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深入推進,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本文將從“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與建設路徑三方面展開探討,從專業特色、教學模式、課程體系以及師資隊伍幾方面為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雙一流;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R242;G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2.055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提出了“雙一流”高校建設的發展方向,旨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內涵建設的基本內容,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
中醫藥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隨著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重視和發展,中醫藥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除了要注重中醫藥專業的發展外,還需要加強管理類專業的建設,為提升中醫藥院校管理水平、強化中醫藥院校的社會責任以及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國際化發展,培育中醫藥管理學科并培養具備中醫藥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以適應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本研究將從建設必要性、存在困境和建設路徑三方面探討“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情況,以期為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必要性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與中醫事業發展戰略的要求
中醫藥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其發展進程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和要求密切相關。在此背景下,為中醫藥院校管理學科建設提出了新課題,中醫藥院校作為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力量,其管理學科應該在國家治理和中醫事業發展大背景下尋找學科建設的獨有價值和發展方向,針對如何推進中醫藥治理現代化、構建新型的中醫藥服務治理體系、在培養促進中醫藥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專業人才等課題方向,樹立起圍繞中醫藥管理方向的獨立話語。
(二)雙一流與新文科的學科建設要求
“雙一流”建設對中醫藥院校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管理類學科作為中醫藥院校不可或缺的學科,應強化管理學科建設、培養具備優秀管理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提升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等,這也是推進“雙一流”建設的應有之義。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提出了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要求,對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圍繞如何培養人、塑造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類專業應充分結合遵循醫文融通、固本開新理念,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促進中醫醫學的創新發展,提高中醫醫學的學術地位和社會影響力,踐行新文科學科建設要求。
(三)培養中醫藥院校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
面對國家對中醫藥事業的重視和學科建設要求的進一步提升,為滿足中醫藥事業發展對管理人才的需要,培養出中醫藥行業中具有較強的中醫藥知識背景、熟練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方法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成為中醫藥院校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這對對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管理、逐漸填補中醫藥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以及支持中醫藥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建設發展瓶頸
(一)專業設置存在滯后性
由于管理類學科在中醫藥院校學科建設中為非主流學科,管理專業的邊緣化其專業設置處于規模需要。在全國25所中醫藥院校中,24所學校開設了管理學類專業、23所學校開設了公共管理專業,其中開設專業最多的是湖北中醫藥大學,而最少的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云南中醫藥大學。近年來交叉學科凸顯巨大市場需求,“中醫藥+XXX”在各個領域突顯,然而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設置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應在充分掌握市場需求現狀基礎上前瞻性預測行業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凝練專業特色,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衛生管理人才。
(二)教育教學理念有待提升
在“雙一流”背景下,新形勢、新環境對管理類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崗位勝任素質要求。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的教育內容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而缺乏互動和實踐,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下降,難以達到國家對中醫藥事業重視下人才需求標準和“雙一流”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要求。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和教育改革的推進,結果導向教育理念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關注,這一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以持續改進為重點,而在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教學中尚未得到融合應用,可將導向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以提升課程質量。
(三)學科基礎與學科體系薄弱
“雙一流”建設強調以學科為基礎,鼓勵各高校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而中醫藥院校管理學科基礎建設參差不齊,目前在全國25所中醫藥院校中,12所院校具有碩士點,8所依托中醫學等學科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學位點或交叉學科學位點收招。一流學科建設是本科教育的基石,既具有根基性又具有支撐性,在以學科評估為學科建設檢驗的結果標準中,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學科通常難以與主流管理類專業院校競爭,管理學科基礎的薄弱將制約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應需從多方面尋求提升。
(四)交叉融合理念仍需提高
“雙一流”建設要求高校深化認識基礎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內涵,加速新興學科建設,構筑一流學科優勢。中醫藥院校為了凸顯專業特色,傳統的中醫藥管理類專業課程主要注重中醫藥理論和臨床實踐,在課程設置上有相關中醫藥類基礎課程、且學科壁壘森嚴,但與專業融合度不是很高、忽視了管理學、經濟學、法律學等相關學科的融合,導致學生在畢業后面臨實際管理工作時缺乏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另外,中醫藥管理類專業的課程體系應該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培養學生具備市場分析、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實際管理技能,然而現有課程體系中缺乏對市場經濟環境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脫節,無法滿足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需求。
