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文獻檢索的方式,對中國傳統功法所相關的運動處方進行綜述。論述中國傳統功法處方作為干預手段對免疫系統、特定人群、特定疾病等三個方面的干預效果。根據文獻顯示,目前很多研究已經證明了,中國傳統功法處方對免疫系統的各項指標如IgG、IgA、IgM、白細胞介素、NK細胞、T淋巴細胞等有著積極干預效果。對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婦女、青少年、殘疾人等群體的群體常見健康問題也有著較高的改善效果。對于國內常見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癌癥等疾病在改善癥狀或者調節情緒方面也有著不錯的干預效果。
關鍵詞: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公眾免疫;干預效果
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exercise prescription on immuniza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public
ZHANG Xinxin1, ZHANG Biao2, GUO Zhen3, HAO Shuai4, FENG Jianmin5
(1.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Province, 571158 China; 2.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050041 China; 3.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114 China; 4. Shaox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China; 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aikou, Hainan Province 571127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s related to 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s through literature 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s prescription as an intervention method on the immune system, specific populations, and specific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many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s have a positive intervention effect on various indicators of the immune system, such as IgG, IgA, IgM, interleukin, NK cells, T lymphocytes, etc. It also has a high effect on improving common health problems in specific groups such as the elderly, women, adolescents,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t also has a good intervention effect on common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hypertens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cancer in China, in improving symptoms or regulating emotions.
Key words:Traditional exercises; Exercise prescription; Public immunization;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1954年美國生理學家Karpovish首次提出“運動處方”的概念【1】并引起業內大量的研究。1969年,運動處方這一概念被WTO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采納,并得到了普遍認可,其中包括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進程和運動總量等6項內容,即“FITT-VP”原則。在日本岸野雄三等著的《高等保健體育》中,就已對學生進行終生體育教育,其中就有運動處方及鍛煉方法的專門章節。他們對運動處方的定義是:“運動處方像藥物處方一樣,是醫師根據個人的健康和身體機能狀況,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研究,開出適合個人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和頻率的帶診斷性的處方【2】。
目前,運動處方主要以等動訓練、循環力量訓練、體能訓練以及康復訓練為主【3】,并且在國內能開出和執行嚴格正規的運動處方的醫療單位尚不普及。
國傳統功法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 等,以中醫學、陰陽學、五行學、經絡學、臟腑學為底層架構,以中國傳統哲學思維和養生理念為上層理念。逐漸形成了以防與養為核心的疾病防治體系,在中國各類人群中均有廣泛認可【4】。所以以中國傳統功法為基礎的運動處方,在國內的推廣上具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在推廣的過程之中依然要證明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在公共健康上的積極作用。
