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
關鍵詞:初中語文;單元作業;整體性設計
時下的初中語文作業設計以教材排版賦予的“單元”屬性為基礎,再加上系統教學觀念也認為單元作業設計應該呈現體系化,每個要素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和特定的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內部關聯性,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業體系,從而整體提高作業質量和效果。因此,如何實現單元作業的整體性設計,也就成為了當前初中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根據“教學目標與作業目標一致”的教學理論,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單元作業整體性設計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課本教材,根據對單元主題的整體把握,來明確單元能力的訓練點,并結合單元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學情,來確立單元作業的總體目標。
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可分為三種類別,即閱讀單元、寫作單元和綜合性學習單元。教師在進行單元作業的整體性設計時,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這三種單元內在邏輯關系的統領下,開發出豐富且多樣的單元作業內容。
首先,教師可以立足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通過對大量瑣碎的基礎知識進行排列組合,來設計高質、高效的基礎作業,讓學生通過自主整理和探究對知識點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與記憶;其次,教師可以基于單元主題設計閱讀清單,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梳理、分析和探討,幫助學生構建閱讀類型文本的能力;再次,教師可以立足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生活化的寫作任務,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內在邏輯結構與外在作業形式的良性互動,是教師進行單元作業整體性設計的理論框架,前者主要著眼于單元作業內容的開發,后者則主要著眼于單元作業形式的研究。而通過梳理可以將單元作業形式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形式多變、內容精煉的傳統書面作業;②融合了音樂、繪畫、書法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創意表達作業;③復述、朗讀、辯論、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的演說交際作業;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考察探究作業和采集整理作業;⑤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學科融合作業;⑥分析評價、頭腦風暴的高階作業形式,最終形成“作業超市”以供學生自主選擇、分層完成。
在初中語文單元作業的整體性設計過程中,除了目標、內容和形式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單元作業的評價問題。為此,教師需要在傳統單一維度的教師評價基礎上進行突破。首先要參照不同的單元作業目標構建多維度的評價標準;其次要制定由教師、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評價主體;再次要采取教師面改、學生互改、調查問卷、網絡投票等多樣化的評價形式;最后要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制定豐富且客觀的評價內容。
結語:綜上所述,單元作業整體性設計是教育改革背景下盛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作業設計角度,可以將碎片化的單元知識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和思維的統一發展。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作業目標設計體系化入手,積極落實單元作業設計的層次化以及單元作業形式的結構化,結合系統性的單元作業評價,來凸顯初中語文單元作業設計的整體性特點。
參考文獻:
[1]盧偉蓮.淺析初中語文單元作業的整體性設計——以統編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3(16):10-13.
[2]吳培.初中語文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2.DOI:10.27684/d.cnki.gxndx.2022.001911.
本文系江蘇省2023年度教育規劃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基于‘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的初中語文課外作業設計”(批準號:XC/2023/18)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