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文 段文春(銀川市中醫醫院)
面對手術,大多數患者都比較害怕,這是無法避免的情緒。但為了手術的順利進行,患者需要積極調節情緒,這對治療有好處,可以降低手術期間的應激反應,讓患者更安全地完成手術。
手術是一種常見的創傷操作,患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受力,才能順利完成手術。進入手術室后,患者看到手術環境,難免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情況以及手術能否成功,由此產生身體無力、心慌的癥狀,這是術前焦慮的表現。有些性格開朗的患者,焦慮程度相對輕微。反之,敏感多思、經常煩躁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焦慮的程度高,而且女性相比男性,發生負面情緒的概率更高。
術前焦慮是常見的應激反應,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理功能。術前焦慮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免疫調節功能,導致術后的免疫力降低。術前焦慮也會增加麻醉藥物用量,對患者的手術產生一定影響。
醫護人員需要與患者充分溝通,提供清晰、準確的手術信息,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慮。幫助患者了解手術過程、風險和預后,緩解焦慮情緒。護士與患者溝通時盡量保持溫和的語氣,以免對患者心理產生刺激,以通俗、簡單的交流方法說明手術的意義,獲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醫護人員在術中和術后的交流中應注意言行嚴謹有禮,避免談論與手術無關且可能引起患者猜忌的話題,建立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尊重。

CBT 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幫助患者認識和改變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減輕其焦慮情緒。患者可以與心理專家合作,學習應對焦慮的技巧,如深呼吸、自我放松和積極思考等。對于痛閾較低的患者,護士需要提供良好的認知宣教,講解藥物對人體的作用和副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對于部分患者的焦慮及恐懼,可采取心理暗示方法幫助其分散注意力,讓其樹立信心,提升手術耐受力。在溝通中要理解和體諒患者的感受,盡量避免不良情緒。
通過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松弛、冥想和想象等方法,患者可以學會在手術前自我放松,并將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放松的狀態上,減少焦慮情緒。
患者可以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支持團隊的支持。他們可以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情緒。
對于極度焦慮的患者,醫生可能會考慮用鎮靜藥物來減輕其焦慮情緒。
總之,在改善患者手術焦慮情緒方面,綜合運用信息提供與溝通、認知行為療法、放松訓練、支持系統和藥物治療等方法,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更好地面對手術,減少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