1.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干預措施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如病菌等),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1.1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血清免疫指標的影響
免疫力指標是指檢測與免疫系統有關的指標,用以診斷各類免疫系統疾病。其中,最常用的指標包括IgG、IgA、IgM以及由各類細胞及分泌物構成的細胞免疫功能的指數(CIC)、白細胞介素(IL)等,血液黏度狀況則體現了機體紅細胞免疫功能的狀態,這些都屬于傳統免疫力指標。王蕾等人將90名志愿者隨機分為功法練習組、保健推拿組以及保健灸法組等3組,其中功法練習組采用八段錦作為干預措施,經過為期8周的干預時間,采集志愿者血樣,檢測血清免疫指標與血液流變學指標,試驗結果顯示功法練習組的血清免疫指標出現顯著性正向變化(P<0.05),血液流變學指標也表現出現顯著性正向變化(P<0.05)【5】。
1.2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淋巴細胞的影響
NK細胞是一類固有淋巴樣細胞,由于其具有選擇性殺傷靶細胞的效果又被成為“殺手細胞”,在抗病毒感染、腫瘤免疫、活化巨噬細胞等方面NK細胞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也是免疫力的一項重要指標【6】。馮毅翀等人將156名老年志愿者隨機分為易筋經干預組與對照組兩組,經過24周的易筋經鍛煉后,對志愿者血樣中的NK細胞進行檢測,發現易筋經干預組較對照組非特異性細胞NK細胞活性增加,特異性免疫應答水平下降【7】。
1.3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白細胞介素的影響
IL-8、IL-10是一種重要的趨化因子和中性粒細胞激活因子,許多細胞類型包括內皮細胞、成纖維細胞、單核細胞等能產生IL-8、IL-10,其具有中性粒細胞吸引和活化、促進其他免疫細胞募集、激活內皮細胞、促進血管新生、促進其增殖與遷移、參與血管新生過程、增強其他細胞因子的產生等作用,所以是被認為免疫尤其是肺部免疫系統的重要指標指標【8】。范麗敏等人將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穩定期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37例)以及對照組(37例),兩組在都給予基礎藥物治療與護理,試驗組依據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主編的《健身氣功·六字訣》,按照30分鐘每次,每日1次,每周5次,總訓練期為6個月。試驗后,采取兩組人員的血樣,通過ELISA法測定血液中誘導痰炎癥因子IL-8、IL-10、TNF-α的表達量,結果表明表達水平較干預前均下降,其中試驗組患者血IL-10、血TNF-α較干預前顯著下降,從而證明六字訣的干預訓練可在一定程度上調節COPD患者免疫炎癥因子表達量,有助于患者體內維持促炎和抗炎平衡,改善炎癥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力【9】。
1.4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T淋巴細胞的影響
T淋巴細胞(T lymphocyte)簡稱T細胞,是由來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細胞,在胸腺中分化、發育成熟后,通過淋巴和血液循環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組織中發揮免疫功能【10】。皮智文等人選取了90名老年慢性蕁麻疹患者,將入選患者分為3 組,分別為太極拳練習組、跑步練習組、藥物對照組。所有組別在使用鹽酸西替利嗪片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太極拳練習組采用每次3遍的二十四式太極拳進行訓練,跑步組患者利用跑步機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練習,經過周期為90天的試驗后,對所有志愿者進行外周靜脈血標本采集,試驗結果表明太極拳練習組治療前外周血中Th17細胞占CD4+ T細胞中比例顯著高于正常健康組(t=10.527,P= 0.000)【11】。上述研究已證明,以太極拳、八段錦、六字訣、易筋經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方面均存在積極功效。
2.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干預措施對特定人群健康的影響
在現代人類快速發展過程中,傳統養生功法也進一步發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還要要適應現代人多元化的需要。不同的人群的身心狀態不同也使得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干預的方法及策略均有不同。目前在各個特定人群中各類傳統功法運動處方也都發揮著不同作用。
2.1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老年人群健康的影響
譚雪峰等人采用Meta分析法對18篇涉及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干預老年人COPD患者的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將1560例受試者結局進行統計,從而得出結論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達到大影響效應且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干預時間小于30分鐘的影響效應最為顯著,干預周期中3個月以下的影響效應最為顯著,在眾多功法中,采用八段錦每周7次以上的鍛煉,每次30min以下,持續3個月以下對老年人COPD運動耐力改善最為顯著【12】。
2.2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女性人群健康的影響