(五)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存困境
由于中醫藥院校管理學科發展尚不完善,其管理學科專業教師隊伍在建設方面也存在較多問題,一方面,在師資引進中由于資源條件較其他綜合院校、財經院校相對欠缺,在管理學類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引進中存在劣勢;另一方面,師資配置結構不合理。
我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雖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總體看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缺乏具有引領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并且在管理類邊緣學科中問題更加突出,缺乏高水平的管理類專業教師導致教學成果數量少、投入和產出不匹配等問題,制約“雙一流”建設發展。另外,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的師資隊伍也存在缺乏國際化視野和交流機會的問題,這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也限制了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競爭力。
三、“雙一流”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建設路徑
(一)凝練管理專業特色
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可以通過依靠學校已有優勢學科,明確專業定位,以“大學科制”為基礎,在一級學科層面建設“大平臺”,協調跨學院、跨學科建設任務,以交叉學科建設、驅動、引領學科創新突破,打造優勢特色學科集群。同時,探索學科創新,充分借鑒新文科倡導的“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思維,研究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真問題;圍繞中醫藥發展關鍵科學問題和管理專業自身優勢基礎,遴選團隊協同攻關,在對接國家和社會需求、解決經濟社會實踐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凝練管理學科優勢的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一體化發展。
(二)改革教育教學模式
“雙一流”建設要求改革教學模式,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引導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創建一流。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應深度結合中醫藥視域下管理類專業自身特點,打造高水平課程體系;推動課堂教學方式改革,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結合中醫藥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職業教育、科學研究等與實踐教學深度結合,強化理論與實踐的對接,切實增強中醫藥院校管理學科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同時還應探索豐富多樣的線上教學形式,推出e-learning、網絡學習、數字化學習,實現教學大數據全景式記錄,打造與時俱進的公共管理課堂。
(三)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中醫藥管理理論和實踐能力,還應通過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方面,根據中醫藥院校的特色,對管理類專業的課程進行優化,使其既包含傳統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又融入中醫藥的獨特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實踐教學是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特色凝練的重要途徑,加大對管理類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加強與醫療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建立一批符合中醫藥管理類專業特點的實踐基地,以滿足學生實踐需求。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水平不僅是大學科研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也對人才培養質量起著關鍵作用。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應該發揮其交叉學科特色,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科領軍人物進入學校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或創新團隊;同時鼓勵中醫藥專業人才向管理類專業轉型,構建一支既懂管理又懂中醫藥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另外,還要加強教師培訓和學術交流,提升其教學能力和學術研究水平;鼓勵教師參與實踐項目和行業合作,增加其實踐經驗和行業洞察力;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建立適合傳統中醫藥院校管理學科研究人才的特色評價通道,以年度績效獎勵為杠桿,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致力于科學研究與學生教育培養工作。
四、結語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通過對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學科建設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和建設路徑的探討,可以為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在“雙一流”建設要求下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能力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希望中醫藥院校能夠充分認識到管理類專業建設的重要性,加大對管理類專業建設的投入力度,為培養既懂管理又懂中醫藥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進一步促進管理類專業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才明,榮超,孫艷香.中醫藥院校公共管理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之困局、機遇與關鍵議題[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2,30(7):18-21.
[2]張伯琪,周尚成,曾鈺峰,等.中醫藥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為例[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2,30(22):136-138.
[3]劉闊.“雙一流”背景下我國醫學院校中醫藥學科建設研究[J].科技視界,2021(32):131-132.
[4]高靜,鄭曉紅,曹鵬,等.中醫藥大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路徑探討[J].藥學教育,2023,39(2):30-35.
[5]何暢,于欽明.新文科理念下中醫藥院校管理類專業特色定位與改革實踐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23,20(19):69-72+90.
[6]文宏.新文科視域下公共管理學科的范式變革與體系建構[J].新文科教育研究,2023(3):5-18.
[7]李慧鳳,邱玥.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生課程設置的優化路徑[J].新課程研究(下旬),2022(8):15-17.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名稱:老齡化背景下江蘇省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疾病負擔及危險因素研究(項目編號:2023SJYB0315)
陳彥瑾(1992.4-),女,漢族,江蘇啟東人,博士在讀,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衛生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