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鳳華?姚娜娜?呼日查?奇根

摘要: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大力倡導的道德規范。沙盤游戲活動有助于在小學課堂融入友善價值觀,參與者進行積極想象與表現,詮釋意識與無意識狀態下的心理,達成心理調整、行為改變、自我療愈的目標。在活動中,在自由與受保護的氛圍中,小學生可以通過游戲、表達、釋放、領悟、引導、轉化等活動環節,將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同時在實際生活中轉化、踐行,使學生實現心理健康、人格完善。
關鍵詞:沙盤游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8-0067-03
一、引言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努力使學生具有中華文化底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國際視野,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沙盤游戲活動結合德育活動是我多年來的嘗試,探索如何更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箴言中的“友善”融入課堂教學這一教育主陣地。
友善是當代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古以來,友好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儒家思想中對仁愛的追求,還是墨家思想中提出的兼愛非攻,都體現了對人際關系的探索、對和諧社會的期望。”之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等不同時期,通過不斷培育和踐行,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對傳統友善價值觀的超越和升華。
近年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壓力增大,生活中友善的言行尤為珍貴和重要。作為一種價值觀,盡管人們對其理解、定義不同,但因其對個人、社會、國家的重要價值而備受推崇。在梳理了國內學者對友善內涵的定義之后,有研究歸納出了對友善理解的一些共性的內容:從人際交往的角度看,友善是人際關系中的道德要求,謙敬禮讓,待人友好,這是整個社會應該積極倡導的價值觀;從公民個人的角度看,友善作為道德規范,是內心的善意和外在的謙讓相統一的品質,更是一種個人的內在修養。本文所指的友善是指在尊重基礎上彼此親近、善意待人的態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理解、寬容、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利他行為,是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的要求和體現。友善可以激活和喚醒人們的共通情感,有助于緩解心理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化解矛盾,調節社會心態,為社會和諧和人民幸福安寧提供保障。
友善價值觀的培育可以依托沙盤游戲活動來進行。沙盤游戲是指在一個自由、受保護的環境下,來訪者通過在沙箱內擺放沙具,創造自己的沙世界作品,以促進心靈成長的心理活動。在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沙盤游戲一直為兒童所喜愛。作為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技法,沙盤游戲的有效性已經在實踐領域得到廣泛驗證,如今其應用范圍逐漸從兒童擴大到成人,從個體擴大到各種團體。目前,在我國中小學,沙盤游戲活動正在廣泛開展,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方法,更是一門受歡迎的促進心理成長和人格完善的活動課程。
人本主義心理學提醒我們,只有真正重視學生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在心理和情感層面與學生產生共鳴。心理學對人本身意義的關注恰好迎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心理教育手段的沙盤游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自由、安全的時空中,在被他人信任的氛圍中,通過擺放沙具來呈現內心世界,發揮自性的作用,健全心理、完善人格,于無聲處內化并樂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沙盤游戲活動過程中,“手與身體同時投入,專注度高,全身心體驗,創作過程本身就可以引起反思和共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是一個內心同化和順應的過程,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質做支撐,完全可以依托沙盤游戲這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進行,同時使有趣的沙盤游戲活動更加豐富、更有內涵。
二、沙盤游戲助力友善價值觀進小學課堂的實踐
筆者基于團體沙盤游戲的一般制作規則和流程,結合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小學運用沙盤游戲技術做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的實踐探索,表1為流程。下面就以“友善”主題中的“共建友善家園”為例,加以介紹。
(一)熱身小游戲:“逛三園”
目的:活躍氣氛,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培養規則意識。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有趣的小游戲吧,游戲的名字叫‘逛三園,規則是開頭某一位同學說‘星期三,逛植物園,大家一起問‘植物園里有什么?接下來的同學可以依次回答。”
教師先示范,學生們隨后以“動物園”開始正式活動。
師:“星期三,逛動物園。”
生:(一齊)“動物園里有什么?”
生:“有老虎!”“有山羊!”
師:“同學們可以想一想,這些動物里哪個是最友善的?請大家模仿友善的動物做一個友善的動作!”
