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 要] 近年來,政府部門對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而鋼琴教學作為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憑借自身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開放性教學觀念,給學琴者的學習中帶來較多便利。隨著學琴者數量持續提升,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情況實現良性發展,但由于很多教育培訓機構、家長對鋼琴教學認知程度有待提升,造成鋼琴教學中出現各種問題,嚴重降低了鋼琴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學員特征,明確社會音樂教育現狀,分析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保證鋼琴教學工作質量能達到預期標準。
[關鍵詞] 社會音樂教育;鋼琴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J639?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3-0168-03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呈現逐年遞增的形式,將物質文明建設提升到新層次,也有效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設效果。目前,人們愈發追求精神文化,不僅定期欣賞音樂,還學習各種音樂,而鋼琴作為現代最常見的樂器,其憑借自身音域寬廣、氣勢磅礴等特征,受到很多學員的喜愛,學習鋼琴既能培養學員創造力、想象力,還能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專業人員統計,發現在不同音樂作品中存在很多鋼琴演奏作品。在過去的歷史發展中,許多作曲家依靠自己的天賦和才華,寫出很多高質量作品。站在音樂發展歷史角度來看,大部分作曲家將民族特有元素融入實踐中,反映出他們的民族特色,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其中包括部分中國的作曲家,將中國民族傳統旋律融入音樂作品中,并以鋼琴作品的形式進行創新,如《蝶戀花》以滑音和顫音為基礎,采用獨特演奏技巧,將音樂創造出特殊的音樂美感,構成具有民族文化的鋼琴作品[1]。
在歷史上很多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對人類音樂行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音樂作品數量和質量。鋼琴不只是簡單的樂器,其在各行業均有應用,如廣告背景、影視作品等,不僅能向觀眾傳達出古典、高雅的印象,還能加強宣傳效果和映射效果。但從目前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和家長對鋼琴教學認知出現偏差,部分家長盲目投資子女教育,在投資方面完全不考慮孩子興趣愛好和基礎條件,盲目選擇鋼琴,很難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一、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學員特征
鋼琴演奏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充分發揮耳、手、心等環節作用,完美體現出其演奏者內心情感。在演奏鋼琴過程中,演奏質量水平和演奏曲目時長、技巧復雜程度、速度快慢沒有直接聯系,要求演奏者將自身內心情感彈奏出來,而如果想要完整表達出自身內心情感,對演奏者的彈奏技巧、理論基礎知識則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提高鋼琴教學效果,做到因材施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要先掌握不同人群的心理、生理特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激發學員學習興趣,給其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鋼琴學習效果。
(一)少兒組學員特征
少兒組年齡為4—12歲,在該年齡階段的學員時常出現如下問題:第一,好奇心重,對于單一事物熱心程度只能保持幾周,甚至僅有幾天時間,學習興趣持續時間較短;第二,記憶周期短。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下課立馬忘記,等到下次上課腦袋中缺乏知識記憶;第三,學員年齡較小,骨骼發展不完全,手指過于柔軟,經常在鋼琴演奏中站不穩,易出現錯誤手型問題。因此,在教學少兒組鋼琴時,針對不同學童采用對應教學方法:首先,要先掌握孩子的好奇心,積極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樹立鋼琴學習自信心,避免其對鋼琴學習產生討厭心理;其次,要定期和孩子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能讓孩子喜歡上教師課程,會降低鋼琴教學難度系數。同時,教師要和家長進行及時溝通,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老師、家長、學員三方面共同努力,提高鋼琴學習效果。最后,提前進行授課作業,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制定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要熟練掌握每節課鋼琴課程教學內容,只有將本職工作做好,才能引導學員按照學習計劃進行學習[2]。
(二)青年組學員特征
青年組學琴年齡覆蓋范圍較廣,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青少年組,這一年齡階段的學員在上學階段,經常受到各種外在因素影響,容易出現各種問題。(1)學習任務重,沒有足夠時間學習鋼琴,缺乏空閑時間練習課堂教學內容,很難跟上正常的教學進程;(2)玩心過重,這是該階段最常見的問題,和性別無關,該階段學習者都非常貪玩,對外界新鮮事物有較強好奇心,很容易失去學習鋼琴的興趣;(3)叛逆心理嚴重。該階段孩子在叛逆期,如果家長和教師教學方式錯誤,很容易引起孩子內心產生叛逆心理,所以這一階段鋼琴教學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第二種類型,對比青少年組學員,青年組學員學習鋼琴時,不僅要做好因材施教,還要加強心理引導,定期了解學琴者內心真實想法。在該階段的學琴者不是以考級、考學為目的,其注重提高自身修養、氣質。因此,在教學該類型學員時,要懂得以誠相待,這是取得信任的重要方式,在取得學員信任后,能優化鋼琴教學的難度系數。同時,要針對不同學員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每個學員學習目的不同,所教學的內容存在較強差異性,如一些學員想要學習即興伴奏,一些學員想學習經典古曲、爵士鋼琴等,教師要根據學琴者需求傳授對應技能。另外,要及時和學員進行溝通,拉近和學員之間的關系,是幫助學員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的關鍵點。主要原因是該階段學員具有完整的思維能力,對未來有健全的規劃,如果能及時和學員進行溝通,對其堅持學習鋼琴有重要作用[3]。
