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敏
復習課是小學數學的基本課型。它的主要任務是對學過東西進行再學習,使之得以鞏固。學習興趣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動力,它能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去刻苦地學習、探索新的知識。
一、以愛動其心,以情激趣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對學生付出“愛”?!皭邸笔菍W生學校生活中對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更是對學生學業上的教育和引導。怎么才能讓學生喜歡教師,喜歡學習呢?以愛動其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不可少的一環。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知識水平、能力有差異,還有學習習慣,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隨著年級的增長必然會發生變化。教師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促使其對學習產生熱愛和信心。在教學工作中,學生有向好的、積極的變化時,要及時表揚他、關愛他。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能夠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對待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能讓他們產生繼續學習的信心。
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比如降低一些難度,讓他們在一些項目中擔任組織者,讓他們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擔任課代表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從而激起他們發自內心的上進的渴望。在工作中,教師要準確找到教育的時機,引導學生樹立成功的信心。教師對學生的表揚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渴望。教師適時地表揚,會促使學生學習形成“獲得成功→產生興趣→再成功”的良性循環。事實再一次證明: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的基礎。
二、變式練習,發展興趣
練習是感知層和抽象層之后的運用,也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執教中,通過練習來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記憶力不持久、思維易發散,在設計練習時應當先易后難,先基本后變式,先一般后綜合,合理設置問題難度的梯度,步步深入。要形成系列化練習和變式提高。這樣既能使學生們提高興趣,引起強烈的學習欲望,又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培養迎難而上、勇于開拓的積極心理。
如,分數基本性質的鞏固練習,即運用層的設計。第一層次為基本練習,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1.針對概念,性質設計的練習如判斷正誤。a.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分數的大小不變。b.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2.把[824]分子擴大2倍,分母怎樣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把[824]是的分母縮小4倍,分子怎樣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3.比較分數的大小。[714]和[27],[114]和[14],2[12]和[138]。第二層次為綜合練習,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與過去的舊知識綜合起來去解決問題。a.一個分數是[34],當分母增加十二,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應該? ? ? ? ? ?。第三個層次為發展性練習,即拓寬引深練習,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擴大知識領域,靈活運用,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一個分數分母擴大4倍,分子縮小? ? ? ? ? ? ? 倍后的分數是原來分數的? ? ? ? ? ? (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八倍)。這樣設計知識有坡度,練習有梯度,教師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尋找規律的階梯。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而且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復習要理清知識的脈絡
小學數學知識有一個由淺到深,由單一到復雜的發展過程。在復習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發現知識的發展脈絡,從而清晰地掌握知識。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難點,我在帶領學生復習這部分內容時注意整體把握,引導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效果較好。復習時分了兩步。
第一步:出示基本題型,歸納解題方法。
A.一個發電廠有2500噸煤,用去[35],用了多少噸?
學生列式:2500×[35]=1500(噸)
由A拓展出另外兩個應用題。
B.一個發電廠有2500噸煤,用去了1500噸,用去了幾分之幾?
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求出1500÷250=[35]。
C.一個發電廠,燒了1500噸煤,占總數的[35],這個發電廠原有多少噸煤?
解:設原有煤x噸,運用算術法得出:
[35]x=1500? ? ?x=2500(噸)
1500÷[35]=x? ? x=2500(噸)
由以上三題可知,分數應用題含有三個基本量:標準量(單位“1”),比較量(部分量),分率(部分量占單位“1”的幾分之幾)。并且可知,比較量=標準量×分率(求出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標準量=比較量÷分率(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用除法計算):分率=[比較量標準量]。
第二步:找準生長點,解答發展型題目,我出示了三個題。
A':一個發電廠有2500噸煤,用去一部分,還剩這些煤的[25],用了多少噸?
B':一個發電廠有一批煤,用了1500噸,還剩1000噸,用了這批煤的幾分之幾?
C':發電廠有一批煤,用了1500噸之后,還剩這批煤的[25],這個發電廠原來有多少噸煤?
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比較AA'、BB'、CC',學生不難發現兩組題問題相同、結構相同,第二組題目是第一組題目的發展,它含有一個間接條件,求出間接條件就可以按第一組的解題方法來解答。學生不難列算式A':2500×(1-[25])。B':1500÷(1500+1000)。C':1500÷(1-[25])。
通過以上練習可引導學生總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方法:從已知分率入手,確定單位“1”,然后根據標準量、比較量、分率之間的數量關系,確定題型和解題方法。
這些練習有意強化分數應用題的發展脈絡,學生從中掌握分數應用題由單一到復雜的發展規律,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給以后解答分數應用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地學習,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引導學生經歷這樣一個學習過程:好奇心——直接興趣——間接興趣。培養了學習興趣或完成了興趣的轉化,教學就會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