(二)撫沙活動
目的:幫助學生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與沙子連接,激發創造力。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可以玩沙子啦!看看有多少種玩法?你們玩沙時有什么感受?聯想到了什么?”
生:“沙子涼涼的!喜歡!”“想到了在沙灘上挖沙子、搭城堡……”
(三)我喜歡的我做主
目的:借助喜歡的沙具創造作品,呈現學生們內心真實的樣子。
師:“請每位同學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沙具,擺放在沙盤中,等大家都擺好了,說一說選擇它的原因。”(學生分享略)
(四)共創友善家園
目的:團結合作,繼續進行沙游創作,逐步深化主題。
師:“接下來每個同學再有幾輪拿沙具的機會,咱們一起來共同創造一個友善的大家園!”(學生分享略)
(五)我的故事我做主
目的:引導學生將意象化的創作過程以口頭語言的形式進行表達,夯實心理基礎。
師:“現在我們以接龍的形式,圍繞整個沙盤作品創編故事吧!”(學生分享略)
(六)友善有力量
目的:將“友善”主題植入沙盤作品,幫助學生感悟、內化友善價值觀內容。
師:“大家講的故事非常精彩,老師手里有一些卡片,上面寫著什么字?”
生:(一齊)“友善!”
師:“同學們說說‘友善是什么意思?”(學生分享略)
師:“同學們創作了一幅‘友善作品,那大家講一講它的故事吧!”
生:“當有人摔倒時,我去把他扶起來。”“我會把我的玩具分享給我的朋友,大家一起玩。”“不管是誰,只要有一絲進步,我們就要送上鼓勵或給他點贊。”
此環節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友善”的含義,將友善的理念與沙盤作品場景相結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連接,鞏固課堂效果,最大化地達成教育教學目標。
(七)總結記錄
師:“現在請同學們給沙盤作品起一個名字吧。”
生:“家園。”“友善。”“相親相愛。”
教師小結:“大家都說出了很好的名字,老師綜合一下,咱們的作品就叫‘友善家園吧!咱們一起共同保護、建設美好的友善家園!”
三、沙盤游戲助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小學課堂的實踐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摸索,筆者發現,在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沙盤游戲團體活動中,首先,要創設自由、受保護的安全的空間,讓學生意識到當前的環境是放松和愉悅的,是自己期待和喜愛的,由此沉浸于游戲之中,充分自由地表達。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環境和沙具,還可以在游戲中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營造輕松的氛圍;還可以通過情景再現、角色扮演、榜樣示范等多種活動形式幫助學生獲得真實體驗,提升親社會傾向,感受共同進步、互幫互助帶來的快樂。
其次,教師要講清楚游戲規則,將抽象的友善價值觀內涵轉化為學生們能聽懂、能理解、可接受的具體要求,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開始,教師帶領學生充分撫沙,仔細觀察沙具,拿取最有感覺的沙具,擺放到沙盤最合適的位置,創作出團體沙盤游戲作品。在游戲環節,常常會發生一些矛盾,例如學生們會因為搶一個沙具而僵持不下,這時教師要出面幫助學生以友善和智慧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可以猜拳來決定,可以主動禮讓等,幫助學生們搭建友善之橋,盡享沙盤游戲帶來的樂趣。
最后,教師應當減少對學生沙盤創作過程的插手和指導,更多的是作為游戲的旁觀者和陪伴者,去實時地觀察和引導,善于從學生的角度感受,適時共情,引導學生體驗自主感和成就感。例如,在擺放沙具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會遇到找不到沙具的情況,活動受到阻礙,這個時候會有同學幫助他找到沙具,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體會同學這種友善行為帶給他的感受。
實踐表明,將友善的價值觀教育融入沙盤游戲中,有助于創設積極向上的社會場,能使學生放松心情、釋放情緒、體驗感受,潛移默化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劉靜怡. 高一學生友善價值觀與心理素質的關系及其培養建議[D]. 天津師范大學,2023(5):2-3.
[2]張日昇. 箱庭療法的心理臨床[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何妍,韋志中. 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驗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高婕. 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蒙教育研究[D]. 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3.
[5]趙琦. 當代中國踐行“友善”的三重維度[J]. 哲學分析,2023(4):101-112,198.
編輯/張國憲 終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