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中,學校和教師要明確以德育人的培養方向,自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注重將學生的知識技能轉化為內在美德和素養,探索教學能力提升、混合實踐課程教學模式、實踐特色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英語 教學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以立德樹人理念為基礎,在教學中落實德育要素,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努力。
一、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中國發展的逐步深入,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日益頻繁,英語學習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愈發重要。新時代下,小學英語教學要做到緊緊圍繞教材,運用教材中的德育知識來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會提取課程中的德育元素,能夠根據小學英語課程的特點以及小學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針。[1]
二、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一)正確認識教材,挖掘德育要素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應在充分掌握理解所學教材、理解掌握教材各單元教學的知識基礎上,挖掘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新知識資源,進行教學整合。教師必須重新認真審視義務教育課堂教學,研究當前如何教學。新型教學模式的前提是教師對于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充足的了解,因此小學教師應該從傳統教師群體轉變成為教育課程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者和課程開發者。在實施課堂互動教學時,教師必須準確掌握小學教材,了解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并且能夠做到適當地對其進行功能整合,利用與小學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有關的課外教學資源。例如,在My friends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再現在教室與校門口和他人告別的場景。與他人告別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件事,設計這樣的情境訓練可以做到貼近學生的生活,讓他們能夠有話可說,學生在口語交流時也會更加放松。在情境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my,friend,she,he等詞匯。同時,在對話教學中,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與他人相處,什么樣的行為與語言是不禮貌并且不被他人所喜歡的。通過這樣的口語教學,學生既能夠學習到相應的英語知識,同時也能學會與讓他人相處的技巧。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些學生對于英語學習興趣不足,認為英語與自己的生活相去勝遠,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在當今國際化融合的趨勢下,我們與別國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掌握英語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大有裨益。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讓他們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其次,我們應通過構建情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情境式教學來使英語課堂變得富有生趣,讓學生了解到英語的魅力。例如,在Holiday fun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在教學之前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在假期會干些什么,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2]在教學Bund,Great Wall等單詞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來給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加深記憶。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中,除了教師精心準備互動環節外,學生也應提前做好準備。傳統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學生沒有提前預習的習慣,在新型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下,學生提前預習,在課上與教師的互動就會更加順暢,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應在課前為學生設置明確的預習目標,督促每一位學生在課前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一定的了解。
(三)教學回歸生活,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英語教學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當中,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英語來與人交流。因此,在英語創新教育當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當更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師可以在課間為學生播放一些經典的英文歌曲,吸引學生主動搜集并欣賞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等作品,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聽讀能力,英語學習勢必會事半功倍。多看英文作品可以讓學生了解外國人的日常交流方式和話題,而不會產生“Chinglish”的誤會。
結語: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育人目的,對學生做出積極的引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挖掘英語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同時通過教學實踐來培養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為培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魏瑾輝.淺談基于立德樹人理念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C].廣東教育學會2021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七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2021:185-190.
[2]劉麗.基于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J].小學生(中旬刊),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