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紹超
摘要: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推廣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研究性學習在各個課程中的應用也成為了一個重點。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如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去開展研究性學習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科學地利用研究性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 研究性學習 認識與實踐
我們仔細研究就可以發現:在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研究性學習已經被正式列為課程計劃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老師要在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的基礎之上來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成績,又能幫助學生形成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一、優化選題,瞄準方向,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研究性學習和傳統的學習方法是有很大區別的。所謂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要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去設定一個研究題目。在設定好研究題目后,學生還要通過查找資料來進行學習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所設定的研究課題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自主性研究行為。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到速度變化快慢的時候,學生需要掌握這一章的難點以及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就要通過查找資料在腦海中形成對加速度的認知。確定好物理選題,是為了能夠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不恰當的選題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研究。另外,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也能為學生學習物體自由落體運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為在高中物理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學生也需要去考慮加速度和力之間的關系。由此可知,學生通過對某一個課題的研究就能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高中物理的各項知識聯系起來。
二、實施激勵,注入動力,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
研究性學習與傳統的物理學習方式有很大的區別,研究性學習需要學生在自主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合適的研究主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方法也就成為了一個關鍵。雖然高中學生在學習能力以及心智上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還需要不斷地激勵和引導,才能夠讓他們產生學習物理的動力。高中學生在學習到有關傳感器的內容時,就需要主動地去收集各種有關傳感器的信息。具體的方式可以是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的資料,或者是在網上進行搜索。學生在查找到有關傳感器資料的時候,還要結合選題進行篩選,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將一些比較有價值的資料進行整理和記錄。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學生就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去分析這些材料。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對材料進行補充和剔除。對物理學習材料的搜集和補充工作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因此,如果沒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大多數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另外,筆者會將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任務單獨挑選出來。一般情況下,在等到學生搜集好資料之后,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和補充。在此過程中,老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地去實踐和探索。老師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動手的過程中了解一些物理知識。
三、創造情境,有效引導,推進研究性學習的層次性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研究動機以及研究行為對整個課程以及學生自身來說都是十分關鍵的。在實踐的過程之中,筆者發現物理課堂的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情境也會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研究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就需要創設一定的物理情境,才能夠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在講到重心這一章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設定一個小游戲,先讓學生雙腳并攏蹲在講臺上。然后老師就用一個手指輕輕地去按壓學生的頭頂。接著老師可以問學生:現在這位同學還能夠輕易地在原地站起來嗎?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后,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這位同學可以在原地站起來。然后,我們發現該同學原地不動,在直立身體站起來的過程中,身體會出現傾斜的狀況。在他快要摔倒的時候,老師伸手拉住了學生的胳膊。在完成這個游戲之后,筆者發現整個課堂的氣氛立馬就活躍起來了。在這樣的環境下,筆者在講到重心的相關內容時,學生便已經對該項內容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下課之前,筆者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了一些物理研究課題,讓學生們通過查找各種資料去解釋這些現象。
綜上所述,我們就會發現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研究性學習不管是對于老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物理學習,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物理老師就要在全面認識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基礎之上,不斷探索和實踐,才能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