二、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師資缺乏穩定性
近年來,我國鋼琴教育行業高速發展,學琴者隊伍進一步拓展,學習鋼琴成為現代最常見的社會現象,小到4—6歲兒童大到60多歲老年均在學習。同時,教師師資隊伍需求量呈現逐年遞增的形勢,但從目前社會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機構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育人員具有較強的商業性質,很多鋼琴教育培訓機構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注重用最短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并未全面分析學習階段特征。例如:部分機構過于追求考試級別,沒有真正意識到考級主要目的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和學員學習情況,有利于教師規范鋼琴教學活動內容。由于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很多教師和家長無法正確認知該制度,出現學員演奏水平和報考級別嚴重不符的現象,忽略教學理念和學員的個體差異性,影響到學員鋼琴學習效果[4]。
(二)教學模式滯后
在教學鋼琴時,部分教師過于重視鋼琴演奏技巧,并未幫助學員建設健全的鋼琴知識理論體系,阻礙鋼琴理論知識的學習,降低鋼琴教學效果。部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鋼琴教學方式,注重教學鋼琴技能,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過于滯后,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很難滿足學員多元化發展要求,不注重培養學員聽覺能力,缺乏科學的教學模式。例如:在鋼琴教學過程中,一名考過九級的鋼琴學員在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方面不具備九級水平,經過詳細交流后,發現其之前的鋼琴老師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上課時選擇一首考級曲目,僅告訴她在鋼琴鍵上怎么找音符,演奏要停留多長時間,再安排其進行大量練習,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能讓其考過九級,但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嚴重缺乏演奏技巧,從而出現知識斷層問題[5]。
(三)音樂素養有待提升
在鋼琴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重視培養學員演奏技巧,忽略培育學員音樂核心素養。在鋼琴教學交流中發現很多教師在向學員講解鋼琴練習曲目節奏時,僅強調怎么彈奏鋼琴,連最基礎的節奏名稱都不講,忽略練習曲目中各種音符之間的關聯,更不會分析演奏者在演奏時對曲目演奏的理解、曲目段落布局等,甚至并未講解鋼琴基本的音程、和弦樂理相關知識。如果教師不及時優化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影響學員演奏效果,導致學員肢體技能和音樂素養存在較強差異性。另外,會影響到學員學習鋼琴的積極性,缺乏想象力,甚至出現放棄鋼琴的問題[6]。
三、提高社會教育中鋼琴教學效果的方案
(一)分析教學理念和學情
鋼琴學科對學員操作性、藝術性、技巧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理念方面,要正確處理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技巧、過程和方法等環節的關聯,積極培養學員學習興趣,加強學員引導作用,豐富其文化知識底蘊。同時,要科學評價教學過程,培養學員聽覺能力,提高鋼琴日常教學效果。在分析學情時,要意識到不同學員個體差異性,嚴格遵循因材施教方式,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制定對應教學方法。教師要提前分析學員各方面情況,如興趣、基礎、性格、音樂素養等方面,開展針對性教學方案。例如:在教學鋼琴曲《阿拉伯風格曲》時,不僅要讓學員在練琴中掌握節奏節拍速度,還要引導其分析曲目風格特征,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思想,體會多樣化文化內涵,才能加強對鋼琴演奏的認知程度,保證鋼琴演奏效果達到預期要求[7]。
(二)合理優化教學流程
教師必須清楚培養目標,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靈活教學,并突出教育專業的特點。1.鋼琴基本技術中的斷奏、連奏、音階、雙音、和弦、八度、大跳等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準確掌握的基礎部分,故應系統合理地予以安排,作為貫穿于學習鋼琴演奏和教學全過程的主干線。鋼琴基本技術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5%。2.鋼琴練習曲是對于掌握鋼琴演奏技術,如斷奏、連奏、音階、雙音、和弦、八度、大跳、震音及裝飾音、踏板等訓練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必須按比例合理地安排難易度適中的一定數量曲目。鋼琴練習曲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20%。3.復調作品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耗時太多、難度太大,可適當涉及,不應作為主要內容。復調作品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10%。4.