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勤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使得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性,并促使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實施“融合教育”,助力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一名小學留守兒童因缺失家人關愛和學習成績不好而沉迷于手機網絡,數學老師通過情感陪伴和循序漸進地引導,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看到生活的希望,最終走出了網絡沉迷,回歸現實生活,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應對成長中的挑戰。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幫扶;心理成長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8-0077-03
一、典型案例
小茹(化名),小學三年級學生,父母離異,跟隨爸爸和奶奶生活。爸爸長年在外打工,日常生活主要由奶奶照顧。第一次注意到小茹是2022年的12月份,我發現她不僅上學遲到,還經常在上網課時掉線,本以為是網絡延遲,并未多加責怪。出于對學生的負責,我第一時間電話聯系了家長,但無人接聽,于是我和班主任一起去了她家。那時她正躺在床上刷抖音短視頻,見到我們時面無表情,只是瞥了一眼,然后繼續刷視頻。
在談話中我問她以后的理想,她說要做網紅。我告訴她,做網紅也需要有一技之長,才能在網絡中立足。她點點頭,表情依舊麻木。看樣子她并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她不僅對我態度冷漠,對班主任還有至親的奶奶與爸爸,她也是一樣的態度。
第二次注意到小茹是第二學期開學,她沒有來學校,于是我和班主任再次去她家家訪。我發現她比之前的情況更加糟糕,她把自己反鎖在屋里,怎么也不肯開門。撬鎖進去后,我看到她蓬頭垢面,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看到我們,她說:“不要靠近我,不然我就跳樓。”我們只好退了出去。和她家里人交談后我們得知,寒假的時候她媽媽來家里了,但她的爸爸和奶奶對媽媽惡語相向,還當著小茹的面貶低她。奶奶說,小茹在家就是玩游戲和刷視頻,晚上兩三點也不睡,根本不學習,連書本都沒有打開過。
作為一個受到網紅經濟和家庭問題雙重影響的留守兒童,我意識到,小茹亟需心理疏導和成長引領,幫助她從手機的虛幻中走出來。
二、問題剖析
在小茹身上存在很多種成長問題,每一種問題都很典型,是當前農村小學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第一,逃避學習,過度沉迷網絡。小茹學習成績不好,很少得到老師表揚,爸爸和奶奶也經常因為學習問題責罵她,這讓她產生了強烈的挫敗心理。于是她將目光轉向網絡,沉迷在短視頻中不能自拔,逃避學習,以獲得暫時的心理安慰。
第二,缺少情感關愛。小茹長期與爸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媽媽的關注,她十分渴望得到母愛。但身邊最親近的人對她的媽媽沒有好言好語,媽媽在她心中的形象是負面的。這讓她對媽媽的態度很復雜——既渴望靠近又心存芥蒂,情緒起伏不定。
第三,目標喪失。在網絡的影響下,小茹向往成為“掙大錢”的網紅,但她不了解網紅的運作原理,只看到了“網紅”錢多。這是一種不成熟的成長目標,但家里的長輩對她也缺少必要的引導。
三、應對策略
針對小茹當前存在的成長問題,我結合她的心理特點制定了教育策略,引導她走出手機沉迷,勇敢面對現實,實現自我成長。
第一,走近學生,與學生共情。
因為小茹喜歡刷短視頻,為了拉近與她的距離,我也注冊了一個賬號,和她成了短視頻平臺上的好友,時不時向她推薦一些數學趣味視頻,和她一起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引發她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
漸漸地,她對數學學習越來越感興趣,也會主動和我分享一些數學學習方面的短視頻,并試著提出多種解題方法。我會對她的認真思考提出表揚,鼓勵她堅持下去。慢慢地,她開始能夠按時完成每天的數學作業,課上聽講也越來越認真。
每晚這種獨特的陪伴方式也使小茹越來越信任我,愿意把一些心里話講給我聽。她說她每天晚上都很想媽媽,但是家里人那樣“詆毀”媽媽讓她心里非常難受,也不知道做些什么才能緩解心里的難過,于是便去玩手機,這樣不用想太多,時間也很快過去。自己也知道這樣做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說:“很高興你能把心里話講給我聽。建議你把心中的想法告訴爸爸和奶奶,我也會找時間和他們談談,讓他們照顧到你的感受。”小茹對我表達了感謝,并答應我說會試試多和爸、奶奶交流。
第二,約談家人,建立家校同盟。
我抽時間約談了小茹的家人。會談中,我并沒有過多詢問小茹媽媽的事情,畢竟這是別人的家事,我也不好介入太多。經過和小茹爸爸、奶奶的溝通,我了解到他們的教育觀念有偏差,他們說小茹媽媽的“壞話”,本意是減輕小茹對媽媽的過度思念。這種解釋讓我哭笑不得。我對他們講了母親在孩子特別是女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們對待小茹媽媽的態度給她造成的不良影響。
