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主持人: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 郭 敏
·主持人語·
2024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著力構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生態新格局。教育,要回歸人的本義,要喚醒兒童內心自我成長的需要。當下,中小學生的成長處于多元化環境與全球化背景之中,需要教育者不斷調整、變革中小學德育的方式方法以適應變化的世界。
“情境潤德”源于兒童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論。情境,是融入主體情感、充滿審美色彩的環境,是一個“優化的成長空間”。情境也是交互的、流動的,它推動身處其中的人進行互動,而互動又推動情境不斷演化。情境演化的過程,就是兒童生命拔節生長的過程。兒童在情境中自主活動、積極交往,進行具身體驗,經歷思想斗爭,形成道德認知,激發道德情感,強化道德意志,產生道德行為。“情境潤德”采用“溫潤”的教育方式,傳遞尊重生命和人格尊嚴的價值觀。它尊重人的自主性、選擇性、主動性,符合道德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更符合教育的未來走向——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的人。
本期專題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研究和探索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教育方針、契合當下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的道德教育方式,闡述“情境潤德”的基本特征及實施原則,從班級建設、主題活動、家校攜手等維度,呈現“情境潤德”的價值取向和操作策略。希望這樣的實踐探索能對德育工作者有所啟發,進而推進并深化情境德育的研究,實現兒童德行的內求自塑、內生外化,達成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