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秋陽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來實現自身價值。然而,在創業過程中,會面臨著多種挑戰和困難,這就要求大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因此,深入探討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建構策略對于提高其創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創業意愿。大學生創業意愿包括了大學生個體和群體對從事創業活動的主觀意愿和動機,是激發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的重要前提。有了創業的意愿,才能把他們的聰明才智激發出來,使他們發現和抓住商機,從而獲得成功。激發大學生創業潛能、建立創業教育體系,以及政府、學校、社會等多方合作創造實踐平臺,是激發大學生創業意愿,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關鍵。
大學生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指學生個體以及群體在創業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各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市場洞察力、風險控制能力等。創業能力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成敗的主要因素。
為了弄清影響大學生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主要因素,筆者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了訪談和調查,了解到這些影響因素來自家庭、學生和社會三個方面。
家庭環境因素的影響。家庭是個人成長的第一課堂,它對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家庭教育方式、家庭背景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同時,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背景也會對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其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
學校環境因素的影響。學校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其創業能力的重要平臺。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質量、實踐活動以及校園文化等方面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一些學校沒有根據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動態來調整課程設置,沒有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大學生創業相關課程和實踐也沒有列入學校的教學序列和測評,尤其是實踐性課程很少,也沒有有效方式檢驗教學效果,大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的實用知識和技能不多。盡管很多職業院校都在積極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如創新創業大賽、社會實踐等,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這些舉措對于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形成和創業能力提升的幫助有限。
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社會環境對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形成和創業能力的提升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輿論等因素為大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投資機構等也會對大學生的創業活動產生影響。例如,一些企業或投資機構可能會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或投資機會,幫助他們積累實踐經驗和獲得資金支持;而一些社會組織可能會通過開展培訓、講座等活動來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因此,社會各方應該共同努力,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促進其創新創業活動的蓬勃發展。
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涉及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涵蓋多個層面的復雜系統工程。下面從催生和釋放大學生的創業潛質、形成群體性的積極創業意愿、開展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構建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等四個方面,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建構策略進行探討。
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潛質。客觀評價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是激發大學生創業潛質、提升創業能力的關鍵前提。這包括準確把握個人性格的優缺點、明確自身專業技能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合理評估自身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敏感度和風險規避能力。首先,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創新是創業的核心,只有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高校可以通過開設創新課程、組織創新實踐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最后,在大學生個體層面,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個人價值和生活品質的提升,讓大學生逐漸形成創業的內在驅動力。

圖據網絡。
培養積極的創業意愿。創業意愿的形成并非偶然,受到家庭環境、榜樣力量和整體社會環境的共同影響。要深入了解大學生的創業意愿。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對創業抱有濃厚興趣,但缺乏實際經驗和技能。因此,學校和社會應該提供更多的創業培訓和指導,幫助大學生提高創業能力。當大學生開始形成創業思想并付諸實踐時,這種意愿便成為激發其創業潛能的持續動力。大學生在理論層面上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應用技巧,這為其在創業活動中發揮專業優勢提供了可能。學校要建立專門的機構來發現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充分利用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幫助他們捕捉市場機遇,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幫助他們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路徑。
強化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教育作為一門科學,具有其獨特的規律和要求。高校在推進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建立健全的培訓體系和完善的教育內容。大學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應以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核心目標。具體而言,包括創業課程體系、技能實訓體系、咨詢指導體系和服務教育體系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不斷完善教育方法和手段,確保創業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在創業實踐實施過程中,大學生將進入實戰狀態,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僅包括市場調研、產品設計、營銷策略等方面,還包括團隊管理、融資籌資等實際操作。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大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創業的全過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創業能力。
構建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是一個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創新項目。通過政府、學校和社會的三方合作來構建,可大可小,重在實戰。平臺旨在讓大學生在實際創業活動中了解創業的全過程,了解一系列運營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各種專業問題的能力。該平臺的構建與實施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尤其是鍛煉學生團隊的協作能力。很多大學生創業失敗,就是因為只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戰斗,缺乏團隊之間的協作。高校可以通過組織團隊建設活動、開設團隊合作課程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創業的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學校提供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社會提供實踐機會和資源整合。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創業教育。
當前,大學生創業能力總體上仍處于較低水平,面臨著諸多挑戰。然而,通過大學生自身潛質的發揮、教育體系的有效運作以及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通力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隨著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創業實踐中來,創業成果也越來越多,并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學校要重視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心理素質。同時,學校和社會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創業培訓和指導,為大學生創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