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擔負著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任,教育工作事關社會經濟建設,而高校違規違紀違法與腐敗案件的發生,不但危及教育的公平,還嚴重損壞高校的教育形象、甚至是黨的形象。高校紀委監督責任履行情況,直接影響著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工作,以及權力的規范運行。因此,為了保障高校紀委監督責任履行到位,本文針對于履行責任的意義與方法的探討,以進一步推動提升其監督責任履行的質量,獲取最為理想的紀委監督工作效果。
[關鍵詞]高校紀委;紀委監督責任;高校黨委
[中圖分類號]G42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2.008
高校紀委的重要職責是監督,監督高校黨員干部行使權力行為,督促高校內部黨風廉政建設,檢查高校黨的政策方針落實情況等,通過高校紀委監督責任的履行,形成對高校內部權力運行過程的有效監督,預防權力腐敗的發生。高校紀委在高校日常運營管理中負有監督責任,通過監督責任的有效落實,形成對高校黨員干部的約束與規范作用,對于高校內部治理、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工作、教育活動等的提質增效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高校素質教育水平
黨的教育方針是高等教育的指導性文件,貫穿于高等教育活動的始終,使教育工作者明確工作的方向,有計劃、有目標、有系統的開展教育活動,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在《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具體明確了高校紀委黨內監督的責任,時刻關注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等執行情況,以及檢查高校黨員干部履職盡責、黨規黨紀遵守情況[1],確保黨的各項工作落在實處,獲取相應的工作成果。高校為教書育人的社會組織,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則是高校紀委監督工作中的重點,切實履行起黨的教育方針推進者與維護者的責任,不斷發現高校方針執行中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糾正建議或是處理措施,以此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在高校教育活動中的貫徹落實、全面滲透高校教育的各個環節與各個方面以及提升高校素質教育的水平。
(二)打造高校優良的政治生態環境
黨風建設是高校紀委的重要職責之一,建設的內容涵蓋了高校黨員干部的思想、工作、學習與生活等多個層面。通過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達到從嚴治政的目的,端正黨員干部的思想與工作作風,樹立起工作新風尚,以引領高校校園風氣,進而對社會風氣產生積極的影響。高校紀委監督職能的發揮,及時糾正高校黨員干部中的不良風氣,避免歪風邪氣在高校內部的擴散蔓延,凈化高校政治生態,促進高校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優良,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的先進性、思想的純潔性,并且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地自我凈化、自我提升,展現出優良的工作作風、思想作風及學習作風,在高校內部營造出干事創業的良好風尚,帶動高校校風、教師教風、班級班風、學生學風的良好建設,為高校教育、人才培養打造出優良的政治生態環境。
(三)規范約束高校權力運行
高校紀委在發現不合規、不合理、不合法等行為時履行執紀責任,及時的批評誡勉、督促糾正,有錯即糾、違紀即查、從嚴問責,進一步強化黨內監督,實現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最大效用,凈化高校政治環境,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高校紀委監督工作的全面實施,對于高校黨員干部行使權力有著規范與剛性約束作用,通過教育、批評、懲治措施等實施及時扼殺權力腐敗的苗頭;對于高校黨員干部自身來說,有利于其更好的發展,成長為一名政治素質過硬、忠誠于黨和人民的黨員干部;對于國家與社會來說,忠誠、廉潔、公正、勇于擔當的黨員干部,引領高校教育高質量的發展,為國家與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充分踐行高校立德樹人使命。因此,高校紀委貫徹落實監督責任,及時發現高校權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處違規違紀行為,有力的監督與規范高校黨員干部日常工作行為[2],端正其工作態度,嚴格遵守黨規黨紀,提升政治站位,堅守紅線底線,杜絕高校內部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二、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核心要點
(一)切實履行協助責任
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目的是保障高校各項工作合法合規及有序的開展,其具有監督、執紀、問責等職責,其中監督是首要的責任,直接影響著高校紀委各項工作的成效。高校黨員領導干部是紀委監督的對象,監督的重點是權力腐敗,在高校反腐敗工作中,高校紀委承擔著協助責任,輔助高校黨委組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體系建設等,發揮出組織協調的作用,助力于反腐敗工作的落實。協助責任落實的關鍵點如下,一是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需服務于高校發展的大局與中心工作,建立主動服務意識,統籌規劃設計監督工作,以協助黨委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在黨風廉政建設中,高校紀委不但要協助黨委工作,還應行使監督責任,推動責任制的建設與落實,監督黨風廉政建設的整個過程;三是在反腐敗體系建設中,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制定具體細化的反腐敗工作任務,全力協助黨委開展建設工作,保障黨委反腐敗工作措施及工作責任的落實。
(二)堅持履行查處責任
高校紀委從嚴履行查處責任,及時發現高校內部存在的腐敗隱患,并提出處置措施,及時消除腐敗的苗頭;查處違紀違法行為,采取防范與懲治腐敗的有效舉措,對于高校防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有著重要意義。高校不同于其他類型的事業單位,擔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高校教育腐敗的發生將損害教育公平及學生利益,影響到教學與學術秩序,對教育事業的危害更為深遠。所以,高校紀委在履行監督查處責任中應樹立辦案意識,進一步加大查處的力度,堅持對教育腐敗零容忍,有錯必糾、有腐必加嚴懲,甚至是追究腐敗人員的法律責任,以高壓的態勢嚴厲打擊、嚴厲處理教育腐敗行為。此外,針對一般性問題、苗頭性問題、不規范問題等,應注重提升查處的時效性,及時遏制苗頭,防范小問題逐漸演變為大問題或是多個問題;需以思想教育為手段,運用談話提醒、警示教育、批評誡勉、黨章黨紀黨規學習等方式,及時的督促糾正問題、反思反省錯誤,達到堅定黨員干部政治信仰、提升黨性修養的目的。
(三)切實履行監管責任
