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度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項目(項目編號:202310604016);2023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數字普惠金融與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KY0785)
摘 要:數字普惠金融作為金融領域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正確理解把握其對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對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數字普惠金融對廣西宏觀經濟發展也發揮重要作用,不僅能提升金融經濟的效率,同時也能從多維度促進廣西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因此,本文首先闡述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點,其次圍繞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現實路徑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數字普惠金融;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同時報告也強調要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在當前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發展數字技術與普惠金融的有機結合,促進數字普惠金融向縱深發展,提高各類群體的金融可得性,可以從整體上促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力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已然成為催生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但如何引導數字普惠金融資源融合,推動廣西經濟由快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迫在眉睫。
一、數字普惠金融概念及特點
1.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數字普惠金融在傳統普惠金融的基礎上發展演化而來,以數字金融促進普惠金融。數字普惠金融是指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即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和金融創新,以普惠性和精確性為基礎,為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那些原本無法獲得傳統金融服務的人群,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這種金融模式的目標是實現金融包容性,讓更多人能夠享受金融服務、減少貧困、提高生活質量,從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相比傳統金融已經克服了弊端。在數字普惠金融提出之后,金融失衡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還促進了產業結構轉型的升級,并快速滲入各個領域。
2.數字普惠金融的特點
數字普惠金融與傳統的金融相比,所具備的特點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數字化:數字普惠金融利用數據和通信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現代化數字技術,將金融服務數字化,以數字金融更好地促進普惠金融,使其更加便捷和普及。
(2) 低成本:數字普惠金融能夠通過互聯網讓交易雙方進行相關信息的交換和交易,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信息的公開程度,有效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交易成本。不僅如此,數字普惠金融減少了傳統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通過在線平臺和自動化流程,降低了金融機構服務提供的成本,從而讓金融服務更加負擔得起。
(3) 普及性: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多設置在人口相對密集、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由此相對落后的地區很難滿足金融需求。而相較于傳統金融,數字普惠金融旨在覆蓋更廣泛的人群,特別是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觸達的人群,如農村居民、小微企業主等,使金融機構覆蓋的服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克服了傳統金融地理位置的限制。
(4) 包容性:數字普惠金融有助于解決金融鴻溝問題,讓更多人能夠參與經濟活動,提高金融包容性。
二、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
數字普惠金融旨在通過數字技術為社會各階層人群包括農村居民、小微企業等提供便民性金融服務,其中“數字”二字強調數字技術,將金融服務數字化,以數字金融更好地促進普惠金融,使其更加便捷和普及;“普惠”二字強調金融的普及性、包容性、全面性、平等性,不對服務人群加以限制,能夠使廣西中低收入群體、小微企業等收益。顯然,數字普惠金融能夠為廣西相對落后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進一步發掘廣西經濟發展的潛力,助力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1.地方政策支持
2020年12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入開展“桂惠貸”支持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強關注中小企業、非公經濟以及農村等缺乏資源的領域,引導金融機構將重心向基層的客戶傾斜,更好地利用地方商業銀行以及近距離一線網點的特長;采用高科技方法如大數據和云技術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開展多渠道的方式實現金融為人民和讓金融有益社會這一目標。可見,數字普惠金融是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2.數字普惠金融普惠性的提升
廣西作為一個偏遠地區,傳統金融服務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很難覆蓋所有地區和人群。而數字普惠金融的數字化、普及性以及包容性的特點可以通過移動支付、互聯網銀行等數字化方式,將金融服務延伸到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等更廣泛的地區,數字普惠金融憑借普惠性的提升,擴大了金融覆蓋面,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金融活動,助推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3.地方小微企業的需求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區的地方,眾多小微企業在此地扎根生長,其健康成長在廣西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為這些中小企業獲得更簡易且高效的資金援助,以應對其資金需要,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不僅如此,數字普惠金融的應用還可以帶來更多貸款資源,提供更多更廣泛的融資渠道,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幫助它們獲得資金支持,推動其發展壯大,從而促進廣西當地整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4.地處跨境合作區位優勢
廣西獨特的位置使其可以與東南亞11個鄰國相互推動、交流和合作,形成了“一江相連兩岸三洲”的優越格局,為推動中國與東盟的良好互動和加強其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也對廣西進一步深入拓寬國際合作的道路進行了明確指導。而數字普惠金融推出許多新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如移動支付、P2P借貸、數字貨幣等,滿足合作者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不僅如此,數字普惠金融還可以通過分析用戶數據定制個性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廣西開展國際貿易和跨境合作提供便利,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開放合作。
三、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挑戰
雖然數字普惠金融在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能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也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
1.廣西數字普惠金融教育水平不高
廣西數字普惠金融教育不足問題凸顯在金融科技發展中。盡管數字普惠金融為廣大群眾提供了更便捷的金融服務途徑,但由于金融知識和技能不足,部分居民可能面臨難以充分利用這些工具的情況。缺乏足夠的金融素養使一些人對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理解有限,無法充分意識到其潛在的好處,甚至可能無法正確評估風險。這種教育不足問題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許多人可能不熟悉數字金融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移動支付、網絡銀行等,導致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其次,廣西作為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區,教育水平和信息獲取渠道的差異較大,加劇了數字金融教育的不均衡。部分地區的居民由于接觸機會有限,難以跟上數字金融時代的步伐。因此,加強廣西數字金融教育至關重要,涵蓋基本金融知識、數字安全意識、數字技能等方面,以確保每個居民都能充分享受數字普惠金融帶來的便利,并能夠理性、安全地運用數字金融工具,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廣西地區存在數字鴻溝
