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露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美術學科是培養學生審美水平與美術水平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學美術教學具有較多的教學方式,而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巧妙地滲透生活素材,可開展生活化的美術教學,將美術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核心素養,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美術知識技能。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生活素材;應用
當前的小學美術教育,較為注重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開展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教師通過合理地應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讓學生能夠基于生活的視角去看待美術學習,使其融入到生活中,依據自身的生活認知與生活實踐經驗,不斷地進行美術創新,發揮自身豐富的想象力,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與學習能力。
一、體驗學習生活當中的美術知識,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
由于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聯系,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不能僅僅是圍繞美術教材內容進行理論式學習,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生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充分發掘生活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美術元素,并將其有效地滲透到美術教學中,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學生在體驗生活的基礎上,才能通過體驗式的美術學習更加深切地感受生活之美。通過開展體驗式的美術學習,可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技能。
例如,當學習《風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充分應用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這一教育理念,將美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開展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教師可應用豐富的生活素材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親近大自然,學生只有融入到生活化的學習情境當中,才能更好地進行體驗式的美術學習。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下述教學環節開展美術教學。第一,教師可安排學生完成課外學習活動,由學生家長帶著孩子到當地的文化用品批發市場,參觀欣賞各種造型的風箏,并引導孩子重點鑒賞風箏的造型、風箏的美術色彩搭配、對比傳統竹制風箏與現代塑料制品風箏在制作工藝、制作水平方面具有什么樣的差異性?通過實地參觀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將課堂學習內容與課外學習活動相互結合,讓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學習。第二,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體驗式的學習。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按照傳統的風箏制作工藝親自動手制作風箏,用竹片與竹條編制成風箏的骨架,并用細麻繩板扎固定好風箏的骨架。并用棉紙彩繪出不同的動物圖案,將彩繪好的棉紙用漿糊粘牢在風箏的骨架上,并將風箏線綁在風箏上。在學生制作風箏的過程當中,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應用自身創新思維,創作出各種各樣的風箏。教師再組織學生們到學校操場上放飛風箏。當有風之時,風箏就會隨風飄飛到天空上。學生們看著自己的風箏飄飛在天空中,就會非常有成就感。而這樣的成就感也是促使學生深入學習的一種動力。當學生們置身于生活場景當中進行體驗式學習,能夠從美術構思、美術色彩搭配、動手實踐活動等方面,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這樣的多元化學習方式,可有效地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以宏觀的視野看待美術學習。通過應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方式,可將美術學習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構建起生活化的美術學習場景。
二、通過生活化的實踐學習,不斷拓展美術教學領域
在小學教育階段開展美術教學,多為教師安排學生進行理論式的美術學習。這樣的美術教學方式,完全由教師主導教學,學生只能較為被動地進行學習,學習的效果并不明顯。而通過將生活素材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通過生活化的實踐學習方式,讓學生融入到生活化的美術學習情境當中進行實踐學習,拓展學生美術學習視域,使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
例如,在教《小泥人》一課時,教師可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開展美術教學。首先,教師可教授給學生制作“小泥人”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團、搓、壓、切等彩泥制作方法,制作出各種“小泥人”。其次,教師可指導學生們進行生活化的美術創作學習,教師可安排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完成“小熊的一家”作為命題的美術創作活動,創作出“小熊的一家”在客廳的生活情境。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生們會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先創作出家居場景,并按照家居的場景布置,再制作“小熊的一家”的各個家庭成員。如,學生們會制作出長沙發、鋼琴、電視機、書桌、茶幾等不同的家具與家庭物品,使之形成相應的家居場景。再按照這樣的家居場景制作出各個小熊的家庭成員,學生們可捏制出在沙發上坐著看報紙的“熊爸爸”。在鋼琴前,“熊媽媽”在教“熊妹妹”彈鋼琴,“熊弟弟”在看電視。學生們在進行美術學習時,之所以能夠較好地應用美術知識展現生活場景,是因為學生能夠將自己在生活當中的實踐經驗,應用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合理地利用各種生活素材,通過生活化的實踐學習方式,能夠不斷拓展美術教學領域,使學生能夠通過美術學習的方式,想象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并按照生活情境制作出各種形態的小泥人。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讓其學會將美術知識與自己的生活認知、生活體驗進行緊密聯系。
