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娜,劉圓圓,李紅
曹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山東菏澤 274400
醫院血管外科中,下肢靜脈曲張十分常見,通常是由下肢表淺靜脈功能障礙所致,可引起雙腿酸脹、水腫、小腿肌肉痙攣與沉重乏力等癥狀,情況嚴重時,也可導致淺靜脈炎與潰瘍等問題,危害性極大[1-2]。目前,醫生可采取手術療法來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進行干預,但手術也具備應激與創傷性,且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各種并發癥,而這些并發癥的發生除了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痛苦之外,還會延長患者的康復進程[3-4]??梢?,護理對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本研究方便選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曹縣人民醫院接診的72例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探討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使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本院接診的72例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雙盲法將所選病例分為兩組,每組36例。研究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36~76歲,平均(48.16±9.27)歲;病程0.5~9年,平均(4.04±0.71)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35~77歲,平均(48.73±9.14)歲;病程0.5~8年,平均(4.01±0.6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②對研究知情同意;③無手術禁忌;④資料齊全;⑤非過敏體質。
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者;②心理疾病者;③傳染病者;④血液系統疾病者;⑤癌癥者;⑥肝腎功能不全者;⑦全身感染者;⑧認知障礙者。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①術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檢查,提前告訴患者檢查的項目、內容、目的與相關注意事項等。評估患者病情,了解其基本情況,詢問患者既往病史與藥敏史,排除手術禁忌。提前調整好手術室溫濕度,做好手術室消毒工作。②術中:協助麻醉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及時為患者開通靜脈通路,同時遵醫囑為患者輸注藥液,期間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輸液速率。及時為手術醫生遞交手術物品,積極處理患者異常狀況。③術后:正確指導患者用藥,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確?;颊哂盟師o誤。監測患者血壓、心率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測量患者體溫。告訴患者術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并適當鼓勵患者,安撫好患者情緒。管理病房,強化消毒力度。地面要整潔,室溫需適宜,光線需柔和,無噪音,空氣清新。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1)術前:①尊重患者,耐心對待患者,保護患者隱私。積極找患者聊天,觀察患者是否開心,評估患者心態,用手勢和眼神等鼓勵患者。為患者播放喜歡的視頻或音樂,讓患者能夠放松身心。②用簡短的文字,配以相應的圖片與視頻,向患者和家屬介紹下肢靜脈曲張,告知手術方案,介紹治愈的案例。耐心解答患者提問,幫助患者解決治療期間遇到的問題。③術前1 d晚上,讓患者正常進食。囑患者術前1 d晚上10點后嚴格禁食。術前2 h,指導患者服用葡萄糖水,用量為500 mL。(2)術中:①陪伴患者入室,安撫患者情緒,介紹手術環境,適當運用肢體語言,增強患者自信。協助患者上手術床,指導患者取手術體位,合理運用體位墊。加熱沖洗液與藥液等至37℃左右,防止寒戰等問題的發生。②動態監測患者體征,積極處理患者異常狀況。(3)術后:①協助患者取去枕平臥位,保持6 h左右,抬高患者患肢約30°~45°。監測患者各體征,積極處理患者異常狀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其液體輸注量。②將2~4 h當作是1個周期,指導患者翻身1次,期間切勿拖拽或拉扯患者,以免損傷患者的皮膚。查看切口情況,若出現切口滲血等,需立即處理。做好敷料的更換工作,期間應嚴格執行無菌原則。③詢問患者感受,讓患者采取呼吸療法與按摩等途徑,分散注意,目的是減輕患者的不適感。若患者疼痛感較為嚴重,需對其進行藥物鎮痛處理。④對于病情穩定者,指導做肢體主/被動訓練,常見的有直腿抬高、坐起和膝關節屈伸等訓練。告訴患者要盡快下床活動,適度鍛煉,如步行與站立平衡等訓練。囑患者下床活動時穿彈力襪,告訴患者不要長時間站立。⑤術后6 h,指導患者吃優質蛋白的飲食,不吃生冷和辛辣的飲食。囑患者多吃一些果蔬,適當補充微量元素。
統計兩組患者并發癥(深靜脈血栓及術后出血等)發生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
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工具選擇本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總共有3個等級,依次是:不滿意(0~<76分)、一般(76~<91分)及滿意(91~100分)。滿意度=(一般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為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療效、并發癥發生情況、滿意度為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78%,低于對照組的1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組別研究組(n=36)對照組(n=36)t值P值住院時間(d)4.49±0.72 6.54±0.89 4.129<0.001下床活動時間(h)6.05±0.43 18.47±2.16 8.533<0.001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達到100.00%,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臨床上,下肢靜脈曲張作為一種常見病,其發病和下肢活動少、先天性淺靜脈壁薄弱、腹腔壓力升高與長期重體力勞動等因素密切相關,可引起水腫、雙腿酸脹不適與小腿肌肉痙攣等癥狀,若不積極干預,將會導致嚴重后果[5-6]。通過手術治療可有效控制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病情,但手術也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容易引起諸多的并發癥[7]。此外,多數患者對下肢靜脈曲張的認知度也比較低,加之受疼痛、手術創傷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心理負擔加重,依從性降低,進而對患者預后造成了影響[8]。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乃新型的護理方式,融合了現代化的“以人為本”理念,旨在減輕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進程,改善患者預后[9]。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期間,護士需從疼痛管理、康復訓練、營養支持、心理疏導、術中保暖、環境管理與認知干預等多個方面出發,對患者施以細致性與連續性的護理,以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同時也利于并發癥的預防及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10-11]。
婁玉香等[12]研究中,對68名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進行了常規護理,并對其中34名患者加用了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結果顯示,康復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5.88%,低于常規組的23.53%;康復組的住院時間(5.11±1.02)d、下床活動時間(12.18±2.3)h均短于常規組的(7.53±1.21)d、(19.59±2.34)h;康復組的滿意度達到97.06%,高于常規組的82.35%(P<0.05)。這表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病情恢復與改善患者滿意度等都具有顯著作用??焖倏祻屯饪谱o理除了能減輕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之外,還能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患者術后病情康復所需的時間,并能有效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臨床應用價值頗高[1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住院時間與下床活動時間短于對照組(P均<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這與婁玉香等[12]研究結果相似。常規護理期間,對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輔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能夠在較好狀態下接受治療,從而有助于縮短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促進患者病情康復[13-14]。通過及時且有效的溝通,利于護患間良好關系的建立,而這不僅能夠有效預防護患溝通等問題的發生,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15]。
綜上所述,下肢靜脈曲張圍術期使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護理滿意度改善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