數字化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為人們帶來更高效的便利。但是廣西作為中國一個相對欠發達的地區,數字普惠金融方面仍存在數字鴻溝問題,數字技術的普及程度不高,部分城市鄉鎮中低收入人群、生活存在困難人群以及農村貧困階層人口、創業農民、殘疾工人等初始創業者對數字技術不了解,缺乏相關知識和素養,限制了他們參與數字金融活動的能力。進而導致部分群體無法享受到數字普惠金融帶來的好處,無法實現創業的機會,從而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3.廣西基礎設施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
數字普惠金融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支持,包括高速互聯網覆蓋、安全的支付、數據傳輸系統、金融機構的分布范圍等。而廣西壯族自治區內的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對于農村和偏遠地區缺乏金融服務提供商。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作為中小收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金融的支持,然而在這些地區缺乏銀行網點和其他金融基礎設施,對于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產生一定限制,影響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普惠性、穩定性和可靠性。
四、數字普惠金融促進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
1.加強數字普惠金融教育,不斷完善相關教育體系
加強廣西數字金融教育至關重要。首先,建立全面的數字金融教育體系,從基礎知識到實際操作提供多層次的培訓和教育,覆蓋不同年齡、背景和教育水平的群體,可以通過學校課程、社區培訓、在線教育等多種方式實現。其次,加強數字金融素養教育,培養公眾對數字金融的基本認知和判斷能力。教育內容可以包括數字支付的安全使用、投資理財的基本原則、數字隱私保護等。此外,建立信息透明和溝通渠道,為居民提供準確、易懂的數字金融信息。金融機構可以開展宣傳活動、發布教育資訊,幫助公眾了解數字金融產品的特點、費用和風險。鼓勵金融科技公司和機構開發用戶友好的數字金融應用,提供簡單易用的界面和操作指引,降低使用門檻。同時,可以推動數字金融產品標準化,減少復雜性,使更多人能夠輕松使用。最后,政府部門可以制定政策支持,鼓勵學校、社區、企業等開展數字金融教育活動。建立合作機制,讓金融機構、教育機構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形成多方合力,推動數字金融教育普及。通過綜合性的、多層次的教育和宣傳,逐步提高廣西居民的數字金融素養,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數字金融工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充分推廣數字普惠金融,加強數字人才培養
廣西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數字普惠金融的普及和推廣,推動數字技術和金融知識的普及,通過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數字素養,讓更多人深入了解數字普惠金融為生活和工作等實際需求帶來的便利性,以及對廣西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廣西還應建立相關產業的科研機構和健全人才培養機制,鼓勵高校注重培養數字金融化新型人才,為當地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此外,還應推廣廣西地區數字普惠金融成功案例,開展經驗交流和合作,提升當地數字普惠金融水平,打造數字經濟升級版智慧廣西,以實現數字普惠金融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應用。
3.提升數字化普惠金融基礎水平,打造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推廣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的基礎,同時在打造數字化的進程中,構建基礎設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而更好地實現其功效與優勢,還需不斷優化、深化其性質與水平。一方面,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的企業類基礎設施,運用與相關的金融機構數據提高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渠道和方式。設立特定的產業處理這種面向小微經濟的業務轉變問題,并創建新型的企業發展扶持資金池,以確保其成功地發展,以數字技術整合各類普惠金融服務資源,助力小微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將數字普惠金融與扶貧政策結合,為貧困地區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和支持,在農村地區建設及提升現有通信網絡的可靠性和性能,提高農村互聯網普及率、改善農村網絡使用環境,量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對象的信用狀況,降低放貸成本、提升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基礎架構水平,發揮廣西數字經濟發展的潛力,為廣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4.推動數字普惠金融與跨境金融服務深度融合
推動數字化提升中國與東南亞經濟往來與合作,促進互聯互通、推進跨領域創新與數字化轉型。打造東南亞聯合體科技合作中心,并積極吸引全球企業設立分支機構,以及對當地產業進行投資。擴大廣西跨境數字普惠金融區域平臺的應用范圍和提高用戶數量,推動更多企業和機構接入該平臺提供跨域銀行業務及支付結算等便利化服務和產品創新,以開拓東南亞市場份額。打造服務于東南亞的區域性數字金融機構交流合作渠道,探索面向東盟的數字普惠金融大數據中心,為廣西開展國際貿易和跨境合作提供便利,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開放合作。
通過以上路徑,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為廣西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促進金融包容性,推動居民消費、小微企業融資、跨境合作等方面的改善,進而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廣西數字普惠金融在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廣西數字普惠金融為創新主體提供了更多融資渠道與方式,減輕了融資壓力,促進了創新活動的開展。同時,它也在社會層面發揮作用,通過增加居民的消費信貸,推動相關產業壯大。這一系列積極影響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了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提升。然而,也應該認識到,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如信息安全和風險管控等問題,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以及相關利益方共同努力解決。因此,未來的研究不僅需要繼續深入挖掘廣西數字普惠金融的影響機制,還需關注其可持續發展和風險防范,以確保持續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丹.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3,34(13):22-24.
[2]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桂惠貸”支持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辦發〔2020〕92號).
[3]胡庭法.淺析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J].全國流通經濟,2022(11):119-122.
[4]張婷婷,孟穎.數字普惠金融支持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現實路徑[J].農業經濟,2022(12):107-109.
[5]邴興彩.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2(35):137-140.
作者簡介:劉華(2002— ),女,漢族,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財務、管理會計;陳楚文(2002— ),男,漢族,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平南縣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字財務、管理會計;孟云浩(2001— ),男,漢族,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本科在讀;馮婉婷(2003— ),女,漢族,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本科在讀;通訊作者:秦偉娜(1989— ),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博士在讀,研究方向:公司財務、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