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云盤小學教育集團 黃 蕾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小學數學課堂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往往呈現出知識點的堆砌和題目的機械式練習,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實際感和深入思考,課堂因此也顯得枯燥乏味。同時,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思維往往停留在接受和記憶知識的層面,缺少對數學本質的理解與感悟。然而,在快樂中學習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還可以使課堂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且在快樂的氛圍里學生總是能夠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刺激學生的學習潛能。因此,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將小學數學的整個教學流程變得富有樂趣,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激情,讓此方面的教學策略研究具有特別的意義。
趣味性的數學問題主要可以應用在三個環節,分別是上課前、上課時和上課后。上課前提出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起到課前預熱的作用;上課時通過有趣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其減輕理解障礙或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上課后布置有趣的數學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當日所學。在解決趣味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到成就感和快樂,緩解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生疏感。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八課《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時,教師在上課的前期階段可以提出一道趣味數學計算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灰太狼一共抓了九只羊,逃跑了兩只,那么現在還剩幾只?”上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題目的基礎上進行難度升級和改進,如“灰太狼一共抓走了九只羊,逃跑了五只,又重新抓走了三只,那么現在灰太狼一共還有多少只羊?”這個題目既在10以內的加減法的范圍中,又提前涉及一些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題。上課后,教師通常會布置家庭作業,此時教師為了增加所布置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可以減少紙面作業的分量,增加些許實踐作業,如讓學生計算家中雞蛋數量。
總之,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思維,還能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在上課前、上課時和上課后靈活運用有趣的數學問題,營造更具互動性和生動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享受學習的樂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有趣的問題時,應當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合適的問題,例如,針對一年級的小學生,文中所采用的問題便是出自廣為學生喜愛的動畫片。
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一大問題在于學生無法對知識做到學以致用,也無法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和應用價值,這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處于一種只追求成績無其他要求的狀態。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聯結,可以使學生明白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追求好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將所學真正用到實處,從而達到義務教育的目標。將難懂的數學知識與熟悉的生活場景相聯結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激情。在具體實施上,教師可以選擇情境模擬和戶外實踐兩種方式,在進行加減乘除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商場情境模擬,一部分學生扮演顧客,另一部分學生扮演收銀員,依次進行挑選商品、討價還價和成交找零等流程。商場購物是大多數人熟悉的生活內容,參與這種模擬可以為學生以后的生活和自理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進行有關幾何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課堂延伸到戶外,讓學生從建筑中發現幾何圖形,利用實例分析幾何圖形的特性,例如,三角形的穩固性、平行四邊形的易變性等。總之,將生活情境引入數學課堂,不僅能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現代教學中,雖然教學方式一直在變革,但是其教學原則一直沒有發生變化,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基于上述原則教師應當在備課時想辦法將多種互動方式融入其中,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活力。例如,在進行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課《表內乘法》的教學時,這一章主要講述九九乘法表的知識,也是乘法運算中最基礎的一部分。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解釋乘法的概念,而如今為了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供學生討論,如“你們去超市買3包相同的糖果,每包糖果有9個,請問糖果一共有多少個?”來引出乘法的應用情境。此時學生由于沒有乘法概念,可能會按照加法的形式計算,那么教師便可順勢講述加法和乘法的關系以及為什么乘法有時候比加法計算更快。在講解一段時間乘法之后,為了讓課堂充滿激情,教師可以開展一場乘法口訣的接龍,口訣的提問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逆向的,如4×6和6×4這樣的題既可以考查學生乘法口訣的背誦情況,又以游戲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總之,加強師生互動既要教師善于提問,又要善于以娛樂的方式和學生多交流。學生和教師的互動不僅是課堂上的,也包括課后的,比如找學生多談話,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等。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也都有自身特別的需求。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整個過程中,他們可以向對方取長補短,緩解自己在某一不擅長領域的尷尬,如有些學生富有數形思維但是計算能力差,那么計算能力好但是數形思維差的學生便可以與之互補。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能夠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而這些也是他們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需的。