讓學生通過生活化的美術學習,更好地理解美術理論知識,可逐漸深入地認知美術知識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美術知識,有效地突破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增強美術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三、創設生活化美術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認知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相對薄弱,而通過合理地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較好地展現生活素材,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當中,真正地做到沉浸式學習,并可從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去理解美術知識當中所體現出的美學價值,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全新的認知。
例如,在教《變臉》一課時,由于變臉這一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聯系,換言之“變臉”作為一種表演藝術,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如果教師以理論式的教學方式教授給學生美術知識,學生必然會感到難以理解與掌握相關的美術知識。因此,教師可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首先,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構建多媒體美術教學情境。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視頻直觀化地展現“變臉”這一川劇藝術。由于這一戲劇藝術是在生活當中表演的藝術形式,因此,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聚精會神地進行學習。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可對于“變臉”這一戲劇藝術形式具有一個感性認識。其次,由于“變臉”是一種較難學習掌握的戲劇藝術形式,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美術“變臉”,教師可提供給學生在幾層折疊繪畫,制作出形態各異的“變臉”臉譜模式。學生們在變臉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展現所學的美術知識。這樣充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可充分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積極性,使其可融入到生活情境當中進行學習體驗,這樣生活化的美術學習方式,可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學習,更好地學習掌握美術知識。
四、通過表演式的美術學習,培養展現生活的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美術知識源自于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一種體現。而美術生活化的體現,從小學生的認知而言,則是一種美術與生活的結合。學生應較好地進入到生活情境當中進行學習體驗,教師應安排學生通過教學劇表演的方式進行學習體驗,使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美術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展現生活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動物面具》的知識內容時,這一知識點涵蓋了繪畫、配色、鑒賞、手工制作等美術知識技能。同時,這也是一種生活化的美術表現形式,在學習本課的知識內容時,教師應構建起綜合性教學理念,即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應教授學生學習多種美術知識與技能,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首先,在認知了解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更好地去認識生活當中的各種動物。學生們在視頻觀看中了解了動物園當中動物的面部特征,動物身體的色彩特點、動物行走與奔跑的體態特征。其次,在實踐學習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繪畫各種動物面具,學生們通過繪畫的方式,以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色彩的搭配,學生在配色的過程中,能夠進行自由配色,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體驗。學生可制作出各種動物面具。在學生進行配色與繪畫時,一些學生會依據自己所觀察的動物色彩的主色調,大膽地進行色彩搭配。這樣的色彩搭配,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創造性的美術學習。教師在看到學生這樣的學習表現時,應給予其支持與鼓勵,并肯定學生這樣的發揮豐富想象力、創造性的學習,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在創新思維的引領下更好地進行學習實踐。再次,在表演學習階段,學生可佩帶好自己所制作的動物面具,并模仿自己所佩帶動物面具的動物的形態,在這一表演過程當中,學生們可充分展現出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生活特點。教師可讓觀看表演的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并提出自己在觀看后的學習見解,學生們會立足于自己的美術學習,圍繞生活認知、生活實踐經驗,逐漸深入地進行學習講解。在討論學習的過程當中,從不同的視角、不同層面講述自己的學習見解,在討論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們會從繪畫技法、色彩搭配、制作工藝等方面展開深入全面的討論學習,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習,讓學生們以發散性思維看待美術學習,從而真正地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習。
五、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新課改發展背景下,通過對生活素材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美術教師可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美術教學與現實生活進行相互融合,讓學生能夠進行體驗式學習,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林煜.信息技術2.0背景下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試題與研究,2023(17):105-107.
[2]王雯霞.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5):131-133.
[3]朱云逸.生活素材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3(6):179-181.
[4]李志紅.“雙減”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的多元化教學[J].名師在線,2023(1):88-90.
[5]巢果.合理利用視頻資源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J].智力,2022(6):19-21.
[6]繆宇慧.探生活之“美”,尋繪畫之“術”[J].學苑教育,2021(8):65-66.
[7]李超.聯系生活素材,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A].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時代教育學術成果匯編(3)[C].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