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多 宋冬梅 謝海珍 袁珊珊 饒海琴


【摘要】 目的 分析對比膠體層析法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篩查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體在艾滋病中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行艾滋病篩查的13 777人為研究對象,采集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對空腹靜脈血均施以膠體層析法、ELISA與免疫印跡法行HIV抗體檢測,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的“金標準”,統計對比膠體層析法、ELISA在艾滋病中的診斷效能。結果 13 777名行艾滋病篩查檢測人員中,免疫印跡法共檢測出37例HIV抗體陽性,ELISA共檢測出36例HIV抗體陽性,膠體層析法共檢查出29例HIV抗體陽性;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的“金標準”,ELISA檢測的靈敏度為94.59%(35/37)、準確度為99.98%[(35+13 739)/13 777]、陰性預測值為99.99%(13 739/13 741),高于膠體層析法的72.97%(27/37)、99.91%[(27+13 738)/13 777]、99.93%(13 738/13 7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者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Kappa檢驗顯示,ELISA檢查艾滋病的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59,P<0.001)。結論 與膠體層析法相比,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能夠更有效
地檢查出陽性HIV抗體,進而提高艾滋病的早期診斷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膠體層析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5-0107-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46
艾滋病是因HIV感染而誘發(fā)的機體免疫功能缺陷。未經治療的患者在疾病晚期易并發(fā)各種嚴重感染與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1-2]。艾滋病為臨床常見的傳染病,該病的傳播途徑以性接觸傳播較為多見,尤其是男性與男性之間的同性性傳播[3-4]。現階段,臨床對于艾滋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措施,病死率較高,嚴重阻礙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對高危群體施以及時篩查,盡早判斷他們是否出現HIV感染,以指導臨床施以個體化的治療措施,對于控制艾滋病患者的病情進展、延長其生存周期與控制艾滋病流行態(tài)勢至關重要[5]。HIV抗體測定結果為艾滋病患者的重要診斷依據,現階段臨床檢測HIV抗體的措施具有多樣性,如膠體層析法、ELISA等,但何種方法對HIV抗體檢查診斷效果更好還需進一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行艾滋病篩查的13 777人為研究對象,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的“金標準”,分析對比膠體層析法、ELISA的具體診斷效能,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高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行艾滋病篩查的13 777人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中男性7 964人,女性5 813人;年齡31~62歲,平均年齡(48.75±2.49)歲;文化程度,小學2 789人,中學8 637人,專科及以上2 351人;體質量指數18.4~27.1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5.16±0.48)kg/m2。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曉,并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娛樂場所從業(yè)人員;無肺結核等其他傳染性疾病;研究對象均具有較為優(yōu)良的依從性;性伴侶較多。
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感染者;伴有凝血功能、免疫系統異常者;存在血液系統疾病者;肝腎等臟器功能重度受損者;意識障礙,無法行正常交流者;已在進行免疫治療者;合并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者。
1.2 方法
標本采集: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采集研究對象次日清晨晨起時的5 mL靜脈血儲存于無菌試管中,對血液標本行離心處理,速率為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得分離血清后,即刻送檢或者放于-80 ℃環(huán)境下待檢。
檢測方法:(1)ELISA。選擇抗原為HIV1-2抗原包被的96孔微孔板,并對標本行編號存儲以選取與之相對的加樣孔開展檢測;每份標本在復溶后加樣100 μL;封板后在37 ℃條件下行1 h的孵育;以自動洗板機(深圳市匯松科技有限公司,型號為P10-960,出廠編號A22004004)行洗板,連續(xù)開展6次,在標本干燥后于每個反應孔中放入100 μL底物,行避光反應15 min,然后在各反應孔中放入50 μL終止液以終止反應;以自動酶標儀[安圖實驗儀器(鄭州)有限公司,型號PHOMO,出廠編號3011002410]行吸光度檢測,波長設定為450 mm。檢測人員以ELISA相關參考值作為參照,對測定結果進行評判。將空白孔數據調節(jié)為0,測定每孔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以OD值作為抗體水平,OD值>截斷值≥1判定為陽性,相反則為陰性。(2)膠體層析法。將50 μL復溶后的血液標本放入試劑卡加樣處,以免疫層析原理開展測定;加樣之后放置15 min,待標本中存在HIV1+2抗體時,鼠膠體-抗原會同HIV1+2抗體結合,出現抗原重組情況,且會被固相包被,以此產生紅線;待1 h后由檢測醫(yī)師讀取結果。檢測區(qū)、對照區(qū)均存在紫紅色條帶為陽性,僅對照區(qū)存在紫紅色條帶為陰性。(3)免疫印跡法。復溶后對血清以1∶100占比行稀釋處理,將稀釋后樣本加入到硝酸纖維素膜上,于37 ℃條件下震蕩。當血清與膜條包被的HIV1+2條帶相互結合時,表明血清內具有HIV1+2抗體。此時檢測醫(yī)師再加入BCIP/NBT底物,發(fā)生紫褐色產色反應。至少2條膜帶與p24帶同時出現為陽性,未見HIV抗體特異性條帶為陰性。全部檢測操作均嚴格依據相應說明書開展,持續(xù)進行7次,以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度。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膠體層析法、ELISA在艾滋病中的診斷效能,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金標準”。陰性預測值=真陰性/(假陰性+真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一致性以Kappa檢驗(Kappa值>0.75表明一致性極好,Kappa值0.40~0.75表明一致性較為理想,Kappa值<0.40表明一致性差),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3 777名研究對象內,免疫印跡法共檢測出37例HIV抗體陽性,ELISA共檢測出36例HIV抗體陽性,膠體層析法共檢測出29例HIV抗體陽性;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的“金標準”,ELISA檢測的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高于膠體層析法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二者的特異度、陽性預測值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Kappa檢驗顯示,ELISA檢查艾滋病的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59,P<0.001)。膠體層析法、ELISA在艾滋病中的檢出情況和診斷效能見表1、表2。
