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美術曾是“副課”的代名詞,教師、家長、學生對于這個學科存在一定的偏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術已經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不可缺少的學科,教師、家長、學生對于美術學科也有了新的認識。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時要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從情境教育、教學選材入手,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實施教學,使美術學科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選擇既關系課堂教學內容,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不僅要以教材為載體,還要結合學生需要和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以更好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文章探討了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選擇,以供參考。
一、有效選擇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意義
(一)促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
首先,不同的選材原則會促使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根據教學內容,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充滿活力,具有趣味性。其次,教師結合選材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使美術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既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生動、有趣的美術知識,改變學生對美術的認識,從而愛上美術學習。最后,為了更好地選擇美術教學素材,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這有助于教師拓展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更新的美術知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二)幫助家長走出對美術學科的認識誤區
以往,在家長的眼中,美術、音樂、科學等學科是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副科”,他們沒有認識到美術學科的重要價值,如發掘學生特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觀察能力等。這與教師在教學中選材較為隨意、不尊重學生身心的成長規律有關。當前,教師利用互聯網選擇合適的素材進行美術教學,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既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讓學生發現了學習中的更多樂趣。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對于美術的認識也大為改觀,他們發現美術學科能夠塑造學生的品格、滋養學生的心靈,從而認識到美術學習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三)轉變學生美術學習的觀念
以前,受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完成學習任務上。在“互聯網+”背景下,美術教學對教學素材的選擇有了更大的范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找到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使得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不再以提高美術成績為唯一目的,而是把美術看作塑造自己個性、培養自己興趣、提升自己核心素養的一種途徑。
二、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選擇原則
(一)范圍要廣泛
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選擇范圍應是廣泛的。美術教師應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取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內容和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美術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形式和內容豐富的動漫”時,除了教材中的作品,筆者選擇了漫畫《父與子》《灌籃高手》等,引導學生欣賞和觀察不同漫畫的內容和表現手法,從而讓學生學會運用漫畫的形式表達不同人物的情感。
(二)符合時代性
新時代下,要求美術教師具備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能滿足當代中學生的發展需求,注重美術教學素材選用的有效性。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緊扣教學內容選擇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比如,如果教師想引導學生學習畫向日葵,就不能僅僅以凡·高的《向日葵》為觀察對象。因為對于學生來說,它與真實的向日葵之間隔了一層“藝術的厚簾”,學生畫出的是凡·高眼中的、畫筆下的向日葵,而不是他們自己對向日葵的真實認識。如果不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會影響學生自己的認識,弱化美術教學的意義,對于學生的美術學習是不利的。
(三)內容要新穎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突出新穎性,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素材。同時,教師應將新思想、新內容融入美術教學中。比如,在講解“形式和內容豐富的動漫”一課時,筆者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動漫作品《火影忍者》《航海王》等,帶領學生欣賞這些動漫故事,使其領略動漫世界的奇妙,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四)內容要有趣
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通過游戲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初中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教師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比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美術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動漫形象設計”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動漫人物是如何制作的,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初中美術教學素材的選擇策略
(一)情境教育與教學選材結合,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選擇合適的教學素材是保證美術教學效率的關鍵。新時代,美術教師要注重教學素材的時效性,讓學生把美術與生活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同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把情境教育與教學選材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激活學生的美術學習細胞。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境,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家鄉有什么橋、漂亮的塔,或者對自己家鄉的獨特情感等。其次,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搜集游客拍攝的圖片,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視角,欣賞、認識家鄉的橋與塔。最后,教師指導學生結合對這些圖片的觀察和欣賞,基于自己對家鄉古建筑的認識進行繪畫創作。這既落實了教學選材的靈活性,又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使情境教育與教學選材結合的價值最大化,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結合真實生活選材,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選擇真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素材,以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熟悉的事物,才能喚醒他們的某些意識,提高他們的美術學習熱情。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初中美術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動畫作品設計制作”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和動畫作品,再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這些動畫人物,講解具體的繪畫方法后,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又能促進學生對動畫作品的學習與傳播,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發揮美術教育的意義。
(三)結合學生興趣選材,激活學生創作細胞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興趣的推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素材,以拉近學生與素材之間的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創作效果。這樣才能擺脫以往教師單一講授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的繪畫作品具有個性色彩。例如,在學習“動漫形象設計”這一課時,如果要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教師就不能讓學生按照統一要求進行繪畫。教師應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找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動漫人物和動漫故事等,或是為學生播放一些動漫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基于鮮活的觀察素材和繪畫對象,學生才能畫出自己心中的動漫人物,體現自己的創作特點,從而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
(四)課堂教學和活動教學相結合
在美術教學中,教學素材選擇的途徑主要有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些有代表性的繪畫作品或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名家作品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美術活動,如美術欣賞、美術寫生等。在社會實踐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與美術相關的展覽等,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親身體驗美術創作,在感受美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美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
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美術教學旨在激活學生的藝術細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更多的樂趣,形成積極樂觀的探索態度與品質。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既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又要注意教學素材的選擇,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繪畫水平,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進而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白沙農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