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技術賦能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分析諸暨市淡水珍珠產業鏈轉型升級的困境;闡述生產、銷售、服務、品控四個環節提供的內部驅動作用,以及政策、人才等外部支持力量,構建“產業鏈+”發展模式,保障珠寶首飾行業數字化轉型成果;在數字賦能背景下,提出“標志化”設計、彈性營銷、數智服務、品控保障的數字化品牌發展新模式,為諸暨市淡水珍珠首飾品牌轉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賦能;淡水珍珠;首飾品牌;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恰逢珍珠產業向高品質蛻變,智能化升級、品質化革新、集群化發展的“蝶變”之時,亟需找到數字技術賦能品牌、業態、模式迭代的新路徑。著眼珠寶行業發展大趨勢,結合行業內部驅動力和外部推助力,探索數字新零售模式。為符合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通過數字信息技術實踐,尋求融合自由式的消費場景、智能化的消費模式、高效準確的監管方法,收獲一定的轉型經驗和成果,但仍需從品牌文化、產品設計角度提升行業創新力和影響力。淡水珍珠作為珠寶行業中閃亮的明星,應緊隨發展步伐,利用品質、辨識度、創造力的獨特優勢,結合諸暨市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數字化智造思維,樹立一條富有珍珠特色的產業數字化發展新思路。
一、淡水珍珠首飾品牌發展背景與困境
1.數字賦能
隨著數字賦能程度不斷深化,“數字浙江”發展有序推進,2022年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6%。當前經濟發展階段,數字經濟不僅是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響亮口號”,更是實現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賦能,在企業發展中可理解為將數字化手段作用于企業的技術、市場、生態等各方面,為企業準確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等發展關鍵節點賦予更大的可能空間,使企業贏得更強大的生產力、創新力和競爭力。在技術和管理方面,數字化技術能為企業提高數據處理與分析效率,實現管理手段系統化和方式精細化。在市場運營方面,數字化營銷能幫助企業更準確地把握市場趨向、消費者需求與供應鏈動向,創新生產服務模式,實現業務新版圖全方位拓展。總體來看,數字時代的產業轉型不僅需要在思想上革新智造發展思維,更要在實踐中內化數字技術和手段,才能全方位實現降本增效。
2.淡水珍珠產業鏈發展背景及困境
諸暨市山下湖鎮作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產銷中心之一,集世界性的珍珠珠寶生產加工、品牌展示與貿易對接、資金流通與商情、產業性商貿旅游購物發布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該鎮淡水珍珠年產量占全國80%以上、全球70%,在此聚集了2.8萬名珍珠相關從業者,擁有9000余家企業,因此成為全球珍珠產業中的重要貿易集散與物流中心,形成具有顯著地位和影響力的珠寶文化交流中心。在數字經濟和技術成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時代背景下,山下湖鎮淡水珍珠產業鏈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轉折點。盡管許多企業已進行數字化探索,但仍存在設計創新力不足導致爆品復刻、營銷模式單一、質量標準混亂、品牌同質化嚴重、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各淡水珍珠品牌的發展。同時,產業鏈整合力度不夠,數字資源利用率較低,導致產業發展處于瓶頸期,難以實現強勢崛起。
