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揚州市中醫院收治的10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50例,僅給予羥考酮治療)和研究組(50例,給予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鎮痛效果、臨床相關指標、炎癥因子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整體鎮痛效果優于對照組,且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研究組患者的止痛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緩解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少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用于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鎮痛療效顯著,縮短止痛起效時間的同時延長疼痛緩解持續時間,減少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中醫抗癌止痛方;羥考酮;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4.007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4.025
骨轉移是肺癌等惡性腫瘤晚期常見的轉移部位,可導致電解質紊亂、劇烈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及脊髓壓迫等并發癥,部分骨轉移患者可出現進行性加重的慢性頑固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縮短患者生存期[1]。目前,藥物治療仍是西醫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患者的主要方式,羥考酮屬于純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夠緩解患者疼痛癥狀,但存在胃腸道不良反應等缺點[2]。中醫學將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歸為“骨痹”“骨瘤”等范疇,認為不通則痛、不榮而痛,病因在于以痰毒、瘀毒為主的邪毒內阻,阻滯經絡脈道,而脈絡不通,筋骨失養,邪毒侵襲,邪據傷正,以致痰瘀互結證,臨床上提倡“內者內治,外者外治”[3]。中藥外治可實現藥物效應的最大化,祛邪而不傷正,利于減少口服藥物引發的胃腸道反應[4]。抗癌止痛方為揚州市中醫院張曉春主任根據多年臨床實踐所擬經驗方,已被用于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患者的治療中。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用于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揚州市中醫院收治的10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26~79歲,平均年齡(56.74±11.74)歲;原發腫瘤:肺癌23例,乳腺癌11例,其他癌癥16例;疼痛程度[5]:中度疼痛19例,重度疼痛31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56.14±11.67)歲;原發腫瘤:肺癌24例,乳腺癌13例,其他癌癥13例;疼痛程度:中度疼痛21例,重度疼痛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揚州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診斷標準[6];⑵符合癌癥骨轉移疼痛的中醫診斷標準[7],且辨證分型為痰瘀互結證[8];⑶骨轉移疼痛強度分級為中度或重度;⑷預計生存期≥2個月;⑸非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⑹無疼痛感覺障礙者。排除標準:⑴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⑵非骨轉移所致癌性疼痛者;⑶合并精神障礙者;⑷近期接受過放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或其他鎮痛治療者;⑸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相關共識[6]擬定鎮痛治療方案,采用羥考酮緩釋片(萌蒂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125,規格:10 mg/片)口服治療,中度及重度疼痛者起始劑量分別為10 mg/次、20 mg/次,之后劑量視其疼痛情況而定,每隔12 h服用1次。若出現爆發痛,則皮下注射嗎啡(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36,規格:1 mL∶10 mg)10 mg/次。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治療,中醫抗癌止痛方藥物組成:延胡索20 g,生大黃、桂枝、血竭及黃芪各15 g,枳實、冰片各10 g。將上述藥物研粉并加凡士林制成膏劑,備用。于疼痛部位涂抹并適當按揉,每次涂藥的面積約7 cm×7 cm,厚度0.5 cm,藥量調整視疼痛部位數量與范圍而定,3次/d。若出現爆發痛則加用1次。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鎮痛效果。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9]疼痛評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數范圍0~10分,分數越低代表疼痛程度越低。VAS疼痛評分減分率≥90%為完全緩解;75%≤VAS疼痛評分減分率lt;90%為明顯緩解;50%≤VAS疼痛評分減分率lt;75%為中度緩解;25%≤VAS疼痛評分減分率lt;50%為輕度緩解;VAS疼痛評分減分率lt;25%為無變化[6]。VAS疼痛評分減分率=(治療前VAS疼痛評分-治療后VAS疼痛評分)/治療前VAS疼痛評分×100%。總緩解率=(完全緩解+明顯緩解+中度緩解+輕度緩解)例數/總例數×100%。⑵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臨床相關指標包括止痛起效時間(自給藥開始至疼痛緩解的時間)、疼痛緩解持續時間(自疼痛緩解至下次疼痛發生的時間)及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⑶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治療前后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離心機(深圳瑞智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DL-100)進行離心10 min,離心半徑6 cm,轉速3 500 r/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中山市新銳醫療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型號:XR420A),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試劑盒來自北京興怡雅創生物技術有限公司。⑷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便秘、惡心嘔吐、嗜睡、腹瀉、頭暈及發熱。