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紫娟,陳艷云,彭雯平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肛腸科,福建福州 350004
肛瘺是肛腸科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主要的臨床癥狀有肛門裂、肛門膿腫、慢性流膿等,若治療不及時,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會出現復發性高危肛瘺,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臨床上常通過手術治療切除患者的瘺管和內口,以改善其肛周流膿和疼痛的情況,但手術治療在本質上屬于侵入性操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術后疼痛感,容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因此,在圍術期給予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以往臨床為肛瘺患者提供的常規護理強調圍繞患者的病情進展和疾病特點進行干預,缺少針對其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的護理內容,會導致其在術后出現不良情緒,進而影響康復效果。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有效彌補了常規護理的不足,充分滿足了患者在圍術期的護理需求,堅持了“人性化”的護理理念,能有效緩解患者術后負面情緒,縮短其康復進程[1-2]。基于此,本研究回顧性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肛腸科收治的100例肛瘺患者臨床資料,就其采用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的護理效果進行詳細分析,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本院肛腸科收治的100例肛瘺患者的臨床資料,依照護理方法將其進行分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的患者納入對照組(n=50),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的患者納入觀察組(n=50)。對照組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28~65歲,平均(45.78±10.53)歲;病程3~10個月,平均(5.88±0.21)個月。觀察組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28~66歲,平均(45.81±10.56)歲;病程4~10個月,平均(5.92±0.23)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011版美國肛周膿腫和肛瘺治療指南》[3]中關于肛瘺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均已順利完成肛瘺手術,在術中均采用骶部麻醉;③肛門的括約肌功能均良好;④均能與護理人員進行有效溝通;⑤年齡20~70歲。
排除標準:①合并高位肛瘺者;②術中凝血功能出現問題者;③泌尿功能存在明顯問題者;④合并肺癌等惡性疾病者;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在手術開始前1 d,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術前的注意事項,叮囑其術前需禁食6~8 h,禁飲4 h;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密切配合麻醉醫師和主治醫師的手術操作,密切觀察患者在術中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手術結束后,按醫囑給予鎮痛藥和傷口預防感染護理,告知其多食用新鮮的瓜果蔬菜,確保大便通暢,同時指導其正確排便,必要情況下,可使用開塞露輔助排便。
觀察組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在實施之前,組建專門的個體化優質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1名護士長和3名護理人員組成,具體護理如下:(1)術前護理。①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采用合適的宣教方式,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給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如發病機制、治療方案、常見并發癥、注意事項等,耐心為其答疑解惑。②心理護理: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引導其主動說出內心的顧慮,根據其當下的情緒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心理干預,如分享成功案例、一對一心理疏導等。③術前身體準備:需指導其正確清潔身體,叮囑其使用肥皂和清水認真清洗肛門,同時告知女性患者卸掉化妝品和指甲油。(2)術中護理。①保溫護理:護理人員需提前進入手術室,確保室內的溫度維持在23℃,濕度維持在55%;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需使用保溫毯蓋住手術部位以外的地方;在手術過程中,需根據其體溫變化情況適當調整手術室溫度,確保其在術中的體溫正常。②監測生命體征:密切監測其在手術過程中的心率、血壓等變化情況,加強術中巡查,若其出現震顫等不良情況,立即告知主治醫生進行處理。(3)術后護理。①疼痛護理:術后當天,每隔2 h詢問其疼痛情況,根據其個體化需求適當調整鎮痛藥物的劑量;認真了解其喜好,為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可給其播放喜歡的電視劇、電影等。②舒適護理:定時更換手術切口的敷料,在更換過程中堅持無菌原則,叮囑其禁止用手撓抓瘙癢處,并在其如廁時給其提供柔軟親膚的手紙。③排尿排便護理:認真了解其排尿習慣,鼓勵其在術后適量飲水,促使其盡快排尿,針對膀胱充盈但長時間未排尿者,可通過熱敷、按摩、針刺等方式刺激其排尿;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其進行排便訓練的重要性,叮囑其在排便時控制力度,可指導其適當按摩腹部。④飲食護理:詳細了解其飲食喜好,根據其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的飲食方案,術后第1天,主要以軟爛的半流質食物為主,可給厭食者提供流食;術后第2天,若患者的恢復情況較好,可逐漸從半流質食物轉為正常飲食,叮囑其多補充優質蛋白,如鴿子、黑魚等,告知其禁止食用豆制品、牛奶等易產氣的食物。
①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共20個條目,使用4級評分,總分為80分,分界值為50分,分數與焦慮情況呈正比;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包含10道正向計分題和10道反向計分題,使用4級評分,總分為80分,分界值為53分,分數與抑郁情況呈正比[4]。
②比較兩組術后當天和術后1 d的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分[5],該量表的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嚴重。
