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述兵
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任務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高效數學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更高層次的追求。怎樣的課堂才算是高效課堂,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追求高效課堂就要了解學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
(一)了解學生的個性。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最愛得到老師的夸獎,因此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可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競爭意識。
(二)了解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任何人在學習新知識時,舊知識總是要參與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減少了學生的學習障礙。比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了解學生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有針對性進行團體學習輔導和個別學習輔導,做好提優補差工作。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我們知道,學生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學習新知時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要拓展學生的心理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能力。對于自主學習,關鍵是看自我在學習活動和學習行為中的角色地位與表現。與之相對的是,“被動學習”“自主學習”或“機械學習”。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努力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能力水平也不斷提高。
例如,對于“十的加減法”課中,讓學生在操作和交流(同桌交流、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又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組合交流)中“創造”出了10的加減法的全部算式。
又如,教學“十幾減七”時,讓學生當一回“售貨員”,從15個蘋果里賣出7個,學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得到多種拿法,由此“創造”出了各種計算(15-7)的方法。
再如,對于“統計”課中,學生把附頁的花剪下來分顏色整理后,師生的評價按紅花5朵、黃花4朵、蘭花3朵、紫花2朵順序分類整理學生作品時,學生提出了“比多比少”“最多最少”“一共多少”等問題,有一個學生冒出“我發現它們像樓梯”的“非數學”的回答,這正是學生思維精彩的“意外”。課后讓學生統計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把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去。
三、良好的自學能力是高效課堂的堅強后盾
對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關鍵不僅在于改變數學知識學習,而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教給他們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與鉆研數學的習慣,學生將終身受益。教師要不斷地將學習數學方法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讓學生明白“授人以漁”的道理。
四、構建媒體型學習模式,追求高效課堂
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相結合,對教師來講,就是在構建高效課堂。利用信息資源,可以豐富教師的備課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加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等。對學生來講,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學到比原先更多的東西。利用網絡資源,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教學信息,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多種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隨著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一些難點問題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代教育手段,把它運用到數學教學中,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計算能力和拓展數學思維方法等智力素質,同時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質和精神品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展,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的發展和提高。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為學生的空間想象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五、形成良好的習慣,為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小學階段正處于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在結合上進心培養的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好習慣一旦形成,學生的上進心也就“定向”了。學生的上進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難免會有反復,我們要善于抓反復,反復抓。其次,形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責任心的培養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全身心投入,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審題,按時完成作業;計算后,要認真檢查,認真書寫等,學生逐漸養成了自覺、主動、認真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高效課堂的基礎保障。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課堂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才會落到實處,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