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寧
摘要:法治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和道德水平。本文主要針對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從而促進法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法治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學措施
引言
新時代,新征程,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通過開展法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可以為他們正確判斷是非曲直、辨別真偽善惡提供有力的支撐。本文結合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教學實際,以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法治教育內容為指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從不同方面探索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的有效途徑。
一、明確法治教育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教育
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公民在參與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活動過程中,對自身所處的社會關系及所從事的社會活動的認知、理解、判斷和選擇能力,以及對其行為結果的責任意識、法治觀念。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發展的思想基礎。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要在加強學生法治教育中,加強對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是每個公民的義務。[1]
要使學生明確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公民不僅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也要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增強對社會主義法律的認同感、信仰感和責任感,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利觀。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滲透法治教育,要遵循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建設總體規劃,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法治教育目標。通過法治教育幫助學生形成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防范違法行為發生以及運用法律知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在法治教育過程中,要通過對憲法與其他法律法規的比較分析、法律常識的學習和運用等方法,提高學生對憲法和其他法律法規以及國家政策文件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礎上,要培養學生運用憲法與其他法律法規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參與社會生活實踐活動的能力。
二、開發“時政+專題”的法治教育資源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對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十分重視,但是,這一教育以往主要是對法律條文的教育和守法的教育,這樣做的效果僅僅是讓學生們將課本上的一些法律概念和條款背下來,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素養。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標的一門課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實踐性特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的,其內容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因此,將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需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征,開發“時政+專題”的法治教育資源,實現法治教育與教材內容的有效銜接。[2]
例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民事權利與義務”時,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選擇“民法”和“刑法”進行重點講授。首先,教師可與學生一起觀看全國兩會新聞報道,并對兩會上涉及到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讓學生對法律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兩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和辯論,讓學生對相關法律法規有更全面、客觀和理性的認識。最后,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與兩會相關的時事資料并整理成一個專題,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專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時政+專題”的法治教育資源開發,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學習空間和平臺,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三、挖掘教材內容,注重法治教育
教材是開展法治教育的主要載體,是法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既有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成果和發展歷程的內容,也有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要求、新舉措的內容。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治教育資源,以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
例如,在教學高中思想政治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材中與國家相關的法律知識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國家法律的性質、地位以及作用。可以通過“民法、民法典”等內容的教學,讓學生理解我國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通過講解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是以社會主義為根本的。
同時,也可以通過拓展第二課“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中的內容進行鏈接教學,為開展下一課打好基礎。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另外,還可以通過講解我國國家機構和國際組織等內容來讓學生理解和認識到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國家利益和國際關系的必要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法治教育是指通過各種方式對青少年進行的法律知識普及教育,也是當前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要內容。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強,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加強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是實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必須重視法治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體系中的融入,為學生將來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成.基于法治意識培養的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蘇州大學,2020.
[2]陳慧.基于高中政治教學與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8(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