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及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碎裂QRS波(fQRS)與冠心病冠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接受冠脈造影檢查的169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Gensini積分法對每支血管狹窄的程度進行定量評價,并將患者分為Gensini高分組(112例,Gensinigt;20分)與Gensini低分組(57例,Gensini ≤ 20分)。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并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影響因素,并分析冠心病患者NLR、fQRS與Gensini積分的相關性。結果 與Gensini低分組比,Gensini高分組患者年齡及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計數(NE)、NLR水平均更高,淋巴細胞計數(LY)水平均更低,有吸煙史和出現fQRS的患者占比更高;以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有吸煙史、WBC、NE、NLR水平升高,LY水平降低,檢出fQRS均為影響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危險因素(均Plt;0.05);Spearman相關性分析提示,冠心病患者NLR、fQRS均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r=0.450、0.388,均Plt;0.05)。結論 年齡大、有吸煙史、WBC、NE、NLR水平升高,LY水平降低,檢出fQRS是冠心病冠脈狹窄程度的危險因素,且其中冠心病患者NLR、fQRS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因此檢測上述指標水平對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的預防、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關鍵詞】冠心病 ; 冠狀動脈狹窄 ;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 ; 碎裂QRS波 ;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3.0110.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3.035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為中老年常見心血管疾病,大多數患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工作、學習、生活如常,但常有心肌缺血的征象,如感到心前區不適或乏力的癥狀,雖然癥狀輕微,但及時做心電圖檢查就會發現心肌缺血的情況。冠心病的病理基礎為冠脈斑塊以及血管壁改變,在冠心病的發病過程中,受到多種炎癥細胞與免疫細胞作用的影響[1]。在炎癥反應介導環節中,中性粒細胞有重要作用,隨著中性粒細胞水平提高,其會導致血管壁發生變性,由此增加血管壁的炎癥反應程度。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充當著機體的免疫屏障作用,當機體出現明顯的氧化應激反應,會導致體內的淋巴細胞數量減少。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在動脈粥樣硬化診斷、評估疾病嚴重程度、預測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及治療指導等方面有一定的價值[2]。在冠心病診斷中,心電圖為常用檢查方式,碎裂QRS波(fQRS)作為一種心電圖的表現,其出現原因是患者自身機體的心肌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供給,或是由于傳導延遲而在心肌的瘢痕區引發去極化障礙,當心電圖檢查時有fQRS出現,則表明患者很可能已經出現嚴重的心肌損傷[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NLR、fQRS與冠心病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冠脈造影檢查的169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Gensini積分法[4]對兩組患者血管狹窄的程度進行定量評價,依據評價結果將其分為Gensini高分組(112例,Gensinigt;20分)與Gensini低分組(57例,Gensini≤20分)。納入標準:①符合《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 [5]中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②年齡gt;18歲;③接受冠狀動脈造影檢查;④進行實驗室檢查和心電圖檢查;⑤具備完整臨床資料。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明顯異常;②存在嚴重心臟瓣膜疾病;③合并精神障礙;④合并惡性腫瘤;⑤近期應用皮質類固醇、中藥。本研究經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審核批準。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學檢測 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血液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美國)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進 20172221617,型號:DxH800]測定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NE)、淋巴細胞(LY),并計算NLR。血液采集同上,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華興瑞達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藥(械)準字:國食藥監械(進)字2005第2401751號,型號:DXC800]對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進行檢測。
1.2.2 心電圖檢測 采用數字心電圖機(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械注準字20162070110,型號:EM-601)對患者心電圖進行分析,分析患者的fQRS發生情況,判定標準:①fQRS顯示 RSR型波、三相波、多相波等,同時排除完全性或非完全束支傳導阻滯,時限在120 ms以內;②fQRS伴或不伴有病理性Q波,Q波單獨存在或顯示頓挫、切跡,總體呈現Q型、QR型;③fQRS必須在同一冠狀動脈供血區呈現2個以上相鄰導聯[6]。滿足上述2項即可判定。
1.2.3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通過右側的橈動脈穿刺,消毒穿刺部位皮膚后,從穿刺部位進入導絲,順著導絲植入動脈鞘管,從鞘管內進入造影導管。依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及Gensini積分法評估各血管的狹窄程度:將病變血管分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對每支血管病變程度進行定量評定:狹窄≤25%計為1分,26%~50%計為2分,51%~75%計為4分,76%~90%計為
8分,91%~99%計為16分,100%計為32分。Gensini積分=各冠狀動脈病變血管狹窄程度評分×病變部位評分系數總和。積分越高,冠狀動脈狹窄越重[7]。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②開展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影響冠心病患者狹窄程度的危險因素。③采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分析NLR、fQRS與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患者Gensini積分間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x ±s)表示,采用t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Spearman 進行相關性分析。以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影響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單因素分析 與Gensini低分組比,Gensini高分組患者年齡及WBC、NE、NLR水平均更高,LY水平更低,有吸煙史和出現fQRS的患者占比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有吸煙史,WBC、NE、NLR水平均升高,LY水平降低,以及檢出fQRS為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相關性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NLR、fQRS與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 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冠心病患者NLR、fQRS均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r=0.450、0.388),相關性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后,動脈血管內徑縮小,甚至可能被完全堵塞,從而使心肌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供應,心肌組織長時間缺血缺氧,易發生壞死,導致冠心病發生。臨床研究發現,內皮損傷為導致冠心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冠心病病情發生及發展的過程中,動脈內膜損傷出現后導致的過度炎癥反應,起到了尤為重要的