③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護理前后采用生活質量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WHOQOL)[6]進行評估,該量表主要包含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4項內容,其對應的條目數量分別為6個條目、8個條目、5個條目和7個條目,每個條目均為0~5分,WHOQOL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④比較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包括:便秘、尿潴留、肛門失禁、排便困難。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負面情緒評分、術后疼痛感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為計量資料,且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行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為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評分和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術后當天,觀察組V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d,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及術后疼痛感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及術后疼痛感比較[(),分]
注: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VAS: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VAS評分術后1 d 3.15±0.23 4.02±1.75 3.485 0.001 SAS評分護理前54.37±2.63 54.41±2.65 0.076 0.940護理后35.22±2.05 37.36±4.73 2.935 0.004 SDS評分護理前57.71±4.11 57.74±4.16 0.036 0.971護理后42.66±2.24 45.27±5.58 3.069 0.003術后當天7.18±0.71 7.23±0.75 0.342 0.733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等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護理后,觀察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境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組別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生理護理前15.23±2.11 15.17±2.09 0.143 0.887護理后24.61±3.23 21.78±5.87 2.987 0.004心理護理前20.22±2.38 20.25±2.41 0.063 0.950護理后33.46±3.52 30.71±4.76 3.285 0.001社會關系護理前10.23±2.06 10.28±2.12 0.120 0.905護理后20.17±3.08 17.45±5.21 3.178 0.002環境護理前20.38±2.46 20.43±2.41 0.103 0.918護理后29.38±3.53 26.68±5.26 3.014 0.003
觀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肛瘺患者因肛門周圍的神經組織較為豐富,所以在手術治療后容易出現較明顯的疼痛感,進而誘發尿潴留等并發癥[7-8]。不僅如此,受到肛瘺發生部位的影響,部分患者在術前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對手術的依從性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術后疼痛感,而術后疼痛感也會進一步加重其負面情緒,降低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配合度,進而影響整體的康復效果,不利于患者預后。由此,在圍術期采取全面、系統、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減輕術后疼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關鍵。與常規護理不同,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強調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要求針對其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同時將護理內容細致化、人性化,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9]。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后的SAS評分、SDS評分、VAS評分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5.22±2.05)分、(42.66±2.24)分、(3.15±0.23)分、4.00%,均低于常規護理的(37.36±4.73)、(45.27±5.58)分、(4.02±1.75)分、20.00%(P均<0.05),說明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在改善肛瘺患者的負面情緒、減輕其疼痛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均有積極作用。郭方研等[10]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術前、術后的SAS評分分別為(32.78±8.01)分、(34.04±9.28)分,均低于普通護理的(52.59±7.92)分、(57.44±11.47)分(P均<0.05),研究認為,肛瘺患者在圍術期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緩解其術前術后的不良情緒,與本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原因為: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強調提前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根據其文化程度和心理狀態進行宣教和心理護理,可以讓其充分了解疾病和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減輕其在術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治愈信心,進而提高患者對后續手術治療的配合度,降低術后的疼痛程度,減少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11-12]。不僅如此,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的術中保溫護理可以幫助患者快速適應手術室的環境,減輕其恐懼不安的情緒,同時將其體溫保持在正常情況下,進而讓其以更輕松的狀態進行手術,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術后疼痛和并發癥的發生率[13-14]。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在術后實施疼痛護理、舒適護理、排尿排便護理和飲食護理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既能有效減輕其術后疼痛感,保證其飲食均衡,縮短肛門的恢復進程,又能通過其能接受的方式幫助其盡快排尿排便,提高舒適度,減少便秘、排便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15]。本研究發現,采用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常規護理(P<0.05),提示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在提高肛瘺患者的生活質量上有積極作用。這可能與該護理模式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預后有關,但鑒于臨床關于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在改善肛瘺預后的研究相對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續研究需增加樣本量進行深入探究。
綜上所述,個體化圍術期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改善肛瘺患者圍術期的焦慮抑郁情緒,降低術后疼痛感,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