淡水珍珠品牌轉型困境主要體現在產品設計、營銷模式、品牌管理三方面。在淡水珍珠首飾設計創新上,產品特色不凸顯。當下珠寶首飾設計呈多元化、個性化和技術創新的趨勢,但淡水珍珠高端產品對傳統工藝、文化元素、現代設計的黏合性較弱,文化、歷史、自然等元素的融入性不強,在色彩搭配、配石選用上不夠大膽創新,未能很好地用設計手段體現高品質珍珠的特色珠光韻味。其中,中低端產品多采用批量金屬結構,如項鏈扣、戒指托、耳釘托等,與單粒珍珠簡單結合,或單串、多串手鏈、項圈等款式,也存在短時期爆款的變形款式大批量出現。國內外對中國傳統文化在淡水珍珠首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較少,還未形成系統化的設計創新模式。
在營銷轉型上未形成模式化,一方面,珠寶首飾趨于以用戶為中心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產品創新對于營銷趨勢的供給力不足,未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另一方面,華東珠寶城的許多企業在各方面已開始進行數字化模式探究,如在電商營銷中,通過自媒體直播、入駐專業平臺合作直播、與人氣主播合作直播等形式,交易額已實現4年4倍增幅,但仍存在直播成交率低、電商專業人才稀缺等問題。
淡水珍珠品牌建設和管理路徑不清晰,尚未形成有地域產品特色的品牌。微觀層面,華東珠寶城內的淡水珍珠珠寶品牌多以小微企業為主,多依據產品品類區分經營范圍,導致對自身品牌定位較窄或不精準;品控方面未形成相對統一的標識標準和分類命名標準;由于品牌意識不強,標識、特色產品等辨識度較弱,因此產生宣傳不充分、運營創新力不足的現象。宏觀層面,淡水珍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較弱,產品、產業鏈、品牌間未形成強有力的閉環,在設計、品牌價值等方面,沒有凸顯淡水珍珠的文化內涵與養殖技術優勢,因此產品未能反哺品牌。
二、數字化技術在珠寶首飾產業鏈中的應用
數字經濟時代,珠寶首飾行業也迎來轉型升級的春天,數字化技術逐漸滲透珠寶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加劇了珠寶品牌的競爭,各種規模的珠寶企業都在謀求數字時代發展新路徑。數字經濟時代由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共同支撐,珠寶品牌的運營格局由此發生巨變,能為品牌增值的因素除了產品自身,也包括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因此在“產業鏈+”思維基礎上,形成“產、銷、服、控”四大環節的數字化升級閉環,增強珠寶產業鏈間的有機黏性。例如,武漢珠寶商業街區聚集高等院校的專業教育、人才資源,形成成熟的珠寶加工商貿一體企業群,毗鄰東湖綠道、光谷商業綜合體等豐富的文旅資源,產業鏈與周邊資源相輔相成,為珠寶街區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1.珠寶產業鏈內驅力推動
生產環節是行業共建生態零售的第一步,為產業鏈有序數字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涉及寶玉石開采、設計、切磨鑲嵌加工三個主要階段。珠寶首飾以“批量”為生產節奏,寶玉石流水線式切割,以大小、品質分類,款式設計以普通大眾審美為主,輔以3D打印、數字建模、CNC數控加工等數字化技術,配石、主石、金屬結構、鑲嵌加工分工明確技術成熟,生產效率高、出貨工期穩定,各種產業規模能滿足不同品類的市場需求。
在營銷環節,大數據技術帶來多樣化的數據和高速的數據分析,助力企業快速搶占市場,人工智能技術為營銷手段和空間提供更大可能性,促使零售進入新媒體時代。相較于傳統電商、短視頻、直播平臺等營銷主流模式,在提升主播控場力和時長持續度上啟用虛擬代言人、數字人直播,打造全新品牌IP形象,如周大生虛擬數字人索菲特亮相新品直播間,與消費者跨時空互動;在虛擬場域實踐中,打造VR虛擬現實全景直播,身臨其境的感受品牌文化氛圍,提升購物體驗,更有創設品牌元宇宙世界,如寶格麗在Zepeto平臺開設虛擬門店、展覽,沉浸式的體驗拓寬了現實與虛擬的空間邊界。同時,數字經濟時代營銷主體創新也成為一大亮點,產品的形式不局限于可穿戴的珠寶實體,如蒂芙尼聯合CryptoPunks推出NFT數字藏品,為數字藝術藏家提供特色虛擬定制服務,探索珠寶首飾零售全新領域。
