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體育成為中考的重要課程。而在中考體育的調整下,1000米跑成為必考項目。面對全新的中考要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應對1000米跑訓練做出調整,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跑步策略,提升學生的跑步能力。故此,本文主要以跑步策略為例,就如何提升初中生1000米跑能力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考? 初中體育? 1000米跑? 策略
引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成為當前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為此,我國多項教育改革中,也強調了學生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關要求。體育作為初中教育階段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重要課程,其作用日益凸顯,并成為中考重點考查科目。而1000米是中考體育中的主要項目,目的是為了考查學生的體能和運動技巧。但在以往的初中長跑教學中,部分教師都會將重心放在耐力訓練上,很少會關注跑步策略,導致學生的跑步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而科學的跑步策略,可以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學會科學分配體能,完成跑步任務的同時,獲得跑步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體育1000米跑訓練中,教師應加強對跑步策略的研究和探索,提升學生的跑步能力。
一、1000米跑常規策略分析
1000米跑對于學生的體能、耐力和運動技巧等都有著較高要求。常見的運動策略為:起步階段,快速加速,拉開與對手的距離;途中跑階段,拉大步幅,保持平穩節奏;后期沖刺階段,加快速度,突出重圍,提高跑步效果。在這一跑步策略中,能夠最大限度激發選手的運動潛能,讓選手的體能得到合理分配,提升學生的跑步效果。[1]這一跑步策略對于選手的體能有著較高要求,在專業訓練或比賽中較為常見。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耐力普遍較弱,這種“快——勻——沖”跑步策略并不適合初中生。如果沒有良好的體能作為支撐,學生在跑到300~500米左右,就會出現呼吸不暢、腳步紊亂、速度減慢等現象,甚至部分學生還會出現“脫力”的現象,給學生造成運動損傷。因而在初中體育1000米跑訓練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體能情況,制訂符合學生的長跑策略,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二、體育中考1000米跑優化策略
通過對初中生1000米跑的狀態進行綜合分析后,不難發現部分學生跑步時間長了以后體能狀況不佳。考慮到實際情況,在初中體育1000米跑訓練中,教師需要對常規的跑步策略進行優化調整。為此,教師可以將1000米跑分為200米、400米、600米三個階段進行研究,重新擬定1000米跑策略。
(一)起跑階段
在體育中考1000米項目中,學生在出發時沖得過快,則會消耗大量的體能,后期就極易出現“脫力”現象,無法快速加速,取得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因而在初中體育1000米跑訓練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起跑階段適當放慢速度,在前200米逐漸加速,這樣可以讓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避免在跑步途中,體能消耗過快。并且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起跑所用時間與達到終點所用時間之間并未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學生在起跑階段沒有必要“爭分奪秒”,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速度即可,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運動狀態。但在起跑階段,時間也不宜過長,通常情況下,在前200米時間控制在40~46秒都是合理范圍內。
(二)途中跑階段
體育中考1000米項目考查中,學生的跑步效果與學生跑步耗費的時間有著很大關系。但根據初中生的實際體能狀況,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跑步任務,教師則需要對1000米跑步策略進行優化,改變過程起步加速、拉開距離的策略,采用起跑控制速度,途中從逐漸加速到勻速的策略。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將400米和600米兩處作為控制點,協助學生控制好速度,保持跑步的節奏感和速度感,將400米的時間控制在1分25秒內,將600米控制在2分10分內,這樣才能達到能耗與跑步的雙贏。
(三)沖刺階段
當學生完成前600米的跑步后,他們的體能消耗過大,教師則可以讓學生適當調整呼吸和身體狀態,為最后的沖刺做好準備。[2]在最后的400米距離,學生還有1分35秒左右的時間完成沖刺,這時體能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在調整好身體狀態后,逐漸加速,在最后的直道全力沖刺,加大步幅,縮短時間。而對于體能較弱的學生,則需要保持原有跑步節奏的基礎上,適當加大步伐,勻速完成全程即可。否則,突然加速會加重身體負荷,如果超出身體承受范圍,則極易出現“脫力”或其他運動損傷,不僅無法堅持完成跑步,還會給身體造成不利影響。因而在最后沖刺階段,學生應量力而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采取科學的1000米跑步練習策略,能夠促使學生在跑步時,自主調節動態,順利完成跑步任務,提升跑步效果。因而初中體育教師應對跑步策略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認知,并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和跑步特征,采取逐漸加速到勻速的跑步訓練策略,讓學生能夠科學調節自己的身體,輕松完成跑步。
參考文獻
[1]沈永祥.體育中考800/1000米跑的練習策略[J].新體育,2021(10):35-37.
[2]黃靜.廣州市體育中考1000米跑的策略分析[J].體育師友,2013,36(0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