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是保障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和設施安全的重要環節。本文以深入分析和討論為基礎,探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關鍵理論、框架和方法。分析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因素,包括自然環境、人為因素和技術挑戰,并強調對這些因素的有效應對措施。重點探討安全控制的實踐方法,包括安全培訓與教育、技術裝備應用以及施工過程監控與風險應對的策略。最后,對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的應用,包括人工智能、無人機、傳感器等的作用,為工程安全控制提供更多可能性,旨在進一步推動工程施工安全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
DOI:10.12433/zgkjtz.20240339
水利水電工程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和風險。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是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和人員安全的關鍵。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概述
(一)施工安全控制的概念與原則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安全控制是確保工程建設過程中人員和設施安全的關鍵環節。施工安全控制涉及多個方面,包括風險評估、預防措施、安全管理體系等。施工安全控制是指通過識別、評估和管理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安全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和管理手段,以確保人員和設施的安全。其核心原則在于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調系統性和持續性。
1.風險識別與評估。通過識別和評估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確定潛在的危險因素,為制定針對性的安全控制措施提供依據。
2.預防為主。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
3.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包括安全責任體系、安全標準體系、安全培訓體系等,實現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的全員參與。
4.持續改進。安全控制需要不斷評估和優化,及時根據施工情況調整和改進,以保障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5.綜合施策。綜合運用技術手段、管理手段和人員培訓,針對不同的施工環境和階段,制定綜合性的安全控制策略。
(二)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與預防
安全風險評估是確定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并對風險的嚴重程度和概率進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這種評估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施工設備、人員素質等。通過全面的風險評估,可以識別出潛在的危險源,為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在工程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合理布局工程區域、通道和緊急疏散路線,減少安全隱患。為工程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訓,增強其安全意識,使其正確應對各種緊急情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嚴格執行安全規定。
(三)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施工安全管理體系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從安全責任到安全流程的各個方面,旨在確保人員和設施安全。在建設安全管理體系時,必須充分考慮工程的特點和風險,從而確保系統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如下:
1.全員參與。施工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將安全責任貫穿于各級人員,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每個人都應對施工安全負有責任,形成全員參與的安全文化。
2.風險管理導向。體系應基于風險評估結果建立,將風險管理貫穿于各個環節,從源頭上減少事故的可能性。
3.科學合理。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用的安全規程、操作規范和應急預案,確保管理措施科學合理、易于實施。
4.持續改進。施工安全管理體系需要不斷監督、檢查和改進,隨著工程進展和風險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保障體系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因素分析
(一)自然環境因素對施工安全的影響
氣候和天氣是自然環境因素中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之一。惡劣的天氣,如暴雨、強風、雷電等,增加施工現場的風險。例如,暴雨導致施工現場積水,增加坍塌和滑坡的風險;強風影響起重機械的穩定性,增加起重事故的發生可能性。因此,施工單位應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采取防范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另外,地質條件也是自然環境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地質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施工的安全性。例如,地質構造不穩定、土壤承載力低等地質問題,導致坡面滑坡、地基沉降等安全隱患。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和評估,制定施工方案,并采取合適的加固措施。
(二)人為因素在施工安全中的作用
人為因素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行為習慣直接影響著安全風險。如果施工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對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會忽視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增加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和教育,增強其安全意識和技能,是防范人為因素引發的安全事故的關鍵。
施工人員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質量也會影響施工的安全性。如果操作不當、技術水平低,會引發事故和質量問題。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合理安排施工人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量,確保其具備必要的技術能力和經驗,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工作質量和施工安全水平。只有重視人為因素的作用,并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才能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三)技術因素對施工安全的挑戰
隨著水利水電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復雜度的增加,新的技術和設備被引入施工過程中,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例如,施工人員對新型的施工機械和設備可能存在操作難度大、安全性能不足等問題,如果施工單位沒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經驗,會增加事故發生的概率。因此,施工單位需要加強對新技術和設備的研究和了解,制定操作規程和安全措施,確保其安全可靠地運行。
另外,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藝也對施工安全提出要求。一些新型材料和工藝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材料性能不穩定、工藝操作要求高等。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材料選擇和工藝操作,會導致安全問題。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對材料和工藝進行充分的試驗和評估,同時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提高其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