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和組內比較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鎮痛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整體鎮痛效果更優,總緩解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止痛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疼痛緩解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西醫多采用阿片類鎮痛藥物緩解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其中羥考酮口服生物利用度較高,可在給藥1 h內快速鎮痛,持續鎮痛時間長達12~24 h,可作為該類患者的首選鎮痛藥物[10]。盡管羥考酮可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減少爆發痛,但其作用靶點單一,對疼痛的控制作用受限,且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藥物成癮、胃腸道嚴重不良反應及內分泌紊亂等情況[11]。中醫抗癌止痛方是揚州市中醫院張曉春主任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經驗方,由延胡索、生大黃、桂枝、血竭、黃芪、枳實及冰片組成,諸藥合用,具有化痰散瘀、健脾理氣、通絡止痛之功[12]。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組別 例數 便秘 惡心嘔吐 嗜睡 腹瀉 頭暈 發熱 總發生
研究組 50 2(4.00) 3(6.00) 2(4.00) 2(4.00) 1(2.00) 1(2.00) 11(22.00)
對照組 50 3(6.00) 4(8.00) 1(2.00) 1(2.00) 1(2.00) 0(0.00) 10(20.00)
χ2值 0.060
P值 0.806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整體鎮痛效果更優,且總緩解率更高,止痛起效時間更短,疼痛緩解持續時間更長,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少于對照組,這提示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治療可獲得良好的鎮痛效果。分析原因,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能夠刺激并作用于局部病灶,擴張局部組織血管,提高組織供氧量,調節血液循環,糾正機體臟腑功能盛衰,調行氣血,和營陰陽,健脾理氣,散瘀化痰,通絡止痛[13];而輔助羥考酮能增強鎮痛效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這可能與兩者聯合能有效調節骨代謝穩態及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炎癥反應等有關。中醫抗癌止痛方中的延胡索可減輕骨轉移疼痛;大黃可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且能緩解轉移性癌性骨痛患者因長期應用阿片類止痛藥所致便秘等不良反應;桂枝具有抗過敏、抗炎、鎮靜和鎮痛等作用;黃芪可減輕各類炎癥損傷,并可抑制腫瘤組織血管生成,加快腫瘤細胞的凋亡與代謝[14]。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觀察組的治療方案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治療能夠發揮良好的鎮痛效應、抑制機體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惡性腫瘤骨轉移中重度疼痛患者接受中醫抗癌止痛方外用聯合羥考酮治療可獲得更為顯著的鎮痛效果,更利于縮短止痛起效時間,延長疼痛緩解持續時間,減少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日均用量,緩解炎癥反應,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李嵐,殷東風,朱穎. 144例惡性腫瘤骨轉移臨床特征分析[J].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8, 20(2): 128-130.
王鵬遠,董雪茹,尚娜娜,等.鹽酸羥考酮緩釋片與鹽酸嗎啡緩釋片分別聯合鹽酸嗎啡針治療重度癌痛的療效對比[J].重慶醫學, 2023, 52(10): 1505-1509, 1514.
楊雅珊,謝剛,張智敏,等.補骨定痛湯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臨床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7, 33(3): 158-160.
王惠,魏金榮,何正飛.中藥貼敷療法治療癌痛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22, 26(13): 110-112, 118.
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惡性腫瘤骨轉移及骨相關疾病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4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4: 35-47.
胡夕春,王杰軍,常建華,等.癌癥疼痛診療上海專家共識(2017年版)[J].中國癌癥雜志, 2017, 27(4): 312-319.
陳家旭,鄒小娟.中醫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105-141.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383-385.
嚴廣斌.視覺模擬評分法[J/CD].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4, 8(2): 273.
石志永,何釬鋮,郭銀紅,等.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2小時滴定方案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隨機開放多中心平行對照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 2021, 48(20): 1040-1046.
耿連華,曹漢忠.度洛西汀聯合鹽酸羥考酮對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療效及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23, 33(2): 60-65.
李菁,李丹云,綦向軍,等. 基于數據挖掘的消化系統癌性疼痛治療方劑組方規律[J]. 醫藥導報,2021,40(9):1198-1206.
張馨予.中藥外敷抗癌止痛貼聯合針刺三階梯藥物止痛法治療癌癥疼痛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 2022, 49(2): 165-169.
張紅粉,謝薄.抗癌止痛外用方中藥外敷聯合穴位按摩中醫護理干預癌性疼痛的效果評價[J/CD].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8(3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