秘感。
3.《封神榜》燈組板塊
神話史詩點亮三千年瑰麗想象。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不完美又何妨,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今年花燈藝術節首次采用大型花燈和沉浸式演出相融合的模式,分別為齊國盛世、聊齋志異、封神榜部分配以不同的演繹形式表現,有話劇、舞蹈、雜技、NPC cosplay 等。
這類沉浸式演出是在淄博,也是在山東首次亮相,并且在全國景區冬季產品中也是為數不多的,各種年輕時尚的形式全部融入其中,音樂燈光相互輝映,是絕對不容錯過的視覺盛宴!
此次花燈藝術節將一直持續至3 月11 日,共計81 天。希望春節期間,不同人群能夠錯峰出行,讓更多外地朋友和本地朋友都能充分感受節慶氛圍和今年燈會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