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嵇會祥(1978.1-),男,漢族,江蘇泗陽人,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本質上,高校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相互支撐、互為耦合、具有廣泛協同關系。但由于思想認識存在誤區,再加上傳統管理體制僵化以及學科與專業建設重視程度不對稱等原因,導致當前本科院校在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方面存在相互割裂現象,阻礙了學科、專業建設的發展,這些問題再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因此,實施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策略才是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順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專業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203-02
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是當前中國高校從大而全粗放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的永恒主題和必經之路。唯有通過加強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強化內涵建設,從而更快更好的實現人才培養、科研及社會服務等職能。但擴張以來,許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未能處理好學科與專業建設的關系,出現了偏差現象,甚至有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違背了教育本質。經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如“加強學科建設、淡化專業建設”、“加強專業建設、取消學科建設”、“強化專業建設、淡化學科建設”等違背教育基本規律的教育觀點,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辦學定位上不準。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務必要明晰高等院校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掌握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內涵,這樣對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以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基本職能,促進內涵發展將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對于位于江蘇北部地區的宿遷學院這所民辦公助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其新建性和八校聯建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學科建設既不可能如傳統公辦本科高校那樣高、精、尖,也不可只抓專業建設而淡化學科建設。唯有根據其學科發展需要,采取相應專業建設策略,積極穩步推進學科建設,即大力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
一、學科與專業建設內涵及關系
學科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特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二級單位設置基本上上基于學科組織建制的。
專業是課程的一種組織形式。一般而言,專業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1],其中廣義指某種社會職業;狹義主要指普通高校培養人才的平臺或載體。大學的專業既與社會職業緊密聯系,又與學科分類密切相關,是一種涵蓋實踐教學在內的廣義的課程組合和教學組織形式。
學科建設是學科“知識形態”、“組織形態”、“活動形態”三種形態構成的動態統一發展體,是普通高校制定學科政策的基礎,也是普通高校學科建設的依據與原則[2]。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內在邏輯上的依附性、人才培養上的統一性、資源配置上的沖突性、資源和知識整合上的協同性。因此,加強學科與專業建設是當前我國高校內涵建設的核心,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優化教育教學資源配置的重要內容。
二、學科與專業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還處于初級階段,在人才培養體系(方案)、教材、課程內容上尚未形成合理體系,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教育教學條件有待改善等,在構建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特色方面還有待加強。專業建設更是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大力提高,在較長的時期內,專業建設仍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同時,因其建設尚處生成階段,所以,教師的科研意識、能力水平還有欠缺,同時科研時間、科研的基礎條件、研究方向、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多寡等也制約了學校學科建設的進程。高等學校特別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創造更多科研成果,因此,對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來講,必須要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普通高校學科建設主體是教師,專業與課程建設主體仍是教師,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學壓力使得教師無法像傳統高等院校那樣從事科學研究,故而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設初期,應該將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辯證統一的看,把兩者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促進二者之間相互支撐與協同發展,因此,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可以實現四個有利于[3]:有利于強化高校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有利于實現教學與科研的互促互融、有利于培養創新型高素質本科人才、有利于提升專業辦學水平和競爭力。所以說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正確選擇。
三、學科與專業一體化建設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學科專業內涵建設過程中,要有頂層設計,要做好資源配置,理清協同創新等問題,正確處理好學科與專業同步建設之間的關系,方能解決學科與專業同步建設過程中資源與發展沖突,并正確體現學科與專業之間內在的依附性、統一性與協同性。
構建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關鍵在于如何使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兩者有機結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從組織機構、隊伍形成和研究方向等方面不斷創造學科生成條件,實現學科建設從零基礎、零成果,到厚基礎、高成就的過程,同時也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科建設對專業建設的正面作用。
1.加強系統研究、推進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進一步明晰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辦學目標、理念、特色,立足教育思想觀念的創新,科學整體規劃學科與專業建設。立足本區域,把握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變化,在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中,要成立強有力的領導組織,進行科學的發展規劃,制定及科學的評價與激勵體制,形成高效的管理機制,要將科研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有機結合,不斷推進學科與專業一體化建設。
2.整合專業教學資源、構建學科專業一體化平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將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利用好、組織好,制定計劃要圍繞專業或專業方向,要有步驟、分重點的設立相應研究所(中心),科學規劃、分步驟建設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重點實驗室,要不斷加強圖書資料建設、特別要加強電子圖書資源的建設,方便教師檢索資料,要促進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互相兼顧,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3.專業建設需要為取向、統籌規劃學科建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發展初期會遇到很多困難,在學科專業建設上應該通過采取“保證重點、集中資源、形成優勢”這樣的發展戰略,圍繞重點專業、特色專業,以優勢學科、特色學科為建設目標,盡快形成具有區域特色、院校優勢的學科,加快培育、形成校級品牌專業;在發展建設過程中,要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圍繞本地區,立足本區域,積極扶持新興交叉學科,充分挖掘本校、本地的發展潛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爭取通過10年左右的一個建設周期,形成科學合理的科研組織,要形成結構層次、組成合理的,具有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和基本研究力量構成的學科隊伍,能夠擁有若干個明確、穩定的研究方向的二級學科,研究的成果數量初具規模、研究的成果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和影響力,學科的特色優勢初步形成。
4.學科建設協同創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整合學科資源,協同創新,以此來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其有效途徑[4]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人才隊伍培養與引進協同創新:采取內培外引、協調同意、各有側重的方式,不僅要在引進高端人才,更要注重自身內部教師的鍛煉和培養;第二,專業建設與學科建設協同創新;第三,科研管理與學科建設協同創新;第四,學科發展與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學科與學科之間存在結點的關聯,要把握好這個關聯結點,其正是學科群內協同創新的誘發點和生長點,同時學科集群是不同科共存的依托,相互影響,其內部呈現多學科、跨學科交叉的網狀關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過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一方面,能夠為建設先進的地方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為地方高校內涵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過程中,要對共性與關聯進行過多的關注,建設過程中注重建設的效率和效益,集中優勢資源和精力,要減少重復建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過程中,有各自側重點和特殊性,同時由于辦學時間有別,所面臨的發展問題也就不盡相同。因此,各高校要根據辦學條件,把握學科發展規律,通過科學謀劃、定位,制定出更加符合自己發展的學科建設策略,穩步推進學科建設,與時俱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學科建設,促進辦學水平和層次的穩步提升。
(作者單位:宿遷學院)
課題項目:宿遷學院2014年高教研究課題——新建應用技術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研究。(GJ2014006)
參考文獻:
[1]鐘秉林,李志河.試析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15(22):19-23.
[2]康翠萍.高校學科建設的三種形態及其政策建構[J].高等教育研究,2015(11):37-41.
[3]張小芳.本科院校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理路[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6(02):58-64.
[4]王玉璽,鄭旭,葛繼平.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協同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5):6-6.
[5]袁廣林.學科專業一體化:新建本科高校學科建設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0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