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微企業是當代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對擴大就業范圍、繁榮經濟金融市場等方面有巨大意義。但是由于小微企業本身經營規模小、財務制度不健全等特點,使銀行在給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時會產生“畏貸”心理,而且銀行對其貸款評價體系也不完善。本文首先通過研讀相關文獻,整理出已有的評估方法,并闡述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等相關理論,為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基礎。其次結合小微企業的特點,對我國小微企業貸款情況以及A商業銀行現有的貸款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分析,提出不足之處。最后使用專家打分法和層次分析法,選取適用于小微企業的定性和定量指標,并確定其相應權重,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指標評估體系,為銀行貸款業務提供依據。
關鍵詞: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2019年開始,國家對小微企業的認定標準以及條件與之前相比較為放松。隨著標準變得寬松,小微企業的數量相應的增加。但是小微企業普遍生存時間不長,管理不規范,信用不透明,這導致銀行不方便掌握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無法保證貸款安全有效,從而銀行產生了對貸款的恐懼。但商業銀行是小微企業貸款融資的最主要渠道,除了通過許多國家政策扶持作為保障,更重要的是商業銀行要在系統內部建立有效且獨有的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一、小微企業現狀分析
1.小微企業的特點
2019年開始,小微企業的主要標準包括: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員不超過300人、總資產不超過5000萬元。從概念提出到現在,已經經歷過幾次政策調整,小型微利企業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在標準提高,范圍擴大的情況下,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在所有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的企業中,小型微利企業占95%,可見所占比重非常大。
(1) 小微企業的創立方面
小微企業創立投資主體多樣,文化水平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導致企業的整體素質低下。小微企業的創立發展主要是運用自有資金,且投入的資金形式多樣化,很少用正式的融資渠道進行融資。
(2) 小微企業的管理方面
企業通常由業主整個家族來治理,導致管理很隨意。小微企業處于剛創業的成長階段時,發展緩慢且缺乏目標。大多數的企業工資制度、會計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學的長遠規劃,平均生存率較低,平均預期壽命不足3年。
(3) 小微企業的財務方面
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單一,很少能滿足企業資金流動運轉,資本鏈斷裂是企業無法生存的最大原因之一。由于財會制度的不健全和缺少誠信,小微企業的財務報表可能沒有經過審計部門的審核,還會隱瞞一些對企業不利的財務信息,向公眾或者相關監督機構提供虛假財務報表,導致提供貸款的銀行無法正確評估其貸款風險。
2.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特點
小微企業資金需求有“迫切”“短暫”“頻繁”“小”的特點。“迫切”是指在商業金融市場中,機會稍縱即逝,所以小微企業規模或經營等不占優勢,更加需要緊急抓住商業機會;另外,小微企業由于融資渠道單一,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較大,所以有時會急需資金挽救企業。“短暫”是指小微企業進行融資只是為了經營需要進行資金周轉,所以使用時間短,周轉周期短。“頻繁”是指貸款融資頻率較高,頻繁遇到貸款需求。“小”是指小微企業所需融資資金數額通常很少。綜合這些特點,所以更多的小微企業不愿從銀行貸款,而愿意從民間支付高額利息進行貸款。
二、A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評估體系現狀分析
1.A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情況
A商業銀行業務范圍有信貸、結算業務、投資銀行、基金管理、融資租賃、保險等。2019年的A商業銀行年度報告顯示,A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923億元,與上年年末相比增加2179億元,增長率為58.2%,高于全部銀行貸款增速46.3%。有貸款余額的客戶數110.92萬戶,比上年年末增加38.60萬戶。年平均累計貸款利率4.66%,客戶綜合融資成本較上年降低1.20%。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余額81.34億元,不良貸款率1.37%,呈“雙降”態勢。
A商業銀行對企業的貸款風險評估主要根據《A商業銀行客戶信用等級測評計分表》,通過對定性和定量兩種指標分析判斷客戶的信用等級,評估企業貸款業務的風險度。
(1) 信用履約評價(共計25分)
a.貸款資產形態(5分):主要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五種類型,還包括A商業銀行和其他的銀行對客戶貸款的分類。
b.到期信用償還記錄(10分):A商業銀行和其他的銀行對客戶的貸款、承兌、信用證、貿易融資、保函等各種信用。
c.利息信用償還記錄(10分):貸款客戶償還A商業銀行和其他的銀行利息的記錄。
(2) 償債能力評價(共計35分)
a.資產負債率(10分)b.流動比率(5分)c.現金流量凈額(8分)d.現金流動負債比率(5分)e.或有負債比率(3分)f.利息保障倍數(4分)
(3) 盈利能力評價(共計15分)
a.總資產報酬率(5分)b.銷售利潤率(5分)c.凈資產收益率(5分)
(4) 經營及發展能力評價(共計15分)
a.存貨周轉率(5分)b.銷售收入增長率(4分)c.凈利潤率(3分)d.凈資產增長率(3分)
(5) 綜合評價(共計10分)
a.領導者素質:企業的主要管理者以及領導者的管理經驗、管理能力、業績情況和社會聲譽等素質水平(1分)
b.管理水平: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內部控制機制、財務會計制度、產權制度、企業經營年限以及企業員工素質等(2分)
c.發展前景: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穩定性以及相關政府政策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占有率等(3分)
d.與銀行業務合作關系:客戶在銀行辦理結算、個人住房貸款、代收代付、存款的業務量占以上業務總量的比例大于等于銀行向其發放貸款余額占客戶總貸款余額的比例(4分)
2.A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
