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左西孟旦輔助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臨床療效、血清學指標水平、心功能、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就診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給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利尿劑等常規藥物治療,60例)和觀察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與左西孟旦治療,60例)。兩組患者均治療1周后觀察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血清學指標和心功能指標,以及治療期間不良發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心肌肌鈣蛋白Ⅰ(cTn Ⅰ)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均降低,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兩組患者心指數(CI)、每搏心輸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均升高,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患者6 min步行試驗(6 MWT)距離均延長,觀察組較對照組更長(均Plt;0.05);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輔以左西孟旦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保護心肌細胞,改善患者心功能,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 ; 左西孟旦 ; 抗心力衰竭藥物 ; 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3.013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3.043
慢性心力衰竭為各類心血管疾病的嚴重或終末期表現,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慢性心力衰竭進入急性加重期后可表現出喘憋、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心肌收縮功能受損,心臟收縮、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心輸出量難以滿足機體正常需求,導致患者心功能進一步惡化,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誘發栓塞、電解質紊亂等并發癥,增加死亡風險,需及時入院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療以抗心力衰竭藥物為主,臨床可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部分患者預后情況仍不理想,亟需尋找有效的聯合治療方案[1]。左西孟旦為新一代的鈣離子增敏劑,不增快心率、不顯著增加心肌氧耗、起效較快,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和擴張外周血管、肺動脈、冠狀動脈及腎入球小動脈的作用,在代償失調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中療效顯著[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左西孟旦輔助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7~65歲,平均(56.92±3.19)歲;男性32例,女性28例;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3]Ⅲ級、Ⅳ級分別為34、26例;病程2~13年,平均(6.08±1.55)年。觀察組患者年齡36~68歲,平均(57.08±3.23)歲;男性33例,女性27例;NYHA心功能分級Ⅲ級、Ⅳ級分別為37、23例;病程2~14年,平均(6.13±1.5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 [4]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診斷標準;⑵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⑶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排除標準:⑴肝、腎功能不全;⑵合并有急性、慢性感染疾病;⑶合并腦血管疾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所有入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方案,以不同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與臨床癥狀表現為根據,適當給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4]。在對照組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輔以左西孟旦注射液(成都圣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104,規格:5 mL∶12.5 mg)治療,5 mL藥物與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佛山昊朗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13100,規格:500 mL∶25 g)混勻,其初始負荷劑量為6~12 μg/kg體質量,靜脈滴注10 min,之后靜脈泵注24 h,速率0.1 μg/(kg·min),給藥1次。治療期間持續心電監測,監測患者平均動脈壓(≥6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0次/min)、收縮壓(≥85 mmHg),并觀察患者耐受情況(是否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并根據患者血壓、心率、耐受情況調整泵注速度。兩組患者均治療1周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治療1周后心悸、氣促等癥狀消失,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2級及以上,心電圖檢查顯示正常為顯效;治療1周后上述臨床癥狀、心電圖檢查顯示有所改善,NYHA心功能分級提升1級為有效;治療1周后上述臨床癥狀、心電圖檢查、NYHA心功能分級均無改善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⑶血清學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集量為3 mL,進行離心(速率:3 500 r/min、時間:10 min)制備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查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化學發光法檢測其心肌肌鈣蛋白Ⅰ(cTn Ⅰ)水平。⑶心功能指標。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患者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青島海信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HD20)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心指數(CI)、每搏心輸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同時于室內封閉的平直走廊開展6 min步行試驗(6 MWT),患者盡可能行走,記錄兩組患者6 min步行距離。