王賓等人以80名中老年女性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40例訓練組與40例對照組,其中訓練組采用馬王堆導引術作為干預手段,每周3次,每次1小時,干預周期為3個月,同時對照組不參加任何集體或個人的體育鍛煉。干預周期結束后,分別采取兩組受試者的血樣樣本。通過檢測發現訓練組血樣中NKT細胞百分比含量顯著升高,T細胞亞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標發生變化,CD4+數量增加(P<0.05),,CD4+/CD8 + 比值升高。從而證明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鍛煉對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13】。
2.3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青少年人群健康的影響
郭萬林等人將患有頸椎病60名青少年志愿者隨機單盲(評估者盲法)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患者。對照組以健步走的鍛煉方式進行干預,每次鍛煉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干預周期為4周(1周準備期,3周鍛煉期),觀察組采用易筋鍛煉為干預手段,同樣干預周期為4周。干預周期結束后,通過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和頸椎曲度的變化情況,來評估兩組的干預效果。結果表明兩組干預后3項指標均有改善,但對照組在干預期的后期,(NDI)評分又接近干預前評分。觀察組干預后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的ND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即觀察組在頸椎功能障礙的改善方面效果更好。觀察組干預后第14天,第28天,第42天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頸椎曲度方面,干預28天后,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頸椎曲度均較治療前改善,頸椎反弓及變直的例數均減少,頸椎曲度正常的例數均增加。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4】。
2.4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殘障人群健康的影響
劉濤等【15】、林樂華等【16】、張維珂【17】,杜紹友【18】等人在各自的文獻報道中,闡述了中國傳統功法對于殘疾人身、心復健的重要意義。放松功法是一種靜功鍛煉功法,其注重松弛機體、安定心神,側重于調心方面的,非常適合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作為放松精神,緩解壓力的鍛煉功法。同時傳統功法包含大量的軀體或脊柱的拉伸動作,旋轉動作等,可以有效地增加身體柔韌或關節活動能力,對于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是非常好的自我鍛煉方法。如美籍華人郭子斌教授創編的《輪椅太極拳13式》,特別針對下肢不便的殘疾人群,以上肢鍛煉為主。同時傳統功法對于平衡力鍛煉也非常顯著,韋佳華等人對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3種傳統功法進行文獻Meta分析法研究,共有14項針對1 135名參與者的研究符合納入標準,結果證明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3項傳統功法對于老年人平衡功能具有明顯改善作用【19】。而下肢能夠站立,但有一定障礙的殘疾人士,可以有望通過改進的傳統功法訓練,來達到提高平衡力的效果。
3.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特定疾病的干預效果
中國傳統功法在舒筋活絡、提升免疫、改善心肺、調節心情、等領域均有著不錯的臨床效果【20】【21】。同時,多數病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活動范圍受限,長期居家或只在小范圍區域活動,而病人習練中國傳統功法大部分可以居家完成,另外中國傳統功法起步動作多要求緩慢柔和,動靜結合,剛柔并濟,對于力量以及身體素質的需求較小,所以對于各類病人來說,是較好的訓練手段【22】。
3.1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影響
糖尿病是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根據2021年的數據統計,我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有1.41億人。糖尿病因為長期血糖較高使得周圍血管以及周圍神經受損,給病人帶了諸多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各種并發癥。陳旭紅采用“八段錦”為干預手段,將64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研究,實驗結果發現給予兩組患者在早期護理的基礎上,通過八段錦展開預見性干預,可以有效預防患者出現糖尿病足等情況【23】。張書金等人將108例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八段錦訓練、有氧訓練組以及對照組等3組,經過100天干預周期后,通過檢測統計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及神經傳導速度的試驗前后變化,從而得出結論八段錦和一般有氧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均具有一定作用,但八段錦臨床療效優于一般有氧運動【24】。王子園等人通過Meta法對19篇應用中國傳統功法干預2型糖尿病的文獻進行分析,證明了五禽戲與易筋經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體重指數、甘油三酯水平等2型糖尿病相關指標均有統計學意義的改善【25】。
3.2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健康的影響
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疾病,城鄉居民兩周患病率、兩周就診率、住院人數構成長期居首位,所致死亡數據位于第一到第四位,疾病負擔居第三位,已成為我國最為突出的公共衛生與醫療問題之一。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四大慢病之一,新發突發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等公共衛生事件構成重大的社會影響【26】。而中國傳統功法注重呼吸吐納的訓練,如八段錦由于可以訓練腹式呼吸法,對腹肌與膈肌有著很好的訓練效果,從而可以改善很多呼吸系統疾病的呼吸困難癥狀【27】【28】。