數字化手段在服務環節的應用囊括售前、售中和售后三階段,幫助客戶選擇、試戴、產品售后維護,促進有效、系統的客戶管理。主要利用社交媒體宣傳、溝通,結合數據分析建立精準全面的用戶畫像,預測用戶需求,特別在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上起到積極作用。同時,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搭配3D展示,如卡地亞、蒂芙尼都在微信小程序上線此功能,增強產品展示交互性,實現虛擬試戴。
品控環節對于珠寶首飾至關重要,是消費者利益與產品價值的雙重保障,做到“物、證、碼”環環相扣,深入滲透區塊鏈,進一步增強產品可信度和競爭力。目前,國際、國內珠寶各類規模的檢測機構良莠不齊,因此不僅是物證匹配,更需要形成科學、公正、高效的保障體系,促使珠寶貿易市場呈現健康發展態勢。各品牌通過與官方質檢機構聯合簽發數字證書,如周大福與珠寶玉石首飾國檢集團聯合簽發數字證書,運用電子簽章技術實現真正的無紙化證書,為珠寶首飾數字化保障提供新思路。
2.珠寶產業鏈外動力供給
外環境的助力作用對珠寶產業鏈轉型發展至關重要。首先,需要全方位的政策引領,鼓勵企業產銷分設,督促專業市場規范化發展,通過資金扶持先進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信息化設備升級增強企業數字化轉型信心。其次,產業鏈需要大量高配型人才保障升級質量,需搭建“政校企”實習平臺,一是為專業化人才提供就業導向、和缺口對接,不斷促進專業人才流向專業市場;二是通過培訓幫助企業人才快速適應轉型進度;三是促進專業院校培養更適配崗位的專業人才,形成良性循環。再次,行業企業聯合共建多樣化平臺協助產業鏈轉型,如搭建珠寶貿易平臺、公共服務平臺、監管質檢平臺、新零售直播平臺等,布局轉型的各個維度。
三、諸暨淡水珍珠首飾品牌的轉型思路與路徑
1.形成“標志性”產品創新設計模式
在創意設計方面,借鑒當代首飾設計語言,融合中國文化,凸顯珍珠的淡雅色韻,打造賦有辨識度的淡水珍珠首飾。通過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包括珍珠文化、傳統紋樣、中國傳統色、服飾飾品樣式等,從中提取傳統文化的符號、意義,凝練審美價值,融合傳統藝術形式與當代設計手法,創造獨特的視覺效果和情感共鳴。在設計中引入新穎的材質和工藝,如淡水珍珠與黃金、鈦金屬或天然寶石的結合,運用先進的珠寶制作技術增加設計的創新性和現代感。同時,需關注當代時尚潮流的發展趨勢,尋找傳統元素、現代元素與珍珠的融合方式,創造富有故事性的珠寶設計,利用淡水珍珠的獨特性質和歷史背景增加設計的內涵和情感共鳴,從而在造型、寶石色彩搭配、佩戴方式、肌理質感等方面突破,賦予淡水珍珠時尚感和市場競爭力。
在結構設計上,由于珍珠的特殊造型,首飾款式多受鑲嵌方式制約。除傳統的圓形珍珠外,可以探索不同形狀的珍珠作為設計主體,如嘗試使用橢圓形、扁圓形、餅形等異形珍珠,依據珍珠造型的意象聯想創造出多樣化設計,或嘗試新穎的鑲嵌方式,如輕巧的爪鑲、鑲嵌在網狀結構中、嵌入其他材質的表面等,打造立體造型、層疊設計、線條構成等效果,賦予珍珠飾品更多表現力和獨特藝術味道。在實際鑲嵌加工時,珍珠可以借鑒鉆石、彩色寶石的鑲嵌手法,根據珍珠的輪廓對鑲爪弧度實時調整,以確保鑲爪的高度與凹凸面精準貼合,保證珍珠的造型還原度和美觀度。注意進行金屬托制模與鑲嵌實驗,精準地敲擊凹凸點位,進一步提高珍珠的鑲嵌質量和穩固度。
2.形成彈性營銷模式與數智服務相結合的品牌文化
在購買服務上,打造珍珠特色柔性體驗。首先,要把握用戶需求,借助大數據精準獲取目標消費者群體,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識別用戶的消費偏好、購買習慣、興趣愛好等信息,深入了解用戶需求的差異性,企業從而擁有創建、管理、維護客戶群體的能力。通過用戶的個人特征和歷史行為構建個性化推薦系統,創建個性推薦,設計、生產、銷售針對性的產品推薦,滿足個性化需求,提升定制服務價值。其次,為了提高購買便捷性和自主性,通過3D掃描技術,獲取用戶身體部位的準確尺寸和形狀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轉換,以便與AR應用程序兼容,并在虛擬環境中實現精準呈現。基于實際數據,結合AR技術,將虛擬的珍珠飾品投影到用戶的手腕或頸部等身體部位上。通過確定珍珠飾品的位置、角度,確保其精確地覆蓋在用戶的膚色和形狀上,用戶可以通過手勢、觸摸或語音指令等方式,實時調整虛擬珍珠飾品的大小、選擇不同色調的珠光。當然佩戴珠寶需契合不同場景,需提供更豐富、貼合生活的試戴體驗,可以創設多種虛擬使用場景,例如婚禮、晚宴或日常休閑等,提供更加貼近實際情境的試戴體驗,增強用戶的沉浸感和參與感,提升線上自主購買成功率。
