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玲,謝曉嵐,吳思,牛麗姝
1.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膀胱內鏡室,江蘇鹽城 224000;2.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科,江蘇鹽城 224000
目前,膀胱炎、膀胱癌等膀胱疾病在臨床中比較常見,膀胱作為人體尿液貯存和排泄的重要器官,一旦膀胱失去功能,患者往往會出現盆腔疼痛、尿頻、尿失禁、排尿困難等臨床癥狀,患者痛苦不堪,與結構缺陷、感染、炎癥、腫瘤或者神經損傷相關[1-2]。現階段,臨床門診主要選擇膀胱鏡進行膀胱疾病的診斷工作,經人體尿道把膀胱鏡置入機體膀胱或者尿道內部進行科學檢查,實為機械性操作,患者的疼痛感比較強烈,而且膀胱鏡檢查不可避免地需要觸犯患者隱私,患者自尊心受創,心理變化明顯,負面情緒較重,對整體檢查工作的開展帶來明顯不利,所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必不可少[3-4]。本研究簡單隨機選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膀胱內鏡室接受膀胱鏡檢查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人文關懷理念護理模式在門診膀胱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簡單隨機選取本院膀胱內鏡室接受膀胱鏡檢查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25~69歲,平均(45.61±3.67)歲。觀察組中(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3~70歲,平均(46.01±3.6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無尿道畸形癥狀;②精神狀態正常;③意識清晰,可自主表達意愿;④患者或家屬已經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排除標準:①妊娠階段患者;②哺乳階段患者;③心血管疾病患者;④臟器功能障礙患者;⑤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對照組:作常規護理服務,重點在于患者病情的初步評估,告知患者膀胱鏡檢查過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項和常規檢查流程,并對患者體征進行科學監測,引導患者放松心情,全面配合醫師操作。
觀察組:作人文關懷理念護理措施,過程及內容如下:①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需要包括專科醫師、護理人員,事先對小組成員開展培訓,就人文關懷護理理念進行培訓講解,要求小組成員的護理開展前,全面掌握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素養、性格特點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方案。②檢查室環境干預。在患者檢查前,需合理調節檢查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合理布局檢查室格局,為患者提供存放隨身物品和衣物的柜子,同時在檢查床上放置綿軟墊,避免檢查床過涼而增加患者不適感,注意綿軟墊需要勤更換、勤消毒。③檢查前。與患者建立良好溝通,在交流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加以科學評估,重點注意患者的微小動作和眼神、面部神情的細微變化,借此分析患者負面情緒的來源,并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引導患者宣泄負面情緒,減輕其恐懼感,同時把膀胱鏡檢查的基本知識、操作流程、注意事項、操作必要性、不良反應等情況悉數告知患者,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對膀胱鏡檢查有一定的了解,反復強調患者積極配合的重要性,適當播放舒緩音樂或搞笑電影,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釋放精神壓力,利于患者樂觀配合檢查;如果受檢者的年齡偏大,需要格外注意,各項操作均需動作輕柔,協助患者上檢查床并擺放體位。④檢查中。消毒操作前,對患者加以提醒,讓其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在操作期間需要對患者的表情和行為進行關注,向患者說明檢查進度,告知患者在出現不良感受或癥狀時,需要及時說明,切記患者訴說過程中,隨意打算患者,耐心傾聽并解答患者疑慮;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學會保護患者隱私,及時遮蓋非必要裸露部位。⑤檢查后。及時攙扶起患者并協助穿戴衣物,告訴患者檢查順利完成,對其進行表揚,并與患者交流,詢問是否存在不適感,加強健康指導,即檢查后1~2 d可能存在少量血尿和尿痛癥狀,無需過度擔心,這是正常現象,并要求患者科學飲食,合理作息。⑥疼痛護理。整個檢查過程,護理人員都需要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定,合理鎮痛,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耐受,可選擇非藥物方法鎮痛,如注意力轉移法,而對于耐受度低、疼痛感強烈的患者,可以遵醫囑合理適用鎮痛藥物。