3.3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三高”患者健康的影響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在非藥物療法防治高血壓病的手段中,對于早期初發高血壓患者,運動療法具有較好的降壓效果,同時對“三高”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影響高血壓的幾個高危因素也有明顯降低作用【29】。同時中國傳統功法在調節心神方面,也可以緩解高血壓病人的緊張情緒,舒緩心情,從心因方面進一步緩解高血壓癥狀【30】。張晉等人利用Meta分析法檢索了20篇RCT文獻,累計納入1841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并分成912例的治療組與929例的對照組,經過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通過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的干預治療,對于降壓的效果好于步行;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與藥物聯合治療的降壓效果也優于單藥物治療【31】。
3.4 中國傳統功法運動處方對癌癥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
癌癥是我國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全球每年新發癌癥1400多萬例,其中較為常見的是肺癌、乳腺癌。我國癌癥發病率為2.8%,病死率為27%,均為全球中等水平【32】。癌癥患者往往具有很大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不僅使得癌癥病情惡化,更容易誘發抵觸治療的行為【33】。閆鵬宇等人選取60名年齡在45-65歲之間的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在常規藥物及護理的治療基礎上,試驗組以八段錦為干預手段,12周運動干預后,試驗組的負性情緒(焦慮、抑郁)有顯著改善,并且細胞免疫力指標(CD3+%、CD4+%、CD4+/CD8+、NK+%)也有改善【34】。龍換平等人以Meta法檢索8篇文獻,納入643例研究對象,對太極拳與癌癥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太極拳的鍛煉對改善癌癥患者癌因性疲乏,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5】。所以根據上述試驗的結果,中國傳統功法對于癌癥患者的情緒,如焦慮、抑郁、困乏等方面,具備較好的干預效果。
4.結語
中國傳統功法作為傳統中醫與健身運動的結合,目前主流研究將其歸納于低強度有氧運動。大多傳統功法以精、氣、神的鍛煉為核心,調節身體經絡氣血,訓練呼吸吐納,靜心凝氣,并且動作緩慢柔和,訓練場地要求低,所以是一種適合廣普大眾的運動方式。從上面論述我們可知,目前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中國傳統功法在提高機體免疫力各項指標有著顯著的正面意義,甚至相比較步行、慢跑等其在免疫力提高方面也有著一定優勢。并且針對大部分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婦女、青少年或殘疾人,針對性的傳統功法訓練可以提高特定人群的身體素質。在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慢性方面,傳統功法也有著顯著的改善疾病癥狀的作用,甚至在癌癥患者的情緒疏導方面,傳統功法調養身心的功能也發揮了一定作用。所以以中國傳統功法為基礎的運動處方,對于公眾的免疫能力有著正向的干預作用。后續研究將以中國傳統功法為基礎,分解部分功法工作,也單方針對特定人群特定疾病的處方方式,進一步探索中國傳統功法在治病防病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余玲,史紹蓉.我國運動處方的研究現狀[J].四川體育科學, 2003,23(4):20-22.
[2]步斌,侯樂榮,周學蘭,等.運動處方研究進展[J].中國循證醫 學雜志,2010,(12):1359-1366.
[3]Morrison CA. Using the exercise test to create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Prim Care, 2001, 28(1): 137-158, vii.
[4]賈冕,王正珍,李博文.中醫運動處方的起源與發展[J].體育科學,2017,37(10):65-71
[5]王蕾,李圣潔,李墨陽等.中醫傳統保健方法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05):922-923.
[6]LEWIS D E, GILBERT B E, KNIGHT V.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induces functional alterations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J]. J Immunol,1986,137(12):3777-3781.
[7]馮毅翀,鐘國林,邱文梅,等.健身氣功易筋經對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 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29(5):68-70.
[8]Long X , Ye Y , Zhang L ,et al.IL-8, a novel messenger to cross-link inflammation and tumor EMT via autocrine and paracrine pathways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JAN 2016, 48 1, p5-p12, 8p.
