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巧云
關鍵詞:技能學習;問題行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8-0080-01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的問題行為時,通常會采用批評教育的方法,但效果卻差強人意,不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影響了親子關系。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遇到問題時總是會停留在問題本身,試圖去尋找問題的原因,但很多時候,即便知道造成問題的原因,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認”為,談論問題會創造更多問題,談論解決會創造解決方案。因此我們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從關注孩子的問題轉向關注如何解決問題。孩子目前存在問題,代表他還沒有學會某些技能,只要他學會某些方面的技能,孩子就能克服相關的問題。
第一步,首先把問題行為改述為積極的行為。比如,家長說:“我的孩子說謊?!边@樣的陳述不夠具體,更加具體的描述可以是這樣:“當我發現孩子做了錯事并為此詢問他時,孩子會跟我說謊?!苯酉聛砜梢愿臑椋骸昂⒆有枰獙W會誠實,當他做錯了事,我詢問他的時候,孩子會告訴我實情?!?/p>
第二步,把問題“轉換”成有待學習的技能。也就是說,不把這些事情當成問題,而只是有待學習的技能。例如班主任反映你的孩子有“經常打人”的問題,當你批評他打人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有抵觸的情緒,這并不利于解決他的問題。孩子往往會對學習技能的說法更感興趣,更有參與的積極性。一個孩子之所以有打人的行為,是因為他沒有學會與同學交往的技巧,不知道怎樣用恰當的方式去建立同伴關系,表達自己的情緒。作為家長,要教孩子學會如何與同學友好相處。例如,在和同學交往中,學會用語言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候,要學會尊重和包容別人;在與同學有意見沖突和分歧的時候,學會平等交流和適當妥協等。
在把問題轉換成需要學習的技能時,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立刻讓孩子停止錯誤的行為,而是要讓他學會做正確的事。比如孩子早上起床時總是要花很長時間穿衣服,家長不應要求孩子停止拖拖拉拉,而是讓孩子學會迅速穿上衣服; 孩子在寫作業時邊寫邊玩,家長不應要求孩子停止玩耍,而是引導孩子學會專心寫作業。
第三步,開動腦筋,尋找各種學習新技能的辦法。家長要盡可能多地想出引導孩子學習新技能的做法,幫助孩子學會新的技能。比如在孩子“電子產品使用過度”的問題上,你可以學習其他父母在遇到同類問題時的有效經驗;可以查詢網絡書籍上的相關內容;你還可以請教孩子的班主任或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家長把學到的每一個方法都列出來,如:家長要身體力行,做出表率;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家庭電子產品使用約定;每一次當孩子按照約定時間做到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 家長可以挨個把每個方法嘗試使用一周,如果有效果,就繼續嘗試,沒有效果,可以再選擇其他的方法。
最后,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你覺得孩子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請嘗試轉換一下思維方式,把問題行為改述為積極的行為,然后從易到難列一個問題清單,把需要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需要學習的技能清單。切記,一定要從最簡單的技能開始學起。
編輯/張國憲 終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