3 討論
艾滋病為臨床常見的傳染病之一[6]。近年來,因人們性觀念的開放,艾滋病的患病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病的病死率較高,艾滋病是15~49歲人群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7]。HIV感染是艾滋病的唯一病因。HIV感染者可數年不出現特異性表現,而一旦出現明顯臨床癥狀則極可能已處在伴發(fā)嚴重感染與腫瘤時期,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8-9]。因此,對艾滋病高危人群進行定期的HIV抗體檢查,對于控制患者病情、病毒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HIV抗體檢測結果的準確與否與患者的治療和預后具有緊密聯系,選取迅速有效的HIV抗體檢測方法提升HIV抗體的檢出精準度至關重要。免疫印跡法為目前臨床檢查HIV抗體的“金標準”,存在較高的檢測準確度、靈敏度,但該方法檢查所需費用較高,無法作為大范圍的HIV抗體篩查常規(guī)措施,故臨床運用較為受限。因此,尋找一種更為快速、簡便的檢查措施成為臨床HIV抗體檢測的重點。膠體層析法為HIV抗體初篩的常用檢測手段,是一種運用HIV抗體與硒膠體-抗原結合后被合成肽、重組抗原捕捉固定、顯色的原理,以測定HIV抗體的檢查方法,具有檢查費用低、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然而這種方法對于脂血、溶血標本的測定會影響結果的判讀,故無法滿足臨床所需。
本研究結果顯示,13 777名行艾滋病篩查檢測人員內,免疫印跡法共檢測出37例HIV抗體陽性,ELISA共檢測出36例HIV抗體陽性,膠體層析法共檢查出29例HIV抗體陽性。以免疫印跡法為檢查的“金標準”,ELISA檢測的靈敏度為94.59%(35/37)、準確度為99.98%[(35+13 739)/13 777]、陰性預測值為99.99%(13 739/13 741),高于膠體層析法法的72.97%(27/37)、99.91%[(27+13 738)/13 777]、99.93%(13 738/13 748)。Kappa檢驗顯示,ELISA檢查艾滋病的結果與“金標準”檢查結果的一致性極好(Kappa值=0.959,P<0.001),提示ELISA在HIV抗體篩查中效果顯著,可提高疾病的檢出準確度。分析原因為ELISA可通過酶催化底物反應的放大效應提高抗原抗體反應的靈敏度,進而提升HIV抗體陽性檢出精準性[10-11]。ELISA具有優(yōu)良的穩(wěn)定性,不受標本的脂血、溶血等干擾,無需采取特殊設備開展檢查,于室溫下即可操作,且一次性能夠測定多份樣本,并經酶標儀讀取數據,盡可能減小溫度、標本處理等對檢查結果的影響。ELISA不僅可用于少量的HIV抗體檢查,還可運用于批量樣本檢查,其檢查結果更為客觀、準確[12]。ELISA檢查的窗口期較短,有助于臨床及時發(fā)現HIV早期感染。
綜上所述,相較于膠體層析法,ELISA在HIV抗體的篩查中效果更為顯著,可有效提高HIV抗體陽性檢出率,有利于指導臨床及時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繼而更有效控制艾滋病進程,抑制疾病的傳播,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MOMENZADEH A,SHUMWAY M,DONG B J,et al.Patterns of prescrib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upon discharge to psychiatry inpatients with HIV/AIDS at a large urban hospital[J].Ann Pharmacother,2021,55(4):452-458.
[2] BASOULIS D,KOSTAKI E G,PARASKEVIS D,et al.Tracking 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an early HIV diagnosis in a population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 with known time of infection[J].Sex Transm Infect,2022,98(2):79-84.
[3] 李虹澤,劉盼,唐瑩,等.2例HIV抗體免疫印跡法確證陰性結果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1,42(5):841-845.
[4] 尤佳女,陳兵,許珂,等.疑似HIV感染者樣本抗體篩查蛋白印跡試驗及核酸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1,27(7):741-744.
[5] 葉曉芳,林小菊,黃妹,等.膠體層析法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在HIV抗體檢測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21,42(6):79-81.
[6] MARTíNEZ L E,LENSING S,CHANG D,et al.Immune activation and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as prognostic biomarkers for AIDS-related non-hodgkin lymphoma in the AMC-034 study[J].Clin Cancer Res,2021,27(16):4642-4651.
[7] WAN T,LIU X,SU Y,et al.B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excessive to deficient syndromes in AIDS:comparative microRNA microarray profiling and syndrome-specific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J].J Med Virol,2021,93(6):3634-3646.
[8] 王萬海,孟真,楊若男,等.免疫印跡法檢測HIV抗體條帶常見模式分析及在隨訪中的價值[J].檢驗醫(yī)學,2020,35(2):95-99.
[9] 馬潔瓊,邢文革,蔣巖.干血斑樣本用于梅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方法的初步評價及應用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20,26(5):517-521.
[10] 石朝輝,薛秀娟,鄭艷麗,等.1 265例HIV快檢可疑樣本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印跡試驗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22,32(15):1891-1893,1897.
[11] 劉學政.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膠體金法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的結果比較[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2,19(23):3283-3285.
[12] 鐘秀琴.酶聯免疫吸附法與膠體金法在篩查HIV感染中的意義[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20,43(6):430-431.
(編輯:肖宇琦)
作者簡介:袁小多,女,本科,主管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