(1) 評估指標不全面
A商業銀行對貸款客戶的信用評估使用銀行指定的測評計分表,適用于大、中、小、微所有類型企業,但是每種規模的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等都有其特點。本文研究的是小微企業,根據其特點可知,小微企業的資金來源大多是自有資金,且通常業主家族式治理模式,所以企業實際經營者的素質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而現有的評估指標還可以再加一些定性指標進行優化。
(2) 評估指標分配選取不合理
在A商業銀行客戶等級測評計分表中,65%為財務指標,35%為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所占比重較大。本文研究的是小微企業,因其財務會計制度可能不完善,提供給銀行的財務數據可能會不太全面,因此應注意指標的選取分配。
(3) 評估體系的敏感性較弱
為了得到銀行的資金支持,大部分的小微企業會一定程度的“美化”財務報告,使銀行得到的財務數據不夠真實,不能反映企業的財務以及經營狀況。另外,小微企業經營規模小,被外界經濟環境影響的可能性大,抗風險能力與大中型企業相比較低,經營狀況變幻無常,所以綜上兩點原因會導致銀行對小微企業的風險評估出現一定滯后性。
三、構建小微企業信貸風險指標評估體系
1.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和流程
本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構建能夠為銀行提供判斷依據的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主要流程是:
根據小微企業的經營與貸款業務的特點,將貸款風險評估問題解決的不同角度分為兩個領域層: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然后分析兩個領域層的各種要素,劃分為各異的影響要素,叫作準則層;各個準則層又需要用不同的具體指標衡量,所以將各個準則層分解為多種指標,得到的叫指標層,最后形成一個系統全面、有層次的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接下來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各層的因素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使指標體系更加適用于小微企業。
2.貸款風險評估指標的選取
(1) 選取依據及原則
本文選取指標時結合小微企業特點,并參考文獻、A商業銀行客戶信用等級測評計分表和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評估指標。
在指標選取時要遵循一些原則:一是系統全面性,是指為了能夠全面反映小微企業經營情況,在指標選取的時候要注意全面,并且指標體系必須是有序的系統,各個指標有機結合在一起。二是易操作性,根據小微企業“迫切”“短暫”“頻繁”“小”的貸款需求特點,所以選取的指標要容易獲得且易于操作,盡可能縮短相應流程。三是科學性,在選取指標時不能太主觀,應客觀公正,具有科學性。
(2) 確定指標及構成
①第一個領域層:財務指標
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最后選取的財務指標應使銀行易于獲得,且能綜合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財務層次與指標:償債能力水平A1(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經營與發展能力水平A2(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盈利能力水平A3(總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
②第二個領域層:非財務層次與指標
企業基本情況A4(經營年限、市場占有率、銷售渠道、產品優勢),人力資源A5(企業管理人員素質、激勵約束機制、監督機制、企業核心領導者的穩定性),信用行為記錄A6(企業實際經營者的個人信用、企業主要管理者的個人信用、商業信譽和信貸記錄),行業風險A7(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國家政策)。
將指標確定并層次化之后,應判斷各指標在評估體系中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兩兩指標之間重要性程度比較的方法,量化分析各指標,最后確定相應權重。設定兩兩指標分別為A指標和B指標,采用專家打分法對下列指標進行打分,求出均值代表指標相對重要性程度。
下一步使用SPSSAU中的AHP層次分析,確定相應指標的權重,最后進行一致性檢驗保證評估指標體系的合理性。經分析通過一致性檢驗,體系構建成立。
(3) 構建風險評估指標體系
各指標的標準分值為10分,對各指標進行打分,分值可以使處于1到10之間的整數,然后根據該分值和各指標所占權重相乘,得出各指標的單項分值,最后對所有加權之后的分值相加最終得到分值X,查看綜合分值評級表得出最終結論。
根據表2的信用等級內容描述可知,當信用評級低于A,即分值小于7分時銀行將不提供貸款業務。
四、結語
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評估的研究也是順應現在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同時也為銀行的風險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據。本文首先對選題的相關理論進行敘述,結合小微企業的經營特點分析現有商業銀行的評估體系不足之處。通過分析可知,現有大多數評級系統針對大中型企業,缺乏對小微企業的評估,所以本文就此展開研究。然后運用指標分析常用的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最終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該體系不僅可以為銀行貸款業務提供依據,還可以使小微企業通過評級發現自身的經營或財務等方面的缺陷,進而進行調整,以獲取更高的申請貸款資格。
參考文獻:
[1]王素娟,王俊鵬.基于FAHP的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因素影響度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3,13(4):76-79.
[2]王軍鋒.基于Logit模型的威海地區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研究[D].山東大學,2019.
[3]吳沖,呂靜杰,潘啟樹.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評估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11): 44-47.
[4]郝嘉明.中國農業銀行榆林分行小微企業信貸模式創新研究[D].西北大學,2016.
[5]趙欣.農業小微企業的小額貸款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作者簡介:趙雅杰(1998.07— ),女,漢族,山西澤州人,山西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理論。