[9]范麗敏.從免疫炎癥因子表達探討六字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虛證的調護作用[D].福建中醫藥大學,2020. DOI:10.27021/d.cnki.gfjzc.2020.000328
[10]Tamura R,Yoshihara K,Nakaoka H,et al.XCL1 expression corre lates with CD8-positive T cells infiltration and PD-L1 expression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mature cystic teratoma of the ovary[J].Oncogene,2020,39(19):3541-3554.
[11]皮智文,梁榮相,高平等.太極拳運動對老年慢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Th17/Treg細胞比例的影響[J].山東體育科技,2017,39(06):50-55.DOI:10.14105/j.cnki.1009-9840.2017.06.010
[12] 譚雪峰,易軍,郭成根,王子園.中國傳統功法對老年慢性肺阻塞患者運動耐力影響的Meta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 2022, 41(11):986-992.
[13]王賓,陸松廷.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鍛煉對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15):186-188. DOI:CNKI:SUN:ZLXZ.0.2015-15-081.
[14]郭萬林,許鐺瀚,邢皓宇等.傳統健身功法易筋經治療青少年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3,40(02):405-412.
[15]劉濤,黃起東,王曉林.傳統體育保健課對殘疾大學生身心影響的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4,34(07):136-139.
[16]林樂華,姜傳銀.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對促進殘疾人健康的價值與意義[J].搏擊(武術科學),2011,8(02):102-104.DOI:10.13293/j.cnki.wskx.002961
[17]張維珂.體育處方鍛煉干預殘疾大學生群體體質健康的實證性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4,38(12):94-97+22.
[18]杜紹友.傳統保健功法在肢體殘疾學生體育康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體育大學,2023.
[19]韋佳華,楊益,金智,薛振祥,王愛文.三種常見中國傳統養生功法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干預效用研究的系統綜述[J].浙江體育科學, 2022, 44(5):98-105.
[20]范銅鋼,虞定海.健身氣功四套功法技術衍變研究[J].中華中醫藥 雜志,2019,34(2):729-733.
[21]李群,王麗芳,焦慧榮.八段錦在非小細胞肺癌術后病人康復中 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9):3755-3759
[22]黃鄧軍,李玢慧,谷磊等.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討中醫傳統功法在新冠肺炎預防及康復中的應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40(10):1261-1265.
[23]陳旭紅.八段錦影響糖尿病高危足進展的臨床觀察[D].河北北方學院,2023. DOI:CNKI:CDMD:2.1018.271273.
[24]張書金,劉恒亮,李智濱等.八段錦改善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45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5,37(10):1473-1475+1484.
[25]王子園,孫璞,郭成根等.中醫傳統功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的Meta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22,49(08):1521-1528.
[26]李再清.防治呼吸系統疾病 推進人民呼吸健康. 新華網,2022,09,29/ 2023.12.10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2-09/29/c_1211689171.htm
[27]郭繼彩,高玉芳,謝華曉,等.八段錦運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7):97- 98.
[28]呂燕,李家珍,張立宏,等.健身氣功八段錦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住院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36 (30):161-164.
[29]張婷,于濤,薛亞楠等.養生功法防治高血壓的研究和應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3,25(08):149-152.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3.08.032.
[30]張海平,包興安,白巍等.傳統養生功法與高血壓防治[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24):44-46.
[31]張晉,宋昌梅,杲春陽等.中醫傳統功法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Meta分析[J].西部中醫藥,2021,34(05):79-84.
[32]田佳歡,侯婷婷,凡丹等.癌癥病人心理韌性研究現狀[J].循證護理,2023,9(13):2343-2347.
[33]劉鉞,周麗杰,李玲等.心理和行為干預對乳腺癌患者情緒與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10):1172-1174.DOI:10.13455/j.cnki.cjcor.2013.10.005
[34]閆鵬宇.健身氣功八段錦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情緒、細胞免疫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沈陽體育學院,2020.DOI:10.27329/d.cnki.gstyc.2020.000067
[35]龍換平,袁冰華.太極拳對癌因性疲乏干預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22,31(10):1034-1037.DOI:10.13517/j.cnki.ccm.2022.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