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娜
(赤峰市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 赤峰,024000)
糖尿病是嚴重危害機體健康的一類疾病,可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該病可損傷心腦血管、胰腺,在血糖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還將累及腎臟、足等部位,甚至引起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在過去30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加,分布在醫院其他科室的糖尿病患者也在不斷增加,因非內分泌科護理人員對于糖尿病專業知識和護理經驗不足,缺少護理專業性,會一定程度影響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大護理安全隱患發生風險,降低臨床治療效果,為此對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干預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3-5]。本研究將選取2023年1月—2023年3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60例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經對比深入分析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臨床應用效果。
選取2023年1月—2023年3月赤峰市醫院收治的60例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50.17±5.69)歲;病程3個月~11年,平均病程(5.33±1.06)年。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74歲,平均年齡(51.85±5.48)歲;病程2個月~12年,平均病程(5.21±1.13)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配合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經赤峰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6];②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③個人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存在精神性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意識不清等問題者;③處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合并有糖尿病嚴重并發癥者。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密切監測患者血糖值變化情況,為其介紹糖尿病有關健康知識,嚴格遵照醫囑對患者予以藥物治療,糾正患者不當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
觀察組患者采取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干預,整個實施方法如下所示。
創建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在非內分泌科護理人員中挑選具有豐富臨床護理經驗、工作年限≥5年、大專以上學歷、有著良好溝通能力、熱愛糖尿病護理事業、了解糖尿病患者國內外護理進展的護理人員組成專科小組。對小組成員開展專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糖尿病理論知識、護理技巧、并發癥預防措施、護患溝通方法、血糖監測、用藥/飲食/運動指導等,培訓方式主要為課堂教學、情景模擬、技能實操等,以不斷提升小組成員的理論知識和護理實踐能力,強化護理人員崗位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能夠發現護理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并予以有效處理。為了鞏固培訓效果,將設置考核環節,來提高護理人員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培訓合格的護理人員方可正式進入崗位工作。
護理實踐內容:①用藥指導:藥物治療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關鍵,為了避免患者因不遵醫囑用藥而導致血糖反復波動,護理人員應同患者分析藥物治療對病情康復的重要性,介紹所用藥物作用機制、服藥次數劑量、注意事項、不良反應處理方法等,強調隨意增減藥物劑量的危害性,以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并指導患者記錄下每日血糖監測水平,以便于醫師對患者治療方案做出恰當調整。②飲食指導:了解患者的飲食偏好,評估患者營養狀態,結合血糖水平、日常運動量來制訂科學飲食方案,患者需要戒蛋糕、飲料、罐頭等甜食,戒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嚴格控制鹽攝入量,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類的食品,主食可以選擇玉米、燕麥、蕎麥等五谷雜糧,保障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食物纖維的充分攝入,將體質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③健康宣教:通過一對一溝通、發放健康手冊、播放宣教視頻、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來科普糖尿病病因、危險因素、防治方法、并發癥危害、自我護理方法等知識,指導患者自我血糖監測方法、胰島素注射方法等,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自我護理能力。④運動指導:讓患者了解適當的運動有助于調節胰島素功能,以便讓患者從主觀上對運動鍛煉產生認同感,可依據患者的喜好推薦運動方式,如打太極拳、廣場舞、打球、跳繩、健步走等,運動頻次最好為3次/周以上,堅持30 min/次,以增強患者體質、調節負面情緒、輔助提升治療效果。
以血糖水平、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以及糖尿病知識掌握度為觀察指標,評價不同護理方案在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①分別在護理前后檢測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水平,了解患者血糖變化情況。
②護理后采用赤峰市醫院自制調查表評價護理質量,包括環境管理、基礎操作、護理態度、健康指導、護患溝通5個方面,每個方面評分最高為20分,最低為0分,共計100分,評分越高相應護理質量越高。
③護理后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滿意度,該問卷合計100分,當評估結果<60分時意味著對護理效果不滿意,評估結果>80分代表對護理效果滿意,60~80分代表對護理效果比較滿意,不計入不滿意病例數。總護理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④采用赤峰市醫院自行設計的糖尿病知識調查表(百分制),由飲食管理、適當運動、遵醫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五個方面所組成,每一個方面評分為0~20分,評分和糖尿病知識掌握度成正比。