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實踐與方法
(一)安全培訓與教育措施
安全培訓與教育是施工安全控制的重要環節。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培訓,包括安全意識的培養、安全操作規程的學習和技能訓練等。通過培訓提高施工人員對施工安全的認識和理解,使其明白安全是生產第一要務,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此外,施工單位還應定期組織安全教育活動,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知識普及,增強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
(二) 安全技術與裝備應用
安全技術與裝備的應用是施工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特點和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合適的安全技術和裝備。例如,在高空作業中,使用安全網、安全帶等安全設備,確保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根據需要配備專業的安全監測設備,如監控攝像頭、氣體檢測儀等,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通過應用安全技術和裝備,提高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減少事故的發生。
(三) 施工過程監控與風險應對
施工過程監控與風險應對是安全控制的重要環節。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監控體系,對施工過程實時監測和控制。通過監控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和工作流程,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同時,制定詳細的風險應對方案,評估可能出現的風險。合理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降低施工事故的發生概率,提高施工安全水平。
四、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的應用
(一)人工智能在施工安全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中得到應用。這些新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還在很大程度上改進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1.實時監測與數據分析。傳感器、監測設備和數據采集技術的應用,使施工現場的實時監測成為可能。通過實時收集并分析數據,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如結構變形、設備故障等,從而預防事故的發生。
2.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可以為工程人員提供更直觀、真實的施工環境展示。通過虛擬仿真,工程人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演練和培訓,提前感受潛在危險,增強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3.人工智能(AI)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在施工安全控制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分析歷史安全數據,人工智能預測可能的風險,及時發現潛在的事故隱患。人工智能應用于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對施工現場圖像的自動分析,用于檢測工人是否佩戴個人防護裝備、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等,及時發現安全違規行為。基于實時監測數據,人工智能可以自動識別風險信號,并發出預警,提醒相關人員采取行動。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輔助其在緊急情況下作出正確的決策。人工智能在施工安全中的應用,將提供更精確、高效的手段,同時需要注意新技術引入的挑戰,如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可靠性等問題,以確保技術的可持續和安全應用。
(二)無人機、傳感器等新技術的安全應用
無人機、傳感器等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首先,無人機可以用于巡檢施工現場,實時獲取高清影像和數據,有助于施工單位了解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通過無人機的監測,及時發現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如道路裂縫、土方坍塌等,從而采取措施處理。此外,無人機還可以用于搬運物資和設備,減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員的風險。通過應用無人機技術,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測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其次,傳感器技術在施工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傳感器用于監測施工現場的各種參數和指標,如溫度、濕度、壓力等,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通過傳感器的監測,施工單位實時了解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態,預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此外,傳感器還可以用于監測施工設備的運行狀態,如振動、溫度等,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并進行維修和保養,減少設備故障對施工安全造成的影響。通過應用傳感器技術,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測能力和預警能力,降低安全風險。
(三)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在安全培訓中的作用
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施工人員在模擬的環境中實踐操作,模擬真實的施工場景,提供互動式的培訓體驗。施工人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虛擬操作,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規程,提高其對施工安全的認知和理解。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模擬危險情況和突發事件,有助于施工人員了解應對危險情況的應急措施,提高其應對能力。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信息與真實場景結合,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有助于施工人員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安全知識。通過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效果,保障施工的安全開展。
五、結論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通過合理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施工事故的發生,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其中,無人機和傳感器的應用能夠提供實時監測和預警,幫助施工單位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能夠提供沉浸式的培訓體驗,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為施工安全提供更加科學和可靠的手段。然而,安全控制不僅依靠技術手段,更需要全體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施工單位應加強安全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同時,施工人員要自覺遵守安全規程,嚴格執行安全操作流程。只有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胡水波.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探究[J].科技資訊,2022,20(19):121-124.
[2]徐川江.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安全控制[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萬知科學發展論壇論文集(智慧工程三)[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804-813.
[3]田紅紅,楊惠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控制要點[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11):11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