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琪



【摘要】 目的 觀察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治療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于無錫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的96例SOM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紅藍球法分組,紅球為觀察組48例(54耳),藍球為對照組48例(53耳)。對照組給予頭孢呋辛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口服治療。對2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聽閾水平、鼓室壓、生活質量[中文版慢性耳病調查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hronic ear survey,CCE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治療前,2組聽閾水平、鼓室壓及CCE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500 Hz、1 000 Hz及2 000 Hz下聽閾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鼓室壓、CCE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2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應用于SOM患兒的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和聽力,提高生活質量,未增加不良反應,療效確切。
【關鍵詞】 分泌性中耳炎;桉檸蒎腸溶軟膠囊;頭孢呋辛;聽閾水平;鼓室壓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5-0085-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764.21
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特點是中耳內有持續的積液存在,起病往往在急性中耳炎發作之后,細菌或病毒病原體未能得到完全消除,導致患兒中耳出現持續炎癥[1]。SOM在耳鼻喉科十分常見,雖表現為大量積液,但實為非化膿性炎癥病變。SOM臨床表現為中耳積液和傳導性聽力障礙等,易在冬春季發病,近年來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SOM患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出現反復發作,極易造成粘連性中耳炎,對聽力造成損害,影響患兒智力和語言發育[2]。目前臨床認為SOM是由于咽鼓管部功能出現障礙、發生感染和免疫因素影響而導致的。臨床對于SOM治療方法較多,例如應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鼓室穿刺抽液、手術治療等。頭孢呋辛是中耳炎常用的抗生素之一,有較好效果,但長期應用易造成耐藥性[3]。因此尋求一種有效的聯合治療方式對于
SOM患兒的疾病恢復有重要意義。桉檸蒎腸溶軟膠囊是一種植物提取藥,對于耳道內黏膜纖毛清除功能有改善作用[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治療SOM的臨床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紅藍球分組法將2020年12月—2022年3月于無錫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的96例SOM患兒分為2組,其中紅球為觀察組48例(54耳),藍球為對照組48例(53耳)。觀察組中男性患兒27例、女性患兒21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5.09±1.41)歲;病程3~14 d,平均病程(7.07±1.60)d;雙耳發病6例,單耳發病42例。對照組中男性患兒25例、女性患兒23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5.11±1.40)歲;病程2~15 d,平均病程(7.16±1.62)d;雙耳發病5例,單耳發病4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5]中相關標準,經聲導抗圖檢查后診斷為SOM;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伴聽力下降,鼓膜充血,鼓室內存在液平面;年齡2~10歲。
排除標準:合并鼓膜與中耳粘連;合并其他類型中耳炎;對本研究藥物過敏;合并鼻咽部腫瘤;合并重度腺樣體肥大;有耳部手術史;隨訪脫落。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鼻腔、鼻咽部和鼻竇的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頭孢呋辛[深圳致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75,規格1 g(按C16H16N4O8S含量計)]進行治療,以60 mg/(kg·d)的劑量溶于50 mL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重慶三大偉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384,規格1 000 mL∶9 g),1次/d,靜脈滴注,共治療7 d。觀察組采用頭孢呋辛滴注與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北京九和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06,規格0.12 g×12片)聯合治療,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于餐前30 min溫水送服,0.12 g/次,3次/d,共治療7 d。2組于治療7 d后進行療效評價,若治療效果未達顯效則視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治療。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顯效為耳痛、耳鳴、耳漏等癥狀基本消失,聽閾水平檢查提示聽力恢復正常,鼓膜形態和活動正常,聲導抗圖結果為A型;有效為耳痛、耳鳴、耳漏等癥狀有所改善,聽閾水平檢查提示氣骨導差改善>10 dB,鼓膜形態和活動基本正常,聲導抗圖結果為A型或C型;無效為耳部各類臨床癥狀未見好轉,聽閾水平檢查提示氣骨導差改善<10 dB,鼓膜形態和活動仍未改善,聲導抗圖B型。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聽閾水平。于治療前和治療7 d后采用純音測聽儀(丹麥Madsen,型號OB 922 conera)檢測患兒聽力,方法采用“升5降10”,頻率為250~8 000 Hz,氣骨導差>25 dB則提示為聽力異常。(3)鼓室壓。于治療前和治療7 d后進行聲導抗測試,采用中耳分析儀(丹麥Madsen,型號ZO 901),將探測音參數設置為226 Hz、85 dB SPL,壓力設置為-400~+200 daPa,壓力變化速率設置為50 daPa/s。檢查前清除患兒耳耵,選擇適宜的耳塞后于安靜狀態進行測試。(4)生活質量。于治療前和治療7 d后采用中文版慢性耳病調查量表(CCES)[6]對患兒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量表包含活動限制(3~17分)、醫療資源占用(3~15分)、癥狀(7~40分)3個維度,共計13個條目,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5)不良反應。統計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反胃惡心、水腫、頭暈、失眠。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聽閾水平和鼓室壓