起初他們還不以為意,認為小孩只要吃飽穿好就行,哪里有那么多心理問題。隨著交談的深入,爸爸和奶奶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認識到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小茹造成的心理傷害。他們神情急切,表示以后不再說小茹媽媽的壞話,多關注小茹的心理狀態,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就這樣,在一次次的家訪中,我和小茹的家人結成了同盟,共同幫助小茹走出目前的心理困境。
第三,加強同伴支持,促進行為改變。
接著,我找到班里幾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多去找小茹玩,把小茹從床上拉起來,從手機中拉出來,走到現實中。通過隔絕與網絡的聯系,減少她對虛幻快樂的沉迷。這幾個學生都很認真負責,課下經常陪著小茹玩耍或聊天,周末也抽時間跑去小茹家找她玩,或一起寫作業。
在他們執行任務期間,我經常詢問他們和小茹相處得怎么樣,并提供方法上的指導。有名學生反饋說,自己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很抵觸,覺得小茹是個差生,怕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經過這段時間相處,他覺得小茹性格變得越來越好,大家在一起玩得很高興,有時候還一起討論數學題。在同學們的幫扶下,小茹慢慢發生了轉變,從以前那個動輒逃課的學生變成一個愛學習的學生。
第四,目標引領,賦能成長。
小茹的夢想剛開始是做網紅,后來和我坦白說自己沒有夢想,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再后來,她說自己什么也不會,以后會被社會淘汰。我告訴她,沒有任何人從開始就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都是在不斷嘗試中發現的,她現在還是小學,還有幾十年的人生路程,現在需要先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從這個方向開始探尋,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
她說自己平時喜歡看短視頻,喜歡聽別人唱歌,我鼓勵她行動起來,先學學唱歌。我跟她分享了講解唱歌技巧的視頻,并請學校的音樂老師指導她唱歌。過了一段時間,小茹的唱歌水平有所提高,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四、效果與反思
(一)效果
在我的輔導下,小茹不再逃避學習,每天堅持上課,有時候還會舉手回答問題,尤其是在數學課上,非常積極主動。她為了補上之前落下的知識,自己在課下做了很多努力。原來她不愛和人交流,喜歡封閉自己,現在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她會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她有了想法也會征詢老師和同學的意見,不再像以前一樣封閉自己的內心,拒絕任何人。她每天堅持完成作業,雖然還是有很多錯誤,但能堅持下來對她來說已經算得上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她和同學們的相處也更為融洽,在班上還交了幾個好朋友。與家人的交流增多,關系更加和諧。
(二)反思
類似小茹這樣的留守兒童在農村并不少見,小茹身上的問題在當前農村小學生中也較為典型且突出。留守兒童一般缺少父母雙方或一方的關愛,在網絡不良信息的誘導下,很容易迷失在短視頻和網絡游戲中,且越陷越深。對此,家長和教師通常采取的教育方式是嚴厲斥責和制止,粗暴切斷他們與網絡的聯系,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狀態的關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學生即使表現出好轉,也只是暫時的,還會重新回到虛幻的網絡世界中。
作為教育者,我們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看到他們存在的情感關愛缺失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多給予他們陪伴和關愛。同時,加強心理教育與引導,指導他們合理使用網絡;多為他們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看到生活的希望。這樣才能把他們徹底從虛擬的網絡世界拉回到現實世界中,擺脫對網絡的依賴。
參考文獻
[1]李盼盼,梁豐.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與改進策略[J]. 中國教育學刊,2023(S1):126-127,130.
[2]韓艷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結構性咨詢[J]. 中小學班主任,2022(24):68-69.
編輯/張國憲 終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