④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血壓降低、心動過速、低血鉀)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不良反應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觀察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清學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IL-6、cTn Ⅰ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上述血清學指標水平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LVEDD均降低,CI、SV、LVEF均升高,6 MWT距離均延長,與對照組比,觀察組LVEDD更低,CI、SV、LVEF均更高,6 MWT距離更長,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心力衰竭多見于老年群體,為慢性、持續性疾病,而急性加重期患者心臟功能出現快速惡化,心臟容量負荷增加,甚至超出自身可承受的范圍,進而對心臟泵血功能、室壁張力、心室壓力等造成顯著影響,最終導致患者心臟受損,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既往臨床治療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以常規利尿、強心、擴張血管等對癥藥物開展支持治療,但是整體效果不甚理想,部分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病情仍會出現進一步惡化,如何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仍是當前臨床討論的重點問題[5]。
左西孟旦為正性肌力藥物,在進入患者機體后可開放血管平滑肌細胞膜上的鉀離子通道,超極化細胞膜,可抑制T型鈣通道激活,有效減少患者機體內鈣離子內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進而使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降低患者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同時,左西孟旦還具備擴張心肌微血管的作用,可改善其冠狀動脈的循環情況,降低冠脈阻力,增加血流量,進而緩解心力衰竭相關癥狀及體征,提升治療效果[6-7]。本研究中,治療1周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LVEDD均降低,觀察組更低;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CI、SV、LVEF均升高,觀察組更高 ;治療1周后,兩組患者6 MWT距離均延長,觀察組更長,這提示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NT-proBNP為心室肌細胞的前腦鈉肽產物,是評估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標,其可加速心室重構,促進心力衰竭病情進展;hs-CRP與IL-6均為炎癥反應標記物,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心肌細胞受損,將導致hs-CRP與IL-6水平升高;cTn Ⅰ是臨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選指標,與炎癥因子均可反映心肌細胞受損程度[8]。本研究中,治療1周后觀察組血清NT-proBNP、hs-CRP、IL-6、cTn Ⅰ水平更低,提示左西孟旦輔助常規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夠有效降低心肌受損程度,分析原因可能與左西孟旦開放三磷酸腺苷敏感性的鉀離子通道,保護心肌細胞有關,可降低心肌損傷;同時,左西孟旦具有拮抗神經內分泌、抗心肌頓抑、抗氧化、抗炎的作用,從而減輕患者體內炎癥反應[9]。左西孟旦的生物利用度較高,其代謝產物不會透過血腦屏障,主要靠膽汁及尿液進行排泄,藥物相關不良反應較少。本研究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左西孟旦不會明顯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10]。
綜上,左西孟旦輔助常規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保護心肌細胞,提升心功能,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處,未對左西孟旦的遠期療效進行觀察,后續需延長觀察時間開展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陳勁松, 吳安源, 于子忠, 等. 左西孟旦對高齡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J].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20, 19(10): 764-768.
陶莉, 趙曉茜, 宋成運. 左西孟旦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的臨床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9, 17(17): 2627-2630.
劉曉靈, 高世定. 不同NYHA分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指標水平與心電圖變化的臨床意義[J]. 武警醫學, 2018, 29(11): 1028-1031, 103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心力衰竭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8, 46(10): 760-789.
孫伯玉, 程光慧, 孟愛亮. 左西孟旦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對心肌損傷指標、遠期預后的影響[J].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3, 51(11): 1312-1315.
李娜. 左西孟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 13(11): 40-41.
王妮妮, 劉娜, 陳淼娟, 等. 左西孟旦聯合替米沙坦及去乙酰毛花苷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結合蛋白水平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 40(19): 4063-4066.
崔俊霞, 馮玲玲, 馬芳.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老年高血壓引起的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療效及對血清hs-CRP、IL-6、ET-1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 30(15): 1647-1650.
陶碩秋, 祁宏. 左西孟旦治療射血分數減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療效及對心功能、炎癥指標等的影響[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 2020, 29(1): 68-72.
高菲, 嚴士榮, 張春旺, 等. 左西孟旦治療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CD].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8(11): 19-20.
作者簡介:宰文欣,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相關疾病診療。
通信作者:黎明,博士研究生,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相關疾病診療。E-mail:1397126057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