治療前,2組各項聽閾水平、鼓室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500 Hz、1 000 Hz、2 000 Hz下聽閾水平均低于對照組,鼓室壓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
治療前,2組CCES各維度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CCES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2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SOM屬于一種炎癥疾病,為非化膿性,發病機制復雜。中耳局部感染、過敏、咽鼓管功能障礙等因素都可能導致SOM發生。SOM也可能繼發于咽鼓管阻塞或急性中耳炎后。隨著SOM疾病進展,可能引起耳內飽脹和聽力損傷[7]。SOM患兒的黏液纖毛運動系統障礙,大量積液在中耳處堆積,纖毛功能受到損傷。SOM患兒存在嚴重的炎癥反應,若不及時干預可能經淋巴及血液循環傳至全身,誘發機體免疫反應,使得局部炎癥進一步加重,嚴重者可喪失聽力,發生中耳粘連甚至鼓室硬化[8]。當前對SOM的治療主要是清除中耳內積液,使得咽鼓管黏膜上皮細胞功能得到恢復。臨床多采用藥物保守治療、鼓室穿刺引流、手術治療等。鼓室穿刺引流近年來應用較多,其原理為將鼓室內積液抽吸出來以達到改善聽力功能的目的,雖可以改善聽力,但難以改善咽鼓管纖毛運動功能和鼓膜的癥狀。穿刺為有創治療方式,反復穿刺可能加大感染風險,尤其是患兒通常依從性較差,對有創治療過程存在恐懼心理,存在一定風險[9]。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雖然可促使積液排出,能一定程度上減輕炎癥反應,但不良反應較多。由于兒童SOM的積液中多存在致病微生物,通常給予抗生素治療,但以往抗生素的用量較大,產生一定耐藥性,藥效大打折扣。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治療后各項聽閾水平低于對照組,鼓室壓更接近正常范圍(P<0.05),提示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應用于SOM患兒的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聽力和鼓膜功能的恢復。分析原因,頭孢呋辛是臨床常用的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是通過結合細菌細胞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使轉肽酶酰化,抑制細菌細胞分裂和生長,使細菌形態發生變異,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有效阻止炎癥感染面積的擴大,促進中耳部位炎癥消退[10]。頭孢呋辛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略顯不足,在臨床治療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抗生素,盡可能縮短療程。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具有黏液溶解性,包含檸檬烯、α-蒎烯、桉油精等有效成分,可以使黏液堿化,pH值接近正常水平,黏稠度下降,呼吸道上皮中杯狀細胞漿液分泌腺分泌活動得到有效調節,黏液層與漿液層重新回歸平衡狀態,咽鼓管纖毛運動恢復,纖毛清除功能得到改善,促進中耳內積液排出,咽鼓管重新恢復通暢,中耳內黏膜腫脹消失,耳道內清除防御機制重新建立,SOM炎癥反應得到根本性改善[11]。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CES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應用于SOM患兒的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生活質量,促進疾病恢復。頭孢呋辛對于致病菌有殺滅作用,可有效抵抗炎癥反應。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調節纖毛運動和黏液分泌,使得炎癥反應的惡性循環被終止。二者聯合,從多方面改善SOM患兒癥狀,且靜脈給藥受依從性影響較小,易獲得較為穩定的療效。本研究中,2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治療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頭孢呋辛治療SOM患兒,可有效提高患兒聽力水平,改善臨床癥狀,促使鼓膜功能和活動恢復正常,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艷麗.某院159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中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抗感染藥學,2021,18(9):1333-1335.
[2] 貟亞榮,史曉東.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預后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24):90-91.
[3] 宋俊超,夏洪偉.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及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同步鼓室內穿刺抽液治療急性中耳炎的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9,16(4):108-109.
[4] 侯紅霞,李志儒,張春紅.克拉霉素+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治療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8,30(7):202-203.
[5] 黃選兆,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48-854.
[6] 黃開懷.耳內鏡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12):10-13.
[7] 朱思瑞.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糠酸莫米松鼻噴劑治療慢性鼻-鼻竇炎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2,35(4):638-640.
[8] 韓琳琳.耳內鏡下鼓膜置管術治療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9,24(增刊1):1308-1309.
[9] SKOVBJERG S,ROOS K,ANDERSSON M,et al.Inflammatory mediator profiles in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relationship to viable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bacterial and viral nucleic acids[J].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2020,40(12):555-569.
[10] 何婷婷,盧堅,吳樹濃,等.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聯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研究[J].北方藥學,2021,18(11):129-131.
[11] 王麗娜.桉檸蒎腸溶軟膠囊輔助鼓室注射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分泌性中耳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1,21(17):53-54.
(編輯:徐亞麗)
作者簡介:周 琪,女,本科,住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