作用[8]。
本研究中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大、有吸煙史,WBC、NE、NLR水平均升高,LY水平降低,以及有fQRS均為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管壁的彈性逐漸降低、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失調,容易出現動脈硬化和狹窄,還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心肌細胞老化等,使心肌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進而增加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發病風險[9]。煙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其中包括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可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尼古丁作用于交感神經系統,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刺激腎上腺,促使其釋放更多的兒茶酚胺,從而增加心肌的應激性以致心肌缺氧,導致心肌供血不足。WBC通過產生炎癥介質,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從而增加冠心病的風險。在冠心病發生及發展的過程中,血管內皮在受到損傷后,在受到NE的影響下,其會導致單核細胞發生聚集與黏附,當損傷內皮細胞上黏附的單核細胞逐漸增多,使其出現明顯細胞外基質增生的情況,改變斑塊內的脂質成分,破壞斑塊的穩定性[10]。NLR是常用的反映全身炎癥的有效指標,有研究報道稱,可將NLR用作ST抬高型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預測心源性死亡風險[11]。隨著NLR的升高,內皮細胞受到損傷后黏附、聚集在損傷部位,則提示機體的炎癥反應也更為嚴重[12-13]。臨床研究發現,LY發揮機體的免疫調節作用,LY會對動脈硬化起到保護作用,減慢動脈硬化的形成速度[14]。
心電圖是一種記錄心臟電活動的技術,能夠檢測和診斷各種心臟疾病,在常規體檢中,心電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檢項目。本研究中,出現fQRS也是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上在進行冠心病篩查診斷時,常規心電圖檢查為主要方式,fQRS是狹窄QRS波群內R波或S波內額外的R'或缺口。有研究稱,在預防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時,fQRS屬于有效的預測指標,同時fQRS的出現,受到患者冠脈病變數量和程度的直接影響[15]。本研究中,采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冠心病患者NLR、fQRS與Gensini積分呈正相關。
綜上,年齡大、有吸煙史、WBC、NE、NLR水平升高,LY水平降低,檢出fQRS均為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危險因素,且其中NLR、fQRS與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呈正相關,因此,檢測上述指標水平在冠心病冠狀動脈狹窄情況的預防、診斷、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姚爽, 王吉平, 徐建華, 等. 中老年穩定性冠心病患者體力活動、久坐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23, 39(18): 1402-1409.
闞春婷, 曹長春.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Metrnl水平與糖脂代謝指標和部分炎性標志物水平的關系[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21, 42(17): 2113-2117.
周雯, 涂光, 童隨陽, 等.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聯合碎裂QRS波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分析[J].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23, 42(4): 387-391.
黃志明, 王研. 血清血管生成素樣蛋白水平與冠心病患者 Gensini積分的相關性分析[J].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19, 38(8): 826-829, 847.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 等. 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 )[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21, 20(3): 265-273.
謝曉紅,張曉紅,周昌清.碎裂QRS 波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性研究[J]. 安徽醫學, 2016, 37(2): 160-162, 163.
帕提古麗·喀迪爾江, 穆葉賽·尼加提. 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內皮細胞微粒與冠狀動脈病變狹窄嚴重程度的關系[J]. 醫學研究雜志, 2019, 48(5): 38-41, 45.
李慧敏, 蘇振琪, 謝偉, 等. 血清GGT水平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定性、血管內皮損傷及炎癥應激反應的相關性分析[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1, 20(15): 1603-1607.
沐露霞, 汪斌, 孫震. 中性粒細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與老年高血壓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 43(16): 3852-3854.
郭潮, 張慧, 陳敏, 等. 血清miR-24聯合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 西部醫學, 2023, 35(3): 372-376.
王玎羽, 林菁榕, 崔玉敏, 等. 中性粒細胞 - 淋巴細胞比值在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23, 32(7): 607-611.
史志華, 李婷, 許京卉, 等.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血清淀粉樣蛋白A與2型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20, 30(19): 2389-2391.
王楠, 鄭迪, 宋毓青, 等. 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與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及預后的關系[J]. 內科理論與實踐, 2020, 15(6): 369-374.
許勝飛. 碎裂QRS波預測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血管支數、狹窄程度及惡性心律失常的研究[J]. 現代實用醫學, 2020, 32(3): 399-401.
王亞柱, 郭云飛, 薛文平, 等.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聯合脈壓對冠心病診斷價值及冠心病發生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誤診誤治, 2021, 34(9): 49-54.
孟艷紅, 時慧, 褚蕾. QRS波對嚴重三支血管病變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預測價值[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22, 31(5): 610-614.
作者簡介:鄧建南,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
通信作者:韓戰營,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E-mail:hzy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