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鑫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如何促進高職院校學生高質量就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高職院??梢陨钊胩骄繉W生的就業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就業市場的需求。如果某個行業或領域的需求量大,那么該行業就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給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相反,如果某個行業需求不旺,就業機會就會相對較少。高職院校學生需要關注就業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就業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和目標。
學生自身素質和學校教育。學生的自身素質對其就業成功與否有很大的影響。用人單位會綜合考慮求職者的技能、經驗和素質等多個因素,人際交往能力、領導力、團隊協作精神等也是用人單位關注的重點。學校教育應該強調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以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并提供充分的就業指導和支持,幫助學生制定職業規劃、提高求職技巧和獲得實習經驗等。
實習經驗。學生能夠將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并且獲得與專業相關的實踐經驗,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具備相關實習經驗的學生在求職時更具競爭力,也更容易被用人單位錄用。
盡管高職院校培養了大量的技術和應用型人才,但部分高職院校的就業質量不高,學生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面臨著職業發展空間有限等問題。同時就業市場的需求不斷變化,但一些高職院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未能及時調整,導致一些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行業需求不完全匹配。
此外,一些高職院校缺乏與企業的緊密合作,導致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與企業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弱。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服務不夠完善,沒有精準精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規劃和求職技巧培養。
加強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教育。為了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樹立遠大抱負。讓學生在入學時明確自己的理想抱負,堅定崇高信念,堅持理想信念與職業發展相結合,培養社會責任感,主動承擔起國家發展重任,并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第二,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完善的就業信息平臺,及時更新各行業、各地區的就業市場動態,提供就業崗位信息、薪資水平、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的數據。學生通過了解這些信息,能夠更充分地掌握當前就業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第三,開設一些與職業規劃相關的課程,提供相關職業的規劃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業觀,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規劃職業道路。第四,高職院??梢越iT的就業指導中心或職業發展中心,配備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服務。指導老師可以與學生一對一進行溝通,了解其就業需求和困惑,并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學生解決就業中遇到的問題。還要創新就業指導工作方法。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老師應著力改變形式單調、內容枯燥的授課形式,采取專題講座、小組討論、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體驗式”方法增強其實效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第五,加強實踐教育,高職院??梢酝ㄟ^開設實踐課程、組織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給學生。通過實踐教育,學生能夠體驗職場,了解不同行業的工作內容和要求,增加就業競爭力。
與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首先,學校可以建立一個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和企業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機會。這個平臺可以包括學校官方網站上的校企合作專區,或者是一個獨立的線上平臺,供學生和企業發布信息、尋找合作機會。還可以定期組織招聘活動,邀請企業進入校園進行招聘,讓學生和企業面對面溝通,更好地了解企業的情況、招聘崗位、用人要求。其次,學??梢耘c企業合作,開展實習項目,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通過實習,學生可以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增強就業競爭力。企業也可以通過實習項目挖掘潛在的人才。高職院校還可以經常邀請企業專家來校園舉辦行業講座和培訓,為學生講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學校與企業共同開展就業培訓、招聘活動和實習項目等。通過與企業合作,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需求,獲取實際工作經驗,更好地做出職業選擇,并順利實現就業目標。最后,高職院校可以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機會。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并與企業員工進行互動交流。學??梢耘c企業共同制定一套雙向評價體系,對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評估,同時也給學生提供對企業的評價機會。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良好互動,有利于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梢詾閷W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驗,對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就業將起到推動作用。

圖據網絡。
做好就業政策宣講。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就業政策宣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可以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鍛煉自己,將服務社會的理想落實到就業實際中。在宣傳就業情況和就業政策時,要加強對高職學生就業觀的培養,使高職院校學生準確地找到適合自身職業規劃的工作。拓寬信息傳播渠道,將電視、校園網、校園廣播、校園報紙雜志、微信、微博等各種傳播媒介與高職院校就業政策宣傳教育相結合,為學生及時提供信息。
拓寬就業渠道。高職院校可以與當地人才市場開展緊密合作,利用人才交流會、企業招聘會、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等途徑向企業宣傳學校和畢業生,也使畢業生更加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加強與企事業單位合作,舉辦校園招聘會,搭建就業平臺。建立就業信息網,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積極開展網上人才信息發布、網上求職招聘、網上交流等多種形式的人才信息服務。挖掘校友資源,開拓新的就業渠道。一方面,通過健全和完善畢業生追蹤調查渠道,及時反饋人才培養信息,為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也為學校調整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提供依據。另一方面,校友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能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校友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和機會。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創業,提供創業資金、減免稅收、簡化創業注冊手續等,以創業帶動就業。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面臨一些挑戰,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多方位、多途徑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企業合作等,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使學生就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