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
近幾年生物實驗考題對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實驗設計題側重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進行科學實驗的思想和方法,能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且生物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不僅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高考復習的難點重點。為有效提高生物實驗教學復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認真備課,做好實驗課的準備工作,通過對實驗題的復習在提高學生生物基礎知識的同時提升其認知能力。生物實驗復習有其自身規律,我們經過這幾年的實踐,認為在生物實驗復習中要做好三個方面。
一、課前精心備好實驗復習課
每一節實驗復習課都要求我們在課前進行精心備課。
(一)研究命題形式
實驗復習課是高三第二輪復習時的專題,在實驗復習課前,要對高考實驗題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因為實驗在高考中占比重,而且實驗復習也是耗時最長的專題。
研究高考實驗設計的方法很多,但有兩塊內容必須研究:一是近兩年的考試說明,二是近幾年的高考真題。通過把這幾年的各地高考實驗設計題匯總起來進行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考試出題的一些大致規律,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二)研究學生
只有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為學生找準學習起點。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么,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進一步發展有什么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備課時,先要了解學生對實驗方案各環節的掌握程度,在他們原有的認知水平上,重點準備學生掌握不扎實的環節。
(三)制定合理的實驗復習進度表
實驗課的復習,既要幫學生建立實驗模型,又要讓學生掌握實驗方案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注意點,還要讓學生了解不同知識塊的不同實驗類型。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實驗的專題復習,需要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的、適合學生的、符合高考方向的實驗教學進度表。
二、課中以學生為主,重視師生互動
課中應做到以學生為主,重視師生互動,高效完成課堂教學目標。
(一)教師引導,學生跟隨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此法在教學上稱為規——例法,這種方法是由教師給出所要學習的規則,再結合實例由學生練習掌握。
(二)學生自主,教師輔助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此法在教學上稱為例——規法,這是一種教師先呈現與規則有關的例證,讓學生從例證中概括出一般結論的學與教的方法。
這兩種方法各有優點。當學生的基礎不扎實或以前接觸實驗題不多,對實驗方案還缺乏整體認識時,應選用第一種方法,因為教師闡述的規則,分析的例題,這樣的過程對學生掌握知識是有好處的。第二種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學生動起來,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把動手的機會還給學生,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成問題,從而達到對知識的深刻領悟與綜合運用,這種模式是目前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實施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手段。
三、課后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作業
要求教師布置合理有效的作業,確保學生獨立完成。
(一)分層布置作業
作業是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助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由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作業量、作業難度和作業方式作了適當的調整,力爭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都取得成功,獲得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選擇個性化的作業,針對學生不同情況作不同處理:如果已經學會的,可以不做練習,但要進行復習與鞏固;如果不熟練,可以繼續做一些練習加以強化;如果還沒有學會,就要花時間向教師或同學請教,力爭從不會到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能力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
(二)教師要及時輔導學生
要實現此目標,最有效的方法是當面逐個批改學生的作業。只有這樣,才能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達到目的,知識的傳授是否有遺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否到位;也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的重點難點;還能進一步鞏固課堂的學習,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最關鍵的是可以監督學生單獨完成作業。
四、通過實驗題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高中生物教師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實驗思路和實驗能力加以引導和鍛煉以外,還需要發揮教學智慧,依據學生的實際實驗水平,落實新課標要求,將教學內容中所要求探究的實驗進行拓展和延伸,并結合以往的實驗復習的重點難點來對實驗內容進行再創新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準備一些具有實際價值且具備思維引導意義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明確探究目標,主動動手操作,探索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知識信息,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實驗題的復習需要教師立足于具體的生物實驗課來展開,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驗、進行實驗問題的討論與分析,在提高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能力的同時培養其縝密的邏輯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升其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