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娟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閱讀、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以往的識字教學方法存在著單調、枯燥、效率不高等不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如何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識字,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探討了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引言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一直是重點和難點。以往的識字教學方法比較單調、枯燥,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識字,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二、趣味識字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主動地建構新的知識和意義。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豐富的識字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識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建構漢字的意義。
(二)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識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多種智能,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學習識字。
(三)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包括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注意、記憶和理解漢字。
三、趣味識字教學法的特點
(一)趣味性。趣味識字教學法采用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游戲、故事、兒歌、謎語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識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樣性。趣味識字教學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如直觀演示、啟發引導、合作探究等,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學習識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自主性。趣味識字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參與識字活動,探索漢字的意義和用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生活化。趣味識字教學法注重將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識字,提高學生的識字應用能力。
四、趣味識字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游戲識字法。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可以利用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設計“識字大富翁”“漢字拼圖”“漢字接龍”等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識字。游戲識字法可以讓學習過程更加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游戲識字法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游戲,以確保教學效果。
(二)故事識字法。故事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文學形式之一,教師可以利用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故事講述、角色扮演、故事填空、故事排序等,能加強學生對漢字的辨認能力。另外故事創作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或關鍵詞,創作自己的故事。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需要使用所學的漢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漢字運用能力。
(三)兒歌識字法。兒歌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形式之一,教師可以利用兒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編寫一些有趣的兒歌,讓學生在唱兒歌的過程中學習識字。
(四)謎語識字法。謎語是一種有趣的語言游戲,教師可以利用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出一些有趣的謎語,讓學生在猜謎語的過程中學習識字。例如:“有一天,一只小鳥飛出巢穴,它飛呀飛,飛了很久,終于飛到了一座山上。它站在山頂上,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請問,這只小鳥飛到了哪座山?”(謎底:出)
(五)直觀演示法。直觀演示是一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演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觸摸來學習識字。
(六)啟發引導法。啟發引導是一種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引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學習識字。
(七)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是一種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探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識字。
趣味識字教學法的應用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教師可以進一步研究和探索趣味識字教學法在不同年級和學科的應用情況,提出更具體、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促進教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