最重要的是,同齡人之間的合作學習往往會更積極、更外向,使得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將項目式合作當作論述對象,在學習完多邊形的面積之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設計游樂園布局的小組作業,要求學生尋找游樂園中隱藏的幾何圖形,并呈現在設計圖中,起碼要含有五處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示例,并且要求考慮到各種數學概念,如面積、周長和各種圖形的特性等。在完成這個小組項目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擅長作圖的學生制作設計圖;擅于搜索資料的學生去搜索游樂園設備資料;擅長計算、基礎知識牢靠的學生去計算設計圖中圖形的面積和周長等。此外,雖然是以學生自由發揮為前提的小組作業,但是教師也要去了解他們的完成情況,如果發現有的小組內部產生矛盾,那么教師需要及時引導他們多溝通多包容,促進項目的順利完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識的輸出很容易,但是以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輸出卻不容易。傳統教學方式通常為單向的知識流通,由教師自上而下地進行授課,這樣的好處在于能夠精準把握課時,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但是壞處在于教學方式過于老套,學生的興趣會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情緒和表達方式的影響,并且短時間內學到太多知識也不容易消化,很容易變成“填鴨式教育”。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多媒體也逐漸滲透到小學課堂中,讓知識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在豐富小學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課《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囿于紙面描述和簡單的幾何圖形演示,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引入多媒體則能夠很好地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軟件讓課本知識以動畫和視頻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使抽象的平行、旋轉和軸對稱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有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電子游戲中體驗相關概念,如旋轉對稱的拼圖游戲,這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鞏固他們的數學概念并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總之,傳統的教學方式有一定弊端,而利用新時代科技能夠彌補這些弊端,使得數學課堂變得更有趣,更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每個學生的興趣點不同,由于傳統教學的“一刀切”模式,學生往往無法激發自己的學習潛能,導致一些學生一直在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上做無用功,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材料,就可以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如何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實現,分別是課外輔導書、數學游戲物品和第二課堂。
第一,課外輔導書,教師可以在班級圖書角內放置一些知識拓展類的書籍,讓有余力的學生取得更大進步。第二,數學游戲物品,教師可以向校方申請,單獨開辟一個游戲教室,里面是各種數學游戲資源,蘊含小學階段相關的所有知識,如積木、七巧板和數獨等。第三,第二課堂,首先我們要清楚第二課堂的概念,第二課堂是指在正規課程教學以外,學校組織的一系列幫助學生補充學習、發展興趣的教育活動。為了建設數學的第二課堂,學校可以開設數學俱樂部或數學競賽,并且為了防止第二課堂淪為形式主義,校方應當定時考察。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及時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和肯定,對于營造積極、充滿激情的學習氛圍至關重要,這是因為學生在接受肯定性反饋時往往會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從而提高學習動力和興趣。尤其是在數學課堂上,積極的反饋和肯定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更多正能量。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課《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時,當學生完成一道較為復雜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題目時,教師可以給予及時的肯定性反饋,如“非常棒,你做得很好!”積極的肯定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自己的成就,還能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促使他們更加愿意投入到學習中。同時,由于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涉及的知識比較廣闊(四則混合運算、分數概念和分配律),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鼓勵時,不僅要肯定學生的計算結果,更應當分析學生的解題過程。如果有的學生答案錯誤但是過程完美,那么教師也應當給予鼓勵和肯定。總之,采用積極的反饋和肯定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以及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特別是在學習較為抽象和晦澀的數學知識時,積極的反饋和肯定更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和肯定,營造出積極、充滿激情的學習氛圍。
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和表揚,是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通過獎勵和表揚,學生會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就和認可,從而激發更多的學習動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當學生在解題中展現出卓越的能力或者在數學競賽中獲得好成績時,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和鼓勵會促使其他同學也能積極參與,從而推動整個數學學習氛圍的提升,這種積極的競爭氛圍使得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灌輸,而是充滿了激情和活力。如,當某位學生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時,教師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公開表揚,并給予獎勵,如提供一些小禮品、額外的資源等。這不僅能夠激勵當事人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其他學生看到學習的樂趣和收獲。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進行個性化的表揚和獎勵,這樣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綜上所述,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和表揚,以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這種激勵機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營造積極向上、快樂學習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因趣而學,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總之,文中共提出了四大策略讓數學課堂充滿激情,分別是激發興趣、互動教學、多樣化教學和評價激勵,以期為學生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引人入勝的數學學習環境。小學教學課堂充滿激情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努力營造適合學生成長學習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教師也應以鼓勵為主,減少批評教育,讓學生的自信心能夠得到保護,只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學生才能夠面對學習中的困難,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學會,從而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除此之外,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出的一系列教學策略新變化,教師應當定期收集學生的評價來完成反饋,旨在完善與優化教學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