中小型作品可以使學生掌握各個流派作曲家的音樂創作手法與風格,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應作為主要內容。中小型作品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20%。5.大型作品的練習對鋼琴基本技術的有效運用和培養學生音樂整體結構感方面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可聽性較強,應加強這方面的內容,大型作品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15%。6.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應著重加強即興伴奏能力的訓練。除了應開設伴奏課程以外,還應在鋼琴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分析各種伴奏類型與手法,為日后的即興伴奏儲備大量的知識。伴奏曲目應占整個鋼琴教學內容的40%。加大即興伴奏教學內容比例是培養目標的需要,是在鋼琴教育中突出師范教育的集中體現[8]。
(三)授課形式多樣化
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授課形式,以適應音樂教育專業擴招的需求。根據目前的教學狀況,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授課形式。
1.第一類學生。鋼琴教師應該清楚地看到其他專業學生與音樂院校鋼琴專業學生相比存在著差距,但是從師范音樂教育專業的整體來講,這些學生的鋼琴程度和對鋼琴藝術的喜愛是比較突出的。對這類學生應進行單一授課為主,即“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教學進度、教學方式、教材等方面盡量貼近專業鋼琴教學,也就是說不完全排除培養對象在將來從事專業鋼琴的演奏時,可以完全靠近音樂教育專業的本體,培養其在“鋼琴教學法”方面的專長,充實、普及鋼琴教育的教師隊伍。
2.第二類學生。具有中等鋼琴基礎程度的學生是教學中問題較多的群體,因為這些學生大部分都具有一些鋼琴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入學前也都粗略地學習過,或是從前學習過,后來間斷了,他們身上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對于這類學生,采取“多媒體大課”和“小組課”相結合的鋼琴教學方式比較適合,可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如演奏形態、學習態度與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在“大組課”中著手解決;在小課中則要針對學生的技巧等個性問題著手解決。這種大、小課結合的方式教學,既可以節省師資,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實際水平盡快提高,進而使其向“單一授課”的鋼琴教學接近。
3.第三類學生。鋼琴程度基礎差的學生,他們起步晚、缺乏穩定性,易產生“急于求成”的心理。因此,教師可采用“大組課”,集中授課的教學形式是十分適宜的。在這種“大組課”授課中,教師應設置特定的教學計劃與進度,選擇特定的教材與曲目,一方面通過“大組課”授課,使得同等程度的學生對鋼琴音樂與技巧有一定的理解與消化,統一了解鋼琴這種樂器的性能、發音原理、歷史發展等,掌握正確的彈奏姿勢和基本奏法,回新課與復習課練習法、難點練習法、基本技術訓練法,并通過理論課使學生系統、全面地了解鋼琴演奏法的歷史沿革、鋼琴指法的基本原則、讀譜與視奏、踏板的原理及運用,曲目處理的一般規律等知識。另一方面,這種形式可以促進和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積極性,而使其盡快入門,并能夠有效地加快進度[9]。
總 結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單一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鋼琴教學要求,教育機構要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優化教材內容,嚴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激發學員學習積極性,創新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員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知識。
參考文獻:
[1] 肖丹.素質教育視野下社會音樂教育研究——以拉薩市少兒的鋼琴與扎念教學為例[D].西藏大學,2020.
[2] 李娜.音樂素養背景下社會兒童鋼琴啟蒙——以體態律動教學為例[J].藝術評鑒,2021(06):114-116.
[3] 陳嬌,孫偉.職前農村小學全科教師《鋼琴基礎》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初探——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J].才智,2021(15):77-79.
[4] 劉雨檬.基于兒童音樂能力發展的鋼琴啟蒙教學順序性研究[J].科教文匯,2021(27):104-106.
[5] 黃玲.互聯網背景下鋼琴教學改革體系構建發展研究——評《鋼琴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訓練》[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238.
[6] 魯禹君.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演奏教學——評《信息化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J]. 中國科技論文,2021,16(07):803.
[7] 奉建.高校音樂舞蹈專業和管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現狀和課程改革[J].音樂生活,2021(02):75-77.
[8] 趙昕.基于文化語境下鋼琴改編曲教學創新——以廣東音樂鋼琴改編曲為例[J].音樂生活,2021(04):95-96.
[9] 陳霖.高校鋼琴教學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探索——評《高校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應用》[J]. 中國科技論文,2021,16(08):930.
(責任編輯:莊?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