高校紀委在高校日常運行中,以執紀監督問責等職責為依托,積極介入高校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黨員干部思政教育等各項工作,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推動高校反腐倡廉制度、管理體制、內部控制等建設工作,打造高校內部完善的制度體系,構建高校紀委全面的監管網絡,形成對院系各部門等有效的監管:一是實行權力公開制度,針對權力運行的重點環節、重大項目決策等進行公開[3],接受廣大師生及社會的監督;二是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民主管理制度,從校長層面至二級學院層面,貫徹落實各種會議制度,通過會議商討、審議、審定各項工作,實現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三是嚴格執行問責制度,根據違紀違規程度,追究責任人的相關責任,防范廉政風險,以履行監管責任驅動高校政治生態的良好建設。
三、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有效方法
(一)打牢監督意識基礎,增強履行監督責任力量
高校紀委要想有效的履行監督責任,一是要打牢監督意識基礎,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整合高校紀委監督資源、匯聚監督力量,保障監督責任履行到位,提升監督工作的成效,增強紀委監督工作的震懾力,擴大紀委監督的影響力;二是高校黨委領導干部應建立領導意識與主責意識,為紀委監督提供領導、資源、人力、物力等支持,同時明確自身的監督責任,主抓黨風廉政建設,成為高校紀委監督責任履行中的推動者與助力者;三是高校被監督對象應正確認識與理解紀委監督工作,明確紀委監督對自身的積極影響,在日常工作中嚴格約束自身的言行及權力運用,樹立法治化思維,采用法治方法開展工作,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及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主動接受與配合紀委監督,實時反思反省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始終維持優良的工作作風,彰顯共產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四是高校紀委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監督責任的履行者,應敢于擔當、勇于監督,堅決抵制監督工作中的好人思想,擔負起自身的監督責任,切實做到履職盡責。
(二)牢固監督制度基礎,制度化履行監督責任
制度本身具有硬性約束、規范、指導等作用,在高校紀委監督中創建良好的制度環境,提升紀委監督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有助于監督責任履行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一是建立健全的紀委監督制度體系,以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為切入點,排查高校權力運行、黨風、廉政、反腐等工作中的重點、難點與風險點,指導及督促相關部門完善監管體制、機制、措施等建設,奠定紀委監督工作的制度基礎,提升紀委監督工作的制度化水平;二是建立并嚴格落實責任考核制度,針對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高校黨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高校領導干部履職盡責與權力運用等進行考核[4],壓實相關主體責任,以考核推動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高校領導干部履行自身的工作責任,規范化工作行為,防范違規違紀與廉政風險;三是嚴加執行責任追究制,問責是維護高校紀委監督嚴肅性與權威性的重要方式,也是紀委監督成果落實的關鍵,針對履行監督責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處置措施,匯總分析高校紀委歷年來發現的問題,結合高校紀委監督問責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具體、詳細、明確的責任追究方案,清晰界定追責的范圍,以處置流程及處置方法作為問責工作中的依據,提升責任追究工作的合理性與合規性。
(三)完善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扎實監督的人力基礎
紀檢監察干部是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主體,其政治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監督工作經驗、監督專業知識與技能等,直接影響著履行監督責任的成效,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監督隊伍,有助于高校紀委監督責任履行成效的提升:一是優化隊伍結構,從高校黨員干部隊伍中選擇綜合素質優秀的青年干部填充至專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為干部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優化隊伍的年齡結構、能力結構與知識結構,整體提升隊伍的監督能力與監督水平,扎實紀委監督的人力基礎;二是加大專兼職紀檢監察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以缺什么補什么為基本原則,針對性的培養干部,補齊其監督素質與能力上的短板,同時注重對黨的新政策、新法規,監督工作的新知識、新技術等補充,維持紀檢監察干部工作的先進性,提升高校紀委監督工作的質量與水平;三是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對紀檢監察干部監督責任履行情況進行跟蹤考核,根據監督工作的內容專門制定考核指標體系,對干部監督工作業績進行客觀、全面、科學的考核,評價其監督工作結果,發現其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其糾正問題,持續提升監督工作水平與能力,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正向激勵或是負向激勵,調動其履行監督責任的積極主動性,以保證高校紀委監督責任落實到位,在高校內部發揮出最大化的治理效用。
四、結語
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對于高校教育活動、黨風廉政建設以及高校內部權力運行均有著積極的影響,有助于凈化高校政治生態環境,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質量的提升,以及黨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保障高校健康、穩定的發展,使其擔負起高校立德樹人、高精尖人才培養的重任。因此,應加大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意義與方法的研究力度,明確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高校對紀委監督的重視程度,完善紀委監督制度與隊伍建設,促進高校紀委監督工作質量與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鐘欣凌.高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的“五部曲”[J].廉政瞭望,2023(8):83.
[2]謝海江,何志永.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全面履行監督責任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8(1):18-22.
[3]何婷.高職院校紀委提升監督執紀工作規范化的探索研究[J].教育觀察,2021,10(22):8-10.
[4]牛姍姍.高校二級紀委履行監督職責面臨的現實困境及應對策略[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2):9-11.
作者簡介:楚晰(1985.12-),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研究生在讀,一級教師職稱,研究方向:紀檢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