①緊張和恐懼程度:如果患者未見緊張感和恐懼感,或者僅有輕微程度的表現,但并不會抗拒檢查,可定位1級;可見有較明顯的情緒波動,有逃避檢查的傾向及行為,可定位2級;若有患者強烈緊張,對檢查操作感到十分恐懼,直接回避檢查,需適當固定檢查體位,即3級。
②依從性和插管成功率:患者未出現拒絕檢查或者抗拒檢查的行為,表示依從。
③疼痛程度:基于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完成評價,講指導語后,由患者按照自覺程度進行劃線評分,且從0到10分,表明其痛感從無到有且最終難以承受。
④護理滿意度:自制調查問卷,分數100分,≥80分表示很滿意,60~<80分表示部分滿意,<60分表示不滿意。很滿意率+部分滿意率=總滿意率。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疼痛程度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行t檢驗;緊張和恐懼程度、患者依從性、插管成功率、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率(%)表示,行χ2和Z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緊張和恐懼程度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緊張和恐懼程度比較(n)
觀察組依從性、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依從性和插管成功率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比較[(),分]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t值P值護理前6.17±2.11 6.09±2.13 0.187 0.851護理后4.23±1.55 3.02±0.81 4.892<0.001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膀胱鏡在醫學疾病檢查過程中,是一種應用率比較高的器械類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機體,引起機體創傷性,疼痛感相對強烈,因每個人的耐受程度存在明顯性差異,低耐受力的患者無法配合,導致膀胱鏡檢查工作無法順利完成,直接對后期的臨床診斷和治療產生消極阻礙[5-6]。絕大多數門診膀胱鏡檢查患者情緒異常,對于此項操作過于緊張和恐懼,直接增加了機體對疼痛的敏感性,進一步加重負面情緒,循環往復,互相影響,使得實際檢查受到影響[7-8]。而人文關懷護理是一種新型且先進的護理理念,把患者納入護理服務主體,從患者角度出發,全面尊重患者身心實際需求,保證整體護理服務質量,這也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護理模式不斷更迭變化、人們服務需求增多形勢下所需的重要護理模式,十分符合當代社會發展需要[9-10]。從人文關懷護理內涵角度而言,護理方法和內容均發生較大轉變,全程把患者作為護理服務中心,針對性、個性化地開展相關服務,充分展示護理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服務內容廣泛且范圍擴大,護理效果發生了質的提升,無疑是理想的護理手段[11]。
本研究結果顯示:①在緊張和恐懼程度、依從性方面,觀察組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這就表明人文關懷理念護理用于門診膀胱鏡檢查患者中的干預作用更為理想,原因在于:膀胱鏡檢查過程中,以截石體位為主,直接暴露敏感部位,自身緊張和羞愧、恐懼感更容易滋生,加上操作會引起諸多不適感,患者負面情緒重,可能直接產生拒絕檢查的念頭和行為,降低依從性,而在人文關懷護理中,對檢查流程、必要性、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知識悉數向患者科學講解,提前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并在操作期間疏導患者情緒,轉移其注意力,可降低患者不適感,改善心理壓力,提高操作依從度;觀察組插管成功率(100.00%)高于對照組(86.00%)(P<0.05)。這一結果與張麗梅等[12]報道結果“研究組插管依從率96.00%、插管成功率98.00%,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基本一致,說明人文關懷護理在改善心理壓力,提高操作依從度的同時,為檢查工作的成功創設了條件,理想度高[13-14]。②在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率方面,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于門診接受膀胱鏡檢查的患者其舒適感提高、疼痛感減輕,這與人文關懷護理的組織進行有密切關系,疼痛感不明顯,患者對此更為滿意。疼痛屬于一種人體心理狀態性反應,可造成機體神經系統紊亂,加快心跳速度,機體處于明顯煩躁狀態,血壓水平上升,促使機體尿道括約肌明顯收縮,膀胱鏡置入難度變大,患者疼痛感更加明顯[15];人文關懷理念充分考慮患者生理和心理雙重需求,優化相關措施,護理內容全面細致,可良好改善患者不良感受,減輕痛感,為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帶來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門診膀胱鏡檢查患者人文關懷理念護理的應用效果較高,利于減輕患者疼痛感,是理想的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