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魁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急診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長沙市第三醫院收治的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的88例ASTEMI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4例。參照組術前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進行治療,研究組術前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進行治療。比較2組患者手術即刻的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等級、再通成功率,治療前、術后2 h、術后24 h的血小板凝集率,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出血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TIMI血流等級和再通成功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的血小板凝集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2 h、術后24 h的血小板凝集率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和研究組的MACE發生率分別為15.91%、2.27%,研究組的MACE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組和研究組的出血事件發生率分別為4.55%(2/44)、6.82%(3/4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ASTEMI患者的急診治療中,在PCI術前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進行治療,能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TIMI血流等級,提高再通成功率,有助于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且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血小板凝集率;不良心血管事件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5-0052-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542.2+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癥之一,在所有心肌梗死類型中占比為30%~40%[1]。ASTEMI的發生主要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斑塊破裂脫落形成血栓,阻塞管腔使得局部區域心肌細胞發生持續性嚴重缺血,從而導致心肌壞死[2]。ASTEMI患者表現為典型性的缺血性心絞痛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心電圖可見代表性的ST段弓背抬高[3]。ASTEMI患者若不能及時恢復心肌灌注,阻止缺血區域的進一步擴大,可能造成猝死、心力衰竭。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是目前臨床上治療ASTEMI的常用微創手術,能在較短時間內開通堵塞血管,恢復心肌血流灌注,但術后存在慢復流、無復流情況,可能出現血栓再形成、心梗復發等情況,影響患者預后[4]。為了保障手術效果,術前的抗血小板治療是ASTEMI急診治療中的重要環節[5]。目前多使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作為PCI術前的基礎抗血小板治療方案,但部分患者應用該藥的效果不夠理想[6]。替格瑞洛是一種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其抗血小板效率較傳統藥物有明顯提升[7]。本次研究就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在ASTEMI急診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進行了分析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長沙市第三醫院收治的行PCI治療的88例ASTEMI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4例。參照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39~76歲,平均(54.8±6.1)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9 h,平均(3.8±1.1)h。研究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齡40~78歲,平均(55.0±6.4)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10 h,平均(4.0±1.3)h。2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確診為ASTEMI;發病至入院時間≤12 h;具備PCI指征。
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對研究相關藥物過敏;有惡性腫瘤疾病;有血液系統疾病。
1.2 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控制血壓、建立靜脈通道等常規急診處理。參照組術前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進行治療。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100 mg)的劑量為300 mg,口服給藥。氯吡格雷[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J20180029,75 mg]的劑量為300 mg,口服給藥。研究組在術前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進行治療。阿司匹林以300 mg的劑量口服給藥。替格瑞洛(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183320,90 mg)劑量為180 mg,口服給藥。2組患者隨后均常規接受PCI治療開通梗死血管,術后予以常規處理。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再通成功率。在手術即刻通過冠狀動脈造影記錄2組患者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等級,統計再通成功率。其中,TIMI血流等級包括0級—3級,2級—3級為再通成功。(2)比較血小板凝集率。在治療前、術后2 h、術后24 h分別測定、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血小板凝集率。(3)比較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隨訪統計對比2組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發生情況。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心梗再發、支架內血栓以及心力衰竭。(4)比較安全性。記錄比較2組出血事件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量數據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數據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再通成功情況比較
研究組再通成功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血小板凝集率比較
2組治療前的血小板凝集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2 h、術后24 h的血小板凝集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和研究組的MACE發生率分別為15.91%、2.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出血事件情況比較
參照組和研究組的出血事件發生率分別為4.55%(2/44)、6.82%(3/44),均為輕微性出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2,P=0.64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改善和生活壓力不斷的增加,ASTEMI等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緩慢上升[8]。ASTEMI致死致殘率較高,是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一大因素。ASTEMI患者容易出現休克、心力衰竭,嚴重時會誘發患者猝死。快速開通堵塞血管,恢復血流灌注,是治療ASTEMI的關鍵。PCI治療已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的主流手段[9]。在ASTEMI發生過程中,不穩定斑塊破裂,使血管發生內凝血,血小板被激活黏附聚集于血管裂縫處,進一步激活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體,加快附近血小板的聚集連接,從而加速血栓形成,加重血管阻塞。在PCI治療的同時,若不能控制血小板聚集,無法完全疏通血管,復流后血流速度比較慢,隨著時間延長,會再次形成血栓,心肌灌注不充分,也會影響心功能恢復,容易發生MACE[10]。
目前臨床常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PCI術前的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是最常規的抗血小板藥物,應用時間最為久遠,主要通過抑制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能選擇性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P2Y12與血小板的結合,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氯吡格雷屬于前體藥物,需要通過肝細胞色素P450酶代謝轉化才能形成活性物質,起效相對較慢,且能轉化形成活性物質的比例只有15%,生物利用度不高,還有部分慢代謝型患者可能發生氯吡格雷抵抗[6]。替格瑞洛為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其抗血小板作用機制與氯吡格雷類似,均屬于P2Y12受體抑制劑。替格瑞洛為活性物質,在口服吸收后能直接發揮作用,無需肝臟代謝轉化,起效快,生物利用度也更高。臨床數據顯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效率高于氯吡格雷,維持作用時間也更長,且替格瑞洛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不會影響血小板長期功能[11]。本次研究中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進行PCI術前雙抗小板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再通成功率高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術后2 h、術后24 h的血小板凝集率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安全性方面,研究組MACE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2組出血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ASTEMI患者PCI術前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進行治療,能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TIMI血流等級,提高再通成功率,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且安全性較好,不會明顯增加出血風險。
綜上所述,在ASTEMI患者的急診治療中,PCI術前采用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進行治療,能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TIMI血流等級,提高再通成功率,有助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且安全性較好。
參考文獻
[1] 沙琬婧,楊濤,周華,等.基于住院病案首頁信息的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2,20(10):1838-1840.
[2] 譚靜,張迎花,司瑾,等.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特征和治療及院內結局的變化[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23(10):1039-1041.
[3] 史英英.氯吡格雷與替格瑞洛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3):2295-2297.
[4] 袁玲霞.替格瑞洛片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藥品評價,2019,16(13):24-26.
[5] 高靈,雷梅先,石凡,等.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21,27(22):26-28.
[6] 何偉民,朱明欣,王琦,等.替格瑞洛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治療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響[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9,25(5):505-508.
[7] 吳家剛,鄭睦銳.2013—2017年廣州市急性心肌梗死流行特征及趨勢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20,46(1):38-42.
[8] LEE S J,CHO J Y,KIM B K,et al.Ticagrelor monotherapy versus ticagrelor with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21,14(4):431-440.
[9] 黎可政,張鵬.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北方藥學,2021,18(2):110-111.
[10] 柳詩浩.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1,29(5):35-37.
[11] 李拜紅,施晶晶,鮑駿,等.替格瑞洛片聯合阿司匹林腸溶片用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1,37(19):2558-2561.
(編輯:許 琪)
作者簡介:干 魁,男,本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