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娜
關鍵詞:陶行知“小先生制”;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普及教育實踐過程中依據“即知即傳人”的原則,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提倡并且推廣實施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也是一種重要的思想理念。
要想將“小先生制”在幼小銜接中運用好,教師要先改變自己的兒童觀、教育觀,充分體現幼兒是幼小銜接的主體。
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過高,在大班幼兒畢業之際,家長們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焦慮的情緒讓家長要求老師在幼兒園教授拼音、計算等小學內容。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園充分發揮小先生的力量,讓小孩“教”大人,家長通過與幼兒零距離溝通,相信幼兒自己是有能力做好幼小銜接的。
我園充分發現有不同優勢的“小先生”,利用“小孩教小孩”“既學且教”的方式,“人人都是小先生”,幫助幼兒在幼兒園3年的生活和學習中做好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
1.從戶外混齡游戲入手:在戶外混齡游戲中,小、中、大班幼兒根據自身興趣和游戲計劃選擇游戲區域,在同一時間、同一場域,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對游戲環境和材料的認知是不同的,他們會創造出不同的游戲玩法。在這個過程中,大帶小、小教大的交往模式形成了,小班中班幼兒從中增強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與規則意識,大班幼兒則從中獲得了歸納總結、交流表達的學習經驗。
2.從區域活動入手:以我園“布藝工坊”為例:幼兒在此可進行扎染、印染、花草創意染、刺繡等游戲,在這些游戲中,教師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激發有這方面生活經驗的幼兒當“小先生”,讓幼兒與幼兒之間自己教、自己學、自己做,他們從中發現問題并主動自己解決問題,布藝工坊的作品也因此充滿了童趣與創造性。
3.從與小學生互動交流入手: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孩子們的兄弟姐妹也隨之增多,我園鼓勵幼兒就“進入小學需要做哪些準備”對哥哥姐姐進行采訪,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切實解決他們將要遇到的幼小銜接實際問題。
“小先生制”融合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生活怎么過就應怎么學。遷移到幼小銜接中,針對目前農村幼兒園存在的“單一準備”現象,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幼小銜接必須立足于幼兒生活,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動性,通過給予幼兒發現、討論、試錯的空間和時間促進幼小科學銜接。
小小先生,大大能量,在陶行知“小先生制”的引領下,農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將會更加科學有效,未來可繼續深入學習“小先生制”,創設面向農村幼兒群體和個體差異的幼小雙向銜接課程,讓銜接有深度、有廣度、有溫度。
參考文獻:
[1]周文穎.多方合力讓幼小銜接無縫對接[J].甘肅教育,2022(07).
[2]陳煒琦,羅華榮.論陶行知“小先生制”對小學德育的啟示[J].教育參考,2019(05).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婁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