本研究中所涉及數據運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其中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描述,組間對比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FBG、PB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FBG、PBG水平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FBG、PB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mmol/L)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PBG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309.65±1.247.28±1.19*14.21±2.3911.02±2.58*觀察組309.82±1.036.17±1.05*14.03±2.67 8.94±2.16*t 0.578 3.8310.2753.386 P 0.566<0.0010.7840.001組別例數FBG
觀察組環境管理、基礎操作、護理態度、健康指導、護患溝通等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分)
組別例數環境管理基礎操作護理態度健康指導護患溝通對照組3014.25±1.6316.07±1.1715.78±1.5215.76±1.6615.28±1.35觀察組3017.48±1.2518.13±1.0218.02±1.1618.17±1.0217.99±1.17 t 8.613 7.269 6.417 6.775 8.309 P<0.001<0.001<0.001<0.001<0.00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n(%)]
護理前,兩組患者飲食管理、適當運動、遵醫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等糖尿病知識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對于糖尿病知識掌握度較護理前均有顯著提升,且觀察組五項糖尿病知識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糖尿病知識掌握度比較 (,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糖尿病知識掌握度比較 (,分)
組別例數時間飲食管理適當運動遵醫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對照組30護理前10.64±1.9210.21±1.2812.42±1.6710.31±1.6710.05±1.23護理后15.45±1.1114.97±1.8416.03±1.9215.78±1.8415.87±1.16觀察組30護理前11.06±1.6510.45±1.1712.02±1.7410.02±1.6310.17±1.06護理后17.88±1.4717.03±1.7218.07±1.5617.01±1.5617.28±1.03 t/P護理前組間比較0.909/0.3670.758/0.4520.908/0.3670.681/0.4990.405/0.687 t/P對照組組內比較11.879/<0.00111.632/<0.001 7.770/<0.00112.057/<0.00118.854/<0.001 t/P觀察組組內比較16.904/<0.00117.325/<0.00114.180/<0.00116.969/<0.00126.348/<0.001 t/P護理后組間比較 7.226/<0.001 4.480/<0.001 4.517/<0.001 2.793/<0.007 4.978/<0.001
糖尿病是一種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所引起,該病目前無法實現徹底治愈,僅可通過規范化治療進行控制,以維持基本的生活質量[7-8]。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FBG、PBG水平均有改善,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各項血糖值改善效果更佳(P<0.05),與宋玉萍[9]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反映了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對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為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其將組織熱愛糖尿病護理事業的非專科護理人員構建為護理小組,通過專業化的培訓來強化護理人員對糖尿病理論知識和護理操作的了解,增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性,為患者制訂更為科學有效的護理計劃,以調控患者血糖水平,促進患者病情康復[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環境管理、基礎操作、護理態度、健康指導、護患溝通等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可以看出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干預可以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滿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干預在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可以增強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基于患者的病情制訂相應護理方案,并通過不斷完善來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讓患者可以享受到全面、規范、高效的護理服務,改善患者生理、心理舒適度,更好地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加快患者病情好轉有著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對于糖尿病知識掌握度較護理前均有顯著提升,且觀察組飲食管理、適當運動、遵醫囑用藥、血糖監測、足部護理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可以提升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增強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能力,有助于輔助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究其原因主要為糖尿病護理專科小組的建立讓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有所提升,保障了護理工作的順利實施,通過對患者進行全面健康宣教,來幫助患者對自身病情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讓患者意識到飲食、運動、用藥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從而糾正患者不當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督促患者堅持進行適當運動,增強患者自我護理管理能力,以實現血糖控制目的[14-15]。
綜上所述,對非內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尿病專科護理小組干預,可以增強患者對疾病有關知識掌握度,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更為有效地調控患者的血糖水平,獲取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