3.線上線下品控保障體系
為保障淡水珍珠首飾的品質,以政企合作為基礎,利用浙江省淡水珍珠質量檢測中心的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研發線上線下數據統一的品控保障體系。該體系旨在保障珍珠首飾“物、證、碼、鏈”閉環,確保證書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提高消費者對淡水珍珠產品的信任度。在線上,通過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針對每個珍珠產品進行詳細的記錄和跟蹤。該系統確保每個珍珠產品都有一個唯一的溯源編碼,追蹤其產地、生產時間、品質檢測報告和流通情況等重要信息要素,消費者通過掃碼或輸入編碼,快速查詢產品詳細信息,從而保證每個產品的可追溯性和真實性。在線下,華東國際珠寶城依托浙江省淡水珍珠質量檢測中心,建立一套嚴格的產品檢驗和鑒定體系。該體系包括樣品檢測、外觀檢查、光學檢測、物理力學檢測、化學分析等多個環節,確保淡水珍珠產品的主副石、金屬結構托都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同時,須注重企業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品控意識和各方面技能水平,從而實現產品規范化生產管理。通過政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統和檢測鑒定體系,從源頭到終端,保證每個淡水珍珠產品質量和品牌可靠性。
四、結語
數字技術和轉型思維始終引領產業前進的方向。在數字賦能的產業經濟模式大趨勢下,諸暨市淡水珍珠首飾品牌應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發展動向,緊跟珠寶產業數字化轉型腳步,為更數字化、智能化的千億美麗產業提供發展新思路。淡水珍珠品牌在設計上用珍珠色韻描繪中國故事,借助加工新技術打造標志性珍珠首飾創新模式;在品牌文化建設上塑造數字化彈性服務,為打造品牌特色文化打下堅實基礎;線上線下監管模式為品牌信譽和產品質量保駕護航。數字經濟時代,珍珠產業發揮諸暨市區域經濟文化優勢,服務好淡水珍珠產業數字化轉型,形成新業態、新模式,以期打造富有韻律美、故事性、影響力的珍珠國際化品牌。
參考文獻:
[1]郭美含,王坤旭,龐紫薇.數字經濟賦能制造業高質量內生動力與途徑探討[J].商場現代化,2023(20):135-137.
[2]林浩然.數字經濟視域下黃金珠寶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中國產經,2023(16):91-93.
[3]羅干軒,孫子惠,范琪.數字文化創意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J].山西農經,2023(18):37-39.
[4]杭菊.基于價值角度分析“互聯網+”背景下珍珠產業商業模式創新路徑研究——以江浙地區為例[J].遼寧經濟,2019(8):84-86.
[5]陳稼瑜,趙悅言.“互聯網+”時代珍珠產品的網絡直播營銷模式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3):160-161+169.
[6]趙林艷.互聯網+時代下全媒體傳播助力我國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5):153-154+160.
[7]朱華友,陶姝沅.產業集群“虛擬—實體”價值鏈的協同發展研究——浙江諸暨珍珠產業集群的實證[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9):180-185.
[8]徐江濤.企業網絡直播中品牌營銷管理研究[J].上海商業,2023(4):45-47.
作者簡介:湯思佳(1995— ),女,浙江紹興人,助教,研究方向:當代珠寶首飾發展;趙軍(1983— ),男,山東昌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工業設計、文創產品設計、快速成型技術;劉建芳(1990— ),女,山西